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十年(2014-2023)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6 内环境及其稳态(原卷版)
十年(2014-2023)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6 内环境及其稳态(原卷版)
格式:docx页数:10页大小:137.4 K上传日期:2023-11-14 09:33浏览次数:349U1 侵权/举报

十年(2014-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6内环境及其稳态TOC\o1-3\h\z\uHYPERLINK\l_Toc18386〖2023年高考真题〗 PAGEREF_Toc18386\h1HYPERLINK\l_Toc22645〖2022年高考真题〗 PAGEREF_Toc22645\h2HYPERLINK\l_Toc18372〖2021年高考真题〗 PAGEREF_Toc18372\h4HYPERLINK\l_Toc30940〖2020年高考真题〗 PAGEREF_Toc30940\h5HYPERLINK\l_Toc117〖2019年高考真题〗 PAGEREF_Toc117\h5HYPERLINK\l_Toc4409〖2018年高考真题〗 PAGEREF_Toc4409\h6HYPERLINK\l_Toc16304〖2017年高考真题〗 PAGEREF_Toc16304\h7HYPERLINK\l_Toc19381〖2016年高考真题〗 PAGEREF_Toc19381\h7HYPERLINK\l_Toc29790〖2015年高考真题〗 PAGEREF_Toc29790\h8HYPERLINK\l_Toc7017〖2014年高考真题〗 PAGEREF_Toc7017\h8〖2023年高考真题〗1.(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维生素D3可从牛奶、鱼肝油等食物中获取,也可在阳光下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活化维生素D3可促进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研究发现,肾脏合成和释放的羟化酶可以促进维生素D3的活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肾功能下降可导致机体出现骨质疏松B.适度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C.小肠吸收钙减少可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明显下降D.肾功能障碍时,补充维生素D3不能有效缓解血钙浓度下降2.(2023·海南·高考真题)我国航天员乘坐我国自主研发的载人飞船,顺利进入空间实验室,并在太空中安全地生活与工作。航天服具有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提供了类似地面的环境。下列有关航天服及其生命保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清除微量污染,减少航天员相关疾病的发生B.能阻隔太空中各种射线,避免航天员机体细胞发生诱发突变C.能调控航天服内的温度,维持航天员的体温恒定不变D.能控制航天服内的压力,避免航天员的肺由于环境压力变化而发生损伤3.(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节选)我们说话和唱歌时,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这属于随意呼吸运动;睡眠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人体仍进行有节律性的呼吸运动,这属于自主呼吸运动。人体呼吸运动是在各级呼吸中枢相互配合下进行的,呼吸中枢分布在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等部位。体液中的O2、CO2和H+浓度变化通过刺激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运动。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细胞能从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获取O2,这些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和机体功能系统的活动,是通过内分泌系统、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实现的。(2)人屏住呼吸一段时间后,动脉血中的CO2含量增大,pH变,CO2含量和pH的变化共同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还有实验发现,当吸入气体中CO2浓度过大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现象,原因是CO2浓度过大导致呼吸中枢。〖2022年高考真题〗1.(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某同学登山后出现腿部肌肉酸痛,一段时间后缓解。查阅资料得知,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所致B.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只需通过组织液C.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内环境中进行D.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有利于缓解酸痛2.(2022·广东·高考真题)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血糖 C.肾上腺素 D.睾酮3.(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为研究中医名方—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胃内容物进入小肠)的作用,科研人员设置4组实验,测得大鼠胃排空率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状态胃排空率(%)正常组健康大鼠55.80模型组患病大鼠未给药38.65柴胡疏肝散组患病大鼠+柴胡疏肝散51.12药物A组患病大鼠+药物A49.92注:药物A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药物A.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降低B.正常组能对比反映出给药组大鼠恢复胃排空的程度C.与正常组相比,柴胡疏肝散具有促进胃排空的作用D.柴胡疏肝散与药物A对患病大鼠促进胃排空的效果相似4.(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缺氧是指组织氧供应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通气量(基本通气量为1)之间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动脉血氧分压从60mmHg降至20mmHg的过程中,肺泡通气量快速增加,以增加组织供氧B.生活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时,肺泡通气量快速增加,过度通气可使血液中CO2含量降低C.缺氧时,人体肌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D.缺氧时,机体内产生的乳酸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反应,以维持血液pH的稳定5.(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人体中血红蛋白构型主要有T型和R型,其中R型与氧的亲和力约是T型的500倍,内、外因素的改变会导致血红蛋白一氧亲和力发生变化,如:血液pH升高,温度下降等因素可促使血红蛋白从T型向R型转变。正常情况下,不同氧分压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变化曲线如下图实线所示(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呈正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温升高时,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B.在肾脏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1方向偏移C.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有利于肌肉细胞代谢〖2021年高考真题〗1.(2021·重庆·高考真题)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脉滴注后,药物可经血浆、组织液到达靶细胞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C.体温的改变与组织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无关D.血浆渗透压降低可使红细胞失水皱缩2.(2021·福建·统考高考真题)运动可促进机体产生更多新的线粒体,加速受损、衰老、非功能线粒体的特异性消化降解,维持线粒体数量、质量及功能的完整性,保证运动刺激后机体不同部位对能量的需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分解释放大量能量 B.细胞中不同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强度均相同C.衰老线粒体被消化降解导致正常细胞受损 D.运动后线粒体的动态变化体现了机体稳态的调节3.(2021·重庆·高考真题)人线粒体呼吸链受损可导致代谢物X的积累,由此引发多种疾病。动物实验发现,给呼吸链受损小鼠注射适量的酶A和酶B溶液,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代谢反应,从而降低线粒体呼吸链受损导致的危害。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呼吸链受损会导致(填“有氧”或“无氧”)呼吸异常,代谢物X是。(2)过程⑤中酶B的名称为,使用它的原因是。(3)过程④将代谢物X消耗,对内环境稳态的作用和意义是。〖2020年高考真题〗1.(2020·海南·统考高考真题)正常人体体温的昼夜周期性波动称为体温日节律。下列有关体温日节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因年龄和性别不同而存在差异 B.是机体内环境稳态的一种表现C.通过神经调节来维持 D.有利于机体适应昼夜变化2.(2020·山东·统考高考真题·多选)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减少,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O2含量偏高B.体温维持在38℃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D.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2019年高考真题〗1.(2019·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2.(2019·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物质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C.保持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物质交换的必要条件D.多细胞动物都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2019·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激素只通过组织液运输到靶细胞 B.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场所是内环境C.淋巴细胞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D.组织液中的pH是相对稳定的4.(2019·海南·统考高考真题)人体血液中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成人体内生成红细胞的场所是;成熟红细胞不能合成血红蛋白,其原因是。(2)金属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原料。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上发生了。(3)无氧呼吸是成熟红细胞获得能量的途径,无氧呼吸产生能量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4)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创面会大量渗出细胞外液,通常需要给患者输入(填“红细胞悬浮液”或“血浆”)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2018年高考真题〗1.(2018·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化道中的营养物质经内环境进入肌细胞B.尿素在排泄系统中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C.肝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D.经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的氧气与血浆蛋白结合并运输2.(2018·海南·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 )A.淋巴管内的液体 B.输尿管内的液体 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 D.消化管内的液体3.(2018·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D.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4.(2018·上海·高考真题)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环境通过调节和调节实现相对稳定。(2)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2017年高考真题〗1.(2017·全国·统考高考真题)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2.(2017·全国·统考高考真题)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2016年高考真题〗1.(2016·浙江·高考真题)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