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历史答案·2024安徽高三4月联考
历史答案·2024安徽高三4月联考
格式:pdf页数:3页大小:197.7 K上传日期:2024-04-21 14:09浏览次数:446U1 侵权/举报

历史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BCBCDDAC题号111213141516答案CBCABD1.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从材料信息和图片可看出,凌家滩玉龙与人们想像中的龙的形象非常相似,据此推知,中国如今龙的形象和龙的观念的起源很可能源于凌家滩文化,此外凌家滩文化中的玉器出土较多,这也为研究中华文明提供了实物例证,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凌家滩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石器概况,但凌家滩的玉器制作技术是否属于世界玉器制作最高水平,无法印证,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山文化、龙山文化都出土了精美玉器,但并不能证明“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存在文明交流,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4500-3900年的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各种礼器等,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故C项错误。2.C【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和战国时期秦国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管仲改革属于奴隶主阶级改革,商鞅变法属于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属于民族关系的重要变化,但题干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3.B【解析】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衡,三省长官在设于门下省的政事堂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唐中宗即位后,移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政事堂改称为中书门下。使职因为有皇帝的特别授权,在处理具体事务的过程中可跨越尚书六部,直接向皇帝或宰相负责,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唐朝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由三省分权逐步转移到中书门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是君主专制制度,“嬗变”意为蜕变,更替,有彻底改变的意思,A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由题干材料信息“不再通过三省分工制衡的机制”可知D项错误。4.C【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理学。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北宋“皇帝和士大夫都应该具备”“诚意、正心、修身”,只有这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这正是儒家思想在现实政治中的体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特别是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故C项正确。宋代文官和士人地位的抬高,是通过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来实现的,A项说法不是材料主旨,故A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封建社会强调等级秩序,故B项错误。宋代科举报考中“取士不问家世”,体现了公平竞争,而题干材料信息“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强调的是考试成绩的优异,反映的是“士人的理想”,故D项错误。5.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前期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清朝乾隆帝平定内乱,两次击败外敌入侵,命令驻藏官员与达赖喇嘛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订立章程,一名驻藏大臣驻守后藏,西藏逐渐稳定,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的控制,但材料信息涉及的是对西藏加强管理,故A项错误。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政府的管辖权,故D项错误。6.C【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孙中山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亲自考察俄国,认同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主张中俄“共同合作”,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是指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故A、B项错误。1924年1月,孙中山提出了新三民主义的主张,故D项错误。7.D【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早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表格内容反映出1912-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棉纺织业、面粉业等方面发展较快,其原因是辛亥革命的推动、南京临时政府的鼓励、一战的影响等,故D项正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发展的,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重工业基础及其薄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QQABYQCEggCgAJJAABhCAQ2QCkCQkBECCCoGxBAAsAAByQFABAA=}#}弱,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故B、C项错误。8.D【解析】本题考查抗战时期党的思想建设。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抗战时期中共大力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这是因为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随着党员队伍的迅速壮大,出现了一些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还没有完全入党等问题,难以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党中央提出通过思想教育,提高了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统一了全党思想,增强了党的核心意识,保证了抗日斗争的开展,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指八七会议,故A项错误。党中央在抗日根据地实施减租减息政策,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这些举措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B项错误。C项是指遵义会议,故C项错误。9.A【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供销合作社是集体性质的经济组织,由图表信息可知,到1954年南阳县供销合作社在商品流转额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私商大幅度下降,国营有一定程度上升,这说明国家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正在进行之中,取得了积极成效,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故B项错误。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起来,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出现在1956年,故D项错误。10.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会议后出现了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在列强操纵下,中国各派军阀展开更为激烈的争夺,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二大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全面抗战的开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毛泽东提出争取外援的主张,以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故A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英法绥靖政策宣告破产,故B项错误。1941年3月,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故D项错误。11.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世界帝国的文明交流。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魏晋时期至唐朝,拜占庭帝国与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及互相借鉴,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三国到五代,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总体影响不及佛教和道教,唐朝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故A项错误。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崛起,欧亚大陆的农耕文明区域逐渐连接起来,故B项错误。拜占庭帝国强盛时,东部疆域到达西亚,故D项错误。12.B【解析】本题考查欧洲宗教改革。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新教的主张,信仰上帝,追求财富和生活美好,这反映出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要求,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基督教中,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基本教义是相同的,都相信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等,故A、D项错误。文艺复兴崇尚人文主义,为宗教改革打下思想基础,故C项错误。13.C【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16、17世纪英国伦敦港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开辟,世界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等商业强国崛起。伦敦港位于泰晤士河入海口处,地理位置优越,成为进出口贸易的中心,这主要得益于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故C项正确。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故A项错误。17世纪晚期,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故B项错误。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D项错误。14.A【解析】本题考查一战后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德、意等法西斯国家在拉丁美洲的扩张,同时也反映出美国通过“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对独立后的拉丁美洲进行政治、经济势力渗透,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利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故B项错误。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取得胜利,已经摆脱了宗主国的殖民统治,故C项错误。D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体现,排除。15.B【解析】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中国学者对苏俄(苏联)新经济政策终结原因的探究,他们分别从理论依据、市场机制、国情和个人因素等方面进行探究和总结,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模式是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故A项错误。东欧剧变和苏联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QQABYQCEggCgAJJAABhCAQ2QCkCQkBECCCoGxBAAsAAByQFABAA=}#}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所反映的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这一社会发展规律,第三则材料说的是个人因素,斯大林掌权后废除了新经济政策,不是因为新经济政策自身问题,该题是通过新经济政策考查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故D项错误。16.D【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国际关系。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欧洲一些国家反对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坚持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方向,以维护自身利益,故D项正确。A项表述在题干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欧盟是美国重要的伙伴,欧洲部分国家只是表达了对美国的不满,尚无能力挑战美国,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方案,故C项错误。17.(25分)考查近代法国和近现代中国的土地政策(1)不同特征:雅各宾派通过立法有条件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太平天国通过制定革命纲领平均分配土地;新中国通过立法无条件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6分)主要原因:法国: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需要。(2分)太平天国:满足农民阶级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2分)新中国:新解放区没有实行土改;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2分)(2)影响:法国:小农经济迅速发展;迟缓了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4分)太平天国: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但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4分,任意两点即可)新中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4分,任意两点即可得分)启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关注“三农”,把维护农民利益摆到重要位置。(1分,任答一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亦可得分)18.(15分)考查古代中国和西欧近代民族国家(1)不同因素:中国:部落征服战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长制家庭长期存在;商品经济不发达;阶级分化严重。(4分,任意两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亦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推动;王权的加强;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增强。(4分,任意两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亦可)(2)主要特征: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欧洲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强调人民主权,淡化血缘关系。(2分,任意一点即可)影响:增强了公民的国家意识,确立了政治文化认同;消除封建割据,促进了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冲击了中世纪基督教会神权一统的局面;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促进了欧洲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度;刺激了欧洲各国对海外市场的争夺。(5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三点得5分,其它言之成理亦可)19.(12分)考查中国古代城市【答案示例】马克斯·韦伯的城市观:按照欧洲城市发展的历程,从市场的角度来概括城市的特征,由此推论出中国古代是没有城市的。(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