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4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一模考试生物
2024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一模考试生物
格式:docx页数:7页大小:302.2 K上传日期:2024-03-10 08:21浏览次数:270U1 侵权/举报

姓名座位号(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2024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生物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肺炎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是引起人类肺炎的病原体,可经飞沫传染。青霉素是能破坏细菌细胞壁的一类抗生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它们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青霉素不能治疗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但可作为治疗支原体肺炎有效药物C.与肺炎支原体相比,新冠病毒结构主要特点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采集病人痰液进行微生物培养,依据菌落特征判断病人是否有支原体感染2.选择合适的材料开展细胞学研究十分关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3.小鼠脂肪组织可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褐色脂肪组织(BAT),两种组织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如下。一定条件下,两种组织细胞可以相互转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等质量糖类相比,脂肪细胞中三酰甘油的H/O比更大,产热更多B.BAT转化为WAT,是小鼠在细胞水平适应寒冷环境的一种生存策略C.相比WAT细胞,BAT中线粒体数目增多,脂肪滴氧化分解产热加快D.相比BAT细胞,WAT中形成巨大脂肪滴,可能来自多余糖类的转化4.将小球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容器中,保持适宜的pH和温度,改变其它条件,测定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的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第4分钟前,葡萄糖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需要吸收悬浮液中的溶解氧B.第4分钟后,CO2在叶绿体基质中可直接被光反应产生的NADPH还原C.第6分钟时,限制小球藻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D.第7分钟时,小球藻叶绿体中NADP+和ADP含量会短时增加5.雄性果蝇(2n=8)的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也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在精原细胞进行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点①~④表示细胞分裂的4个不同时期。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时期①的细胞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B.时期②的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未分裂C.时期③的细胞处于细胞分裂前的间期,核中正在发生DNA复制D.时期④的细胞中会出现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可发生片段交换6.下列现象中,与基因重组有关的是A.一对肤色正常的男女婚配,子代既有白化病患者也有肤色正常个体B.一对肤色正常但均患多指的男女婚配,子代出现仅患白化病的个体C.当有丝分裂染色体未平均分配时,会形成基因组成不同的子代细胞D.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可产生基因型和表型均多样的后代7.小花碱茅具有很强的耐盐碱能力,且根、茎等器官的耐盐碱能力有差别。研究发现:小花碱茅根细胞液泡膜上的Na+/H+转运蛋白可将H+顺浓度梯度运出液泡,同时将Na+逆浓度运入液泡,并将其区隔化于液泡中来抵御环境中过高的Na+,进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小花碱茅通过Na+/H+转运蛋白运输Na+进入液泡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小花碱茅根、茎细胞中基因组成的差异导致两者的耐盐碱能力不同C.小花碱茅有很强的耐盐碱能力是高盐碱环境诱导出耐盐碱基因所致D.小花碱茅能降低盐渍化土壤含盐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8.下列关于实验中自变量控制时,采用“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的分析,错误的是A.在“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实验组处理利用了“加法原理”B.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艾弗里的实验组处理利用了“减法原理”C.在“胰岛素发现”过程中,将狗胰管结扎使胰腺萎缩,利用了“减法原理”D.在“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中,将公鸡的睾丸摘除,利用了“减法原理”9.依托咪酯是一种麻醉诱导剂。为研究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以大鼠的离体神经组织为材料,检测依托咪酯对谷氨酸(兴奋性神经递质)和γ-氨基丁酸(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表。其中甲组仅进行非钙依赖型神经递质释放,乙组同时进行钙依赖型和非钙依赖型神经递质释放(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均存在钙依赖型和非钙依赖型两种释放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谷氨酸、γ-氨基丁酸的合成和分泌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参与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Na+内流,并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C.依托咪酯能抑制非钙依赖型神经递质释放,对钙依赖型神经递质释放几乎无影响D.在钙依赖型的递质释放途径中,依托咪酯对谷氨酸释放的抑制强于对γ-氨基丁酸10.下列关于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糖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神经系统参与,同时也需要多种激素共同调节B.胰岛素随体液运送进入靶细胞后,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了变化C.血糖含量降低刺激下丘脑某区域,并通过交感神经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D.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参与了血糖平衡调节,具有协同作用11.某兴趣小组分别对三个不同温度下,等体积培养液中某单细胞藻类的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调查,其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数量特征,常采用样方法对该藻类密度进行调查B.可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将培养液滴于盖玻片的边缘后便可进行统计C.环境温度在20℃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其数量呈现J形增长D.该种群在35℃时的K值低于25℃,可能是持续高温不利于该藻类的繁殖12.