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精品解析: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历史试题 (原卷版)
精品解析: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历史试题 (原卷版)
格式:docx页数:6页大小:907.9 K上传日期:2024-04-25 15:48浏览次数:503U1 侵权/举报

九龙坡二诊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目前已发现的三星堆八个器物坑中的六个大坑,在分布位置上组成一个“门”字形态。在殷墟墓地中,有一种特殊的门字形墓位形态,据学者研究,门字形墓位形态是商系族群的特质因素,是商礼的体现。这一现象表明()A.古蜀文明影响了商朝文化的发展进程 B.蜀地与中原之间已存在区域文明交流C.商代已经对巴蜀地区实行了有效治理 D.三星堆文明是商代礼制的翻版与再现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吏皆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励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必为有效,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了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乎王室之上而独立。”此项制度()A.适应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B.发展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C.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D.解决了中央与王国之间矛盾3.图1、图2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两个时期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说明()A.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 B.民族迁徙促进江南开发C.传统农耕经济渐趋衰退 D.气候变迁导致牧强农弱4.随着蒙古军队西征,大批汉人进入中亚、西亚以致欧洲各地而随着蒙古军队东归,又有大批西亚人、中亚人、俄罗斯人和钦察人东来,被分置于蒙、汉各地。这一现象()A.加剧了中原地区的人地矛盾 B.引发了欧亚大陆的人口迁徙C.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5.《东轩笔录》记载,北宋时汜县有百余家佃户,因租种的田地“河贯其中,尤为膏腴”,逐渐致富,不少户“皆建大第高廪,更为豪民”。黄庭坚在《家戒》中告诫子弟:“谛见润屋封君、巨姓豪右……不数年间复过之,特见废田不耕,空困不给。又数年复见之,有嫘维于公庭者,有荷担而倦于行路者”。这反映出,宋代()A.租佃关系十分普遍 B.贫富差距日益扩大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6.如表是明洪武四年至万历四十四年状元、榜眼、探花分布表,这反映了,明代()地区北直隶南直隶山东河南陕西浙江江西福建人数766729484831A.科举取士实行南北卷制度 B.南方已成为全国人文渊薮C.政治与文化中心的同步性 D.南方开始成为其经济重心7.有学者指出:在西方手下第二次失败后,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西方化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该学者()A.正确地揭示了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 B.对中国近代化带有西方中心论偏见C.客观地指出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 D.认识到中国近代化与西方的一致性8.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如图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其中,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伟大尝试的地点位于图中()A.甲 B.乙 C.丙 D.丁9.1942年6月,英国驻华大使发表演说:“……日机故意轰炸各大学,……中国学生继续攻读不辍……重庆城,到处断垣残壁,然附近山丘与河流,均经开发,市民亦孜孜不倦,使一切生活照常进行。”该演说的主旨是()A.谴责日本对重庆的无差别轰炸侵略暴行B.肯定重庆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C.呼吁英国放弃绥靖政策以加强对华援助D.赞誉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坚强意志10.英国牛津大学出版《国际事务概览》评论道:“(这)年是中国人民政府威望增强的一年,更是共产主义世界和非共产主义世界一致认为中国是东亚大国和世界五强之一的一年。”该评论基于,中国()A.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B.参加了战后首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与的国际会议C.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努力促成印度支那问题成功解决D.取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从而提高了国际地位11.在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认为神是世界的主宰,人可以通过祭祀向神祈福。释迦牟尼则认识到世间一切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人应该依靠自己的觉悟来求福。这反映了,古代印度()A.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精神觉醒 B.婆罗门教义不断丰富与发展C.政权逐渐摆脱了神权的控制 D.种姓制度理论的思辨化趋势12.如图反映了近代某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该国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而确立 B.经历政体多次反复最终确立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13.一战后,在英国,茶叶搭上“购买英国货”便车,获得了帝国市场要员会、保守派理论家、政治家、新闻记者的支持,保守派女性对其尤为支持,将消费英国茶叶视为一种帝国责任。在美国,高水平消费主义逐渐被视为正义与权力的一个决定性特征,这一现象()A.说明了国际贸易全球化加强 B.彰显欧美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C.