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知识点>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知识清单PDF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知识清单PDF
格式:pdf页数:11页大小:692.9 K上传日期:2023-11-03 00:50浏览次数:398U1 侵权/举报

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左:简单学习网(jd100xuexi)右:扫码0元领课限时听《经济生活》一、个人(一)消费者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①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②主要因素: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基尼系数与总体消费水平成反比)金字塔型:收入差距大橄榄球型:收入差距合适(中等收入群体占大多数)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总支出(恩格尔系数越大,生活水平越低)③重要因素:物价(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与需求呈反方向变动;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大)消费心理(从众、求异、攀比、求实)和消费观2、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②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居民收入③完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④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稳定物价⑤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提高消费水平,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第1页共11页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3、消费原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既不超前,也不滞后)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情绪化、重物质轻精神)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核心:可持续性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什么)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怎样消费)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消费得怎么样)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想不想消费)(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双重性):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②消费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二)劳动者1、地位和作用①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②劳动者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和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发展。2、就业(1)必要性:①解决就业问题,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增加就业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③解决好就业问题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重要性: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个人和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措施(怎么办):第2页共11页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国家:①根本上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总量②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③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企业(经营者):响应国家号召,承担社会责任,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劳动者:①转变就业观念,根据市场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即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③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三)投资者投资理财的原则:①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②注意投资多元化,优化投资组合,分散投资③投资要根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经济实力,量力而行④投资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不得违法⑤注意投资的流通性(指资产在市场上交易买卖的能力,如股票)和流动性(指资产转化为现金的能力,如储蓄存款)(债券的利息率与经济发展状况成反比。)(四)纳税者1、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2、依法纳税的原因:①从税收的性质看: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决定了公民必须依法纳税;②从税收的作用看:税收是筹集财政资金的基本形式。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③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看: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享受了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必须承担依法纳税的义务。第3页共11页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3、增加税收措施(怎么办):国家: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国民收入总量(营业税改增值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对小微企业及新兴产业给予税收优惠);②完善税收和财政制度;③规范税收征管,加大稽查处罚力度,严惩违反税法的行为;④加强税收宣传,教育人们要自觉依法纳税。个人:增强纳税人意识,自觉履行纳税义务二、企业的经营与发展①(前提):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关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和管理形成竞争优势(服务、品牌、价格、质量、成本、规模、资源)③(诚信):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④(规模):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优势,增强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⑤(社会责任):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⑥(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优化产品结构);遵守市场原则,公平竞争,依法生产和经营。⑦(劳动者):正确处理企业与劳动者的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者素质⑧(转变发展方式):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品结构⑨(贯彻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适应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转变对外贸易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⑩(国家政策):企业要用好国家宏观调控的各种优惠政策,赢得发展机遇。三、国家第4页共11页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一)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怎么办: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2)非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地位: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活跃市场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1)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①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本)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制度保证)③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重要举措)④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⑤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②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有利于增加第5页共11页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1)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①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②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的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③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的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节生产的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2)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市场失灵和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三)经济政策与经济措施1、财政政策(国家制定)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财政的作用: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②财政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③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总需求,主要手段是降低税率、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紧缩性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央行制定)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刺激社会总需求,主要手段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应量)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抑制社会总需求,主要手段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供应量)稳健的货币政策第6页共11页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3、税收政策(作用)个人所得税的作用:①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②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增值税的作用:①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②防止前一生产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③营业税改增值税有利于减轻企业税负,增强企业发展活力★4、就业政策(国家如何解决民生、就业问题)①大力发展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③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使企业调整生产,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四)科学的宏观调控(1)原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加强宏观调控能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2)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最基本目标),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运行,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五)新发展理念(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创新(解决发展动力问题)重要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第7页共11页微信公众号:简单学习网(ID:jd100xuexi)内部资料:仅限个人学习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协调(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3)绿色(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4)开放(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5)共享(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谋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六)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地位: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2)内容: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3)措施:①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地位: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措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