我国大面积推广的“稻-萍-蟹”结构,是依据生态学相关原理设计的一种立体复合种养的生产模式。河蟹喜欢潜伏在水草或底泥中,主要以杂草、昆虫、螺类等底栖动物为食。下列关于“稻-萍-蟹”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A.河蟹的觅食行为可改善田间土壤的通气状况,减少稻田杂草,使水稻增产B.河蟹产生的粪便,可以提高稻田土壤肥力,为植物提供更多的物质和能量C.水生植物绿萍与水稻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因生态位相同发生相互排斥D.该生产模式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与设计中运用自生、协调原理有关13.下列关于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对发酵原理的认识和密闭式发酵罐的设计成功,标志着发酵工程的诞生B.在无氧条件下,人们利用果酒制作后的多余产物进行醋酸发酵,可生产果醋C.传统发酵技术制作的泡菜品质不一,与食材上菌种的差异、杂菌不明等有关D.发酵工程所用菌种都是经选育的单一菌种,可以明显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14.研究人员利用甲、乙两种二倍体植物的各自优势,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兼有两种植物优势且耐盐的目的植株,其实验流程如下图,a~e表示不同操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a操作获得完整且有活性的原生质体,主要利用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高效性B.b操作可使用聚乙二醇促进两种原生质体的膜融合,以获得未分化状态的杂种细胞C.d操作所用培养基应添加一定浓度的钠盐,且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小于1D.甲、乙植株是两个不同物种,因此通过该技术培育出的目的植株会表现出高度不育15.我国首次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了非人灵长类动物“中中”和“华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核移植包括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且前者难度小于后者B.接受体细胞核前,卵母细胞需先通过显微操作去除细胞核,再培养至减数分裂Ⅱ中期C.克隆猴的培育是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多项技术的结合,全程是在细胞水平上操作D.克隆猴培育成功,说明卵母细胞细胞质中某些物质可促使体细胞细胞核表现出全能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9分)为探究施用尿素对红松和水曲柳两种植物幼树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相关实验,测得部分数据见下表。注:表中净光合速率均在光照强度为2000µmol·m-2·s-1下测得,光饱和点是指光合速率刚达到最大时所需的光照强度。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净光合速率可用绿色植物在一定条件下吸收量来表示。(2)尿素不能被植物根系直接利用,需要通过土壤微生物产生的(填物质)将其分解后才被吸收。在不施用尿素条件下,水曲柳幼树比红松幼树更适应在有林地环境中栽种,原因是。(3)与对照组相比,施用尿素处理下的红松净光合速率下降,原因是。17.(12分)“皖蚕6号”是安徽省农业专家近期培育的家蚕新品系。该品系家蚕幼虫体表斑纹在刚孵化不久时有深普斑和浅普斑两种表型。深普斑对浅普斑为显性,且相关基因A/a位于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1)已知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研究人员选择了一只深普斑雄性个体与一只浅普斑雌性个体交配,F1雌雄个体中深普斑:浅普斑均为1:1,则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2)该品系家蚕茧的颜色有红色与白色,且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表型相同的一对亲本杂交,F1中雄性个体深普斑红色:深普斑白色=3:1,雌性个体深普斑红色:浅普斑红色:深普斑白色:浅普斑白色=3:3:1:1。据此分析子代结红色茧的雌性中,纯合深普斑个体所占比例为。(3)家蚕的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可影响其性别,如ZWW或ZO为雌性,ZZW或ZZZ为雄性。现有一只杂合深普斑雄性个体与一只深普斑雌性个体交配,子代出现一只浅普斑雄性个体。假设亲本产生配子过程中只发生一次变异,分析子代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①;②。(4)与雌蚕相比,雄蚕生长周期较短,食桑量较少、出丝率高、蚕丝质量也较高,因此生产上多饲养雄蚕,但幼蚕往往要饲养到五龄期才能区分雌雄。若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就可以在幼蚕早期鉴别雌雄,需选用表型分别为的雌、雄亲本交配,并挑选表型为的刚孵化幼蚕进行规模化饲养。18.(13分)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是一个有等级层次的,且具有自动控制力的反馈环路,在激素分泌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调控模式如下图所示。长反馈是指该环路中,终末靶腺分泌的激素对上位腺体(下丘脑和垂体)活动的反馈影响;短反馈是指垂体分泌的促激素对下丘脑分泌活动的反馈影响。(1)在激素分泌的调控模式图中,属于长反馈的是(填图中序号)。(2)研究发现Ca2+和cAMP是两种重要的调节神经细胞功能的信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分泌依赖Ca2+内流,细胞质中cAMP含量升高可提高CRH基因转录活性。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一定浓度的外源CRH对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的细胞质中Ca2+和cAMP的影响,其结果见下表。据上述信息推测,CRH通过路径①对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CRH的调节,属于(填“正”或“负”)反馈调节。从细胞内这两种信号作用的角度分析,该反馈调节过程是: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膜上存在的受体,当此受体识别相应激素后,引发该细胞中。(3)某科研小组发现,给小白鼠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会使下丘脑分泌的CRH减少。基于对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认识,有同学对此现象提出了一种解释:ACTH通过路径②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19.(11分)群落演替是生物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人员分别对不同地域的甲、乙群落物种丰富度开展调查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1)群落演替是指,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是。(2)乙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判断依据是。(3)在BC年间,甲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迅速减小,其原因可能是。(4)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群落结构最复杂、最稳定,演替就不再进行了,只要没有外力干扰,它将永远保持原状,此时的群落称作顶极群落。图中年(填“A”或“B”或“C”)的甲群落处于顶极群落,理由是。20.(10分)研究人员欲将具有固氮能力的微生物菌种作为微生物肥料,用于农业生产中的作物增产。他们从某茶园土壤中分离出多株独立固氮菌株,通过对固氮酶活性测定及菌株鉴定,从中筛选出适合茶园土壤环境的高活性固氮菌株A。(1)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等来增进土壤肥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