表明战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D.反映了经济上的民族主义理念14.如表是1967年前后坦桑尼亚中学历史试卷主要问题设计,这一变化()1967年前1967年后许多欧洲国家是非常成功的殖民势力。你对此如何解释?我们可以从古代非洲帝国学到什么?人们普遍认为古希腊文明为现代文明做出了伟大贡献,解释为什么这样?(1962年)讨论1957年加纳独立对其他非洲国家的影响。(1967年)简短描述如下各项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性:雅典、游牧民族、新石器时代、神圣罗马帝国、伽利略。(1962年)“津巴布韦”是非洲人的成就,评价该说法。(1969年)A.有利于增强国民的民族自信心 B.否定了西方的文化和意识形态C.表明非洲大陆民族意识的觉醒 D.动员了民众支持非洲独立运动15.1969年,尼克松在关岛发表谈话时指出:美国将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为三大支柱的新和平战略,寻求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调整与盟友、与苏联、与中国的关系。该战略提出的背景是()A.美苏关系逐步走向缓和 B.中美关系已实现正常化C.苏联推行积极进攻战略 D.美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江南出现一个显著的消费群体一商人。他们“精食馔,鲜衣服,丽车栋,婚丧嫁娶下至燕集务以华缛相高。”经济富裕的士绅更是铺张浪费,不仅居室“城中富室之家多高堂广厦杂用诸色植木周围绕以砖墙。”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普通民众“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摘编自欧磊《明代中后期奢侈风气差异特征论》材料二中国被迫卷入西方经济体系后,外国商品就开始大量进口,引发了民众抵制外国商品、保护本国经济的国货运动。一战前,各大民间商业行会成立各种推动国货运动的团体,提出“……多一份呢绒,即少用一份国货,少用一份国货即损我国家一份利源。”一战后,国民政府也开始重视国货运动,1928年,孔祥熙提出“征集全国出品,陈列展览。以示奖励而资观摩”的设想,得到商业领导人、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国货运动通过区分“国货”与“洋货”,将民族观念与消费文化联系起来,最终塑造了近代民族国家。——摘编自孙燕《从国货运动探究消费主义文化发展》材料三“一五”计划时期,党中央多次发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深入、全面的节约运动。短短5年,全国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55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原定指标的17%以上,平均每年以18%的速度向前发展,积累资金909.2亿元,并把它全部用到生产和建设事业中。而且,节约运动还向人民群众进行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教育,也要求党政军群负责人员视察、休养、旅行时,地方不许接送、宴会和送礼,鼓励各级干部脱鞋下田,参加劳动生产。同时,节约运动要求工业企业订立各种技术规程与操作规程,不仅要完成计划数量指标,还要完成质量指标;企业领导必须把节约的任务摆上重要日程,在学习生产管理的同时,必须学会财务管理。——摘编自孙钦梅《“勤俭建国”:节约运动与一五计划的实施》(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中后期社会消费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期中国国货运动日益高涨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时期大力开展节约运动的意义。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以玻利瓦尔为“精神之父”,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高举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桑地诺的部队与美军及政府军战斗近两百次,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次年,桑地诺遭当局刺杀。桑地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摘自晏绍祥、张顺洪主编的《中外历史纲要(下)》材料二西方国家50余年对非援助强调“福利服务”而非“经济发展”的援助,无法从根本上弥补非洲国家面临的发展起点滞后及国际秩序不公正问题;一些脱离非洲发展实际的附加条件进一步恶化了非洲国家原本存在的发展危机。……五十多年来,中国对非援助紧密结合非洲国家的历史发展任务,尊重非洲国家的发展需要和意愿。2000年以来,中国对非援助逐步纳入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始终坚持对非援助平等、尊重与合作的理念.强调中非合作中的互助与共同发展,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绝不把外援作为干涉他国内政的手段,向世界展示着一个崛起的东方大国应有的政治风度和全球责任。——摘编自罗建波《西方对非援助效果及中非经济合作》材料三新殖民主义是在战后旧殖民主义体系瓦解后,帝国主义为维护其既得利益,对已经获得政治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推行的一种新的剥削与掠夺形式。它像面承认原殖民地、附属国人民的独立权利,实际上采取种种欺骗手段,从政治、经济和军事各方面。对已获得政治独立的国家实行控制和渗透,为它们争夺世界霸权和势力范围服务。老殖民主义是赤裸裸的。新殖民主义是有裂磷药。——摘编自孙迎辉《新殖民主义问题线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桑地诺革命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援助非洲问题上与西方国家的主要不同之处。(3)根据材料三、归纳当今新殖民主义体系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有效应对殖民主义。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摘编自李熠《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创新》从图中任选两个时间点,指出这两个时间点之间的历史时期,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对该时期中国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列出两个时间点,正确写出历史时期,阐释的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