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4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答案
2024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答案
格式:docx页数:4页大小:39.4 K上传日期:2024-04-25 15:57浏览次数:200U1 侵权/举报

景德镇市2024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1.C【解析】据第4段最后两句话可知,能“成为建构美德伦理学的资源”的是他们的“美德理论”和“关于美德问题的思考与反思”,而不是“思想”,范围扩大化。2.B【解析】据第5段第一、二句意思可知,“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人性”是“对美德伦理学的历史渊源的讨论还可到文学经典和史学经典中去探求,甚至直接到史实和现实中去把握”的原因,属于因果倒置。3.D【解析】第五段主要观点是“对美德伦理学的历史渊源的讨论还可到文学经典和史学经典中去探求,甚至直接到史实和现实中去把握”,言外之意,在文学经典和史学经典中,甚至在史实和现实中,都可以找到美德伦理学的表现。A项是文学经典作品对人性的高贵或卑劣的刻画,可以作为论据。B项是史实中对项羽对人的信任,属于人性,可以作为论据。C项是现实生活中的美德,可以作为论据。D项讲作者文学构思与设计,未涉及“美德或恶德”,不能作为论据。4.①美德伦理学的状况很复杂;②美德伦理学的内容太丰富;③美德伦理学的形态多样。(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5.①要对美德伦理学的内涵外延、主要阶段、基本观点予以如实描述。②要对美德伦理学的历史渊源与历史形态进行完整梳理与详细阐述和讨论。(筛选概括并连贯地叙述历史各种以美德概念为核心的伦理学说)③要关注前沿科技领域的发展对美德伦理学的指引。④要提升美德伦理学的知识含量,进一步完善论证,提高哲学思辨性。(答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6.B【解析】第①段对比的是主日学校课本上詹姆斯们的母亲与吉姆的母亲。7.C【解析】第⑤段中的“我”不是作者,而是故事叙述人,个中原因作者又岂会“不明白”?8.①讲故事人视角(或全知视角,或旁观者视角,或“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结合”)。②语言特点:幽默中含有讽刺。(或幽默讽刺,或正话反说)(每点2分,共4分)9.同:都叛逆,与传统教义和世俗观念格格不入(2分)。异:①表现不同:贾宝玉虽被封建伦理道德否定,却是个保持着善良天性的人;吉姆偷果酱、苹果、铅笔刀、栽赃好人、杀妻灭子,心狠手辣,无恶不作。(2分)②结局不同:宝玉先前锦衣玉食,贾府败落后,结局是“贫穷难耐凄凉”;吉姆坏事做绝却从未遭报应,利用欺骗和无赖手段发了财,当了议员,结局称心如意。(2分)(每点2分,共6分。如有其它不同点的解说,言之成理,亦可得分)10.BDF【解析】原文:自古人君莫不欲社稷永安,然而不得者,只为不闻己过,或闻而不能改故也。11.D【解析】“拔”是从痛苦中解脱的意思。A项,一直/正确的。B项,靠近,接近。C项,慰劳/操劳。12.C【解析】材料二只说了魏徵是贪图功名之人。13.(1)我对你的信任超过了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近代君臣之间融洽相处,难道有谁能像我这样对你吗?”(“任”“逾”“得”“宁……乎”四个得分点)(2)(魏徵、王珪)改而侍奉他(李世民),不会损害义和仁,有什么不可以呢?(“事”“乎”“奚”和“奚为”倒装,四个得分点)14.①明知李建成、李世民会有兄弟相争局面,却心存侥幸观变。②在李建成死后,立即去求见秦王。(答对一点得1分,对两点3分)【参考译文】材料一:武德末年,魏徵做太子洗马。当他看到太宗同隐太子李建成暗中倾轧争夺,常劝建成早做打算。太宗杀了隐太子后,把魏徵叫来责问:“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当时大家都替魏徵担惊受怕。魏徵慷慨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太宗听了肃然起敬,对他分外敬重,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多次把他请进卧室,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魏徵本有治国的才能,性情刚直不阿,绝不随意屈从(放弃自己的主张)。太宗每次和他交谈,从来没有不高兴。魏徵欣幸遇到了赏识自己的主子,竭尽才力来效劳。太宗又安慰他说:“你直言劝谏前后二百多件事,都合我的心意。不是你忠心为国,怎能如此?”贞观三年,魏徵几次升迁,做了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虑,起了很好的作用。太宗曾对他说:“论你的罪过比当年管仲射中齐桓公的带钩还要严重,而我对你的信任超过了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近代君臣之间融洽相处,难道有谁能像我这样对你吗?”武德年间,王珪担任太子中允,被太子李建成礼遇。建成被诛杀后,太宗即位,王珪被太宗召回,拜官为谏议大夫。王珪忠心耿耿,尽职尽责,所进献的言论,多被采纳。王珪曾经上书批评太宗过失,太宗说:“你所谈论的都说中我的过失。自古以来,没有哪一个国君不想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永享安定太平的,然而都没有实现,只是因为他们听不到自己的过失,或者是他们听到了自己的过错却不能改正的缘故。现在我有过错,你能直言不讳,我也能知错就改,何必担心国家不长治久安呢?”太宗还曾经对王珪说:“你如果一直做谏官,我必定永远没有过错。”材料二:魏徵、王珪侍奉太宗而为其效忠,与当初管仲做齐桓公的宰相有区别吗?回答是:有区别,但区别不大。李建成死了,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李世民对魏徵、王珪而言既不是敌国君主,也不是自己君王的仇敌,改而侍奉他,不会损害义和仁,有什么不可以呢?然而魏徵、王珪的情况跟管仲还是有区别。什么区别呢?齐襄公被弑杀后,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都流亡在外,他们回国讨贼,不幸而兄弟相争,这是管仲所不曾预先料到的。公子纠争位失败,管仲被囚禁在鲁国,齐桓公释放了他,让他担任宰相,管仲未曾向齐桓公请求宽赦自己的罪过并起用自己。李建成、李世民各自怀着狠毒心思争斗已经很久了,魏徵、王珪知道两人必定会酿成喋血宫门的惨祸,他们不制止这种罪恶行径,也不辞去官职离开,而是想要寻求侥幸而静观局势变化,他们两个的志向是很苟且的。太子一死,他们立即去找秦王,请求接见,这尤其是为大义所不容许的。如此则他们自然不能与管仲等量齐观。(再说)魏徵起于群盗之中,幸而得以从痛苦中自我解脱,归顺唐朝,不过是个功名之士罢了。15.D【解析】刘诗结尾借汉武帝典故写出人终究难免一死,即使是君主也不例外,是心境的旷达。16.①相慰(2分)②白居易说自己闲居蜗舍,年老多病,雪夜难眠,孤独难耐,于是写诗把自己的现状与心境告诉朋友刘禹锡。(2分)③刘禹锡说自己也是雪夜难眠,对朋友的心境感同身受,但连皇帝也避免不了人老落寞,更何况你我这书生,以此宽慰勉励白居易(希望白居易旷达一些)。(2分)17.(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3)示例: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每空1分,凡有错别字该空均不得分)18.A先要去贾府体验生活B什么是好的文字表现力(每处2分,共4分)19.①改为“如果说创作是”。(关联词位置不当)③改为“想象是对现实生活的延展与超越”。(成分残缺,缺介词)⑥“决定”改为“衡量”。(“决定”与“高下”搭配不当)(每处2分,共6分)20.D【解析】文段中和D项的“像”都表比喻。A项,表列举,意为“比如”;B项,表比较;C项,表示猜测。21.两个都是动词,使用了拟人(1分),使大自然和冬天有人的生命特征与精神气质,变成手握妙笔美化人间的艺术家(1分),化无形为有形,表达生动形象。(1分)22.①Ⅰ句是论述句,语气平实,要求严谨,同时句式与后一句保持一致,所以不用逗号。(2分)②Ⅱ句加入逗号,一方面使语气更加舒缓,增强描写的抒情性,另一方面使对春夏秋冬的描写句式一致,形成节奏感(或形成排比)。(2分)23.写作(60分)【写作提示】本道作文题结合语言文字材料,“三把刷子”是形象的比喻,是人走向成功或实现某个价值的能力或品质,“你的人生”突出自我主体性,要求学生“我写我心”,体现对自我的关注。具体写作时,既可以选择材料中所指的“三把刷子”,也可以自主理解为诸如“健康的身体”“顽强的意志”“乐观的心态”等等,并在论证时讲清三者的关系,言之成理即可。【评卷标准】一类文(48分以上):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表现优秀,思维上揭示三者的关系,论述严密,观点新颖或深刻,自圆其说。文风方面要表达清晰,意思明朗,避免华而不实。二类文(42-47):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表现良好,有明确的“三把刷子”,有明确的观点,有较充分的论证,但对三者关系论证不明显。三类文(40分左右):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表现一般,能谈到“刷子”,但对三者关系语焉不详。不满800字的,不超36分,按每少50字往下扣1分的标准给分;不足600字的,不超过30分,每少100字扣10分;400字以下,不超过20分;整段摘抄试卷阅读材料者,给5分。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