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精品解析: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13页大小:297.3 K上传日期:2024-03-04 08:21浏览次数:240U1 侵权/举报

2024高三第二学期期初学业质量监测历史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您本人的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的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时期,一些贵族因为种种原因往往离弃宗国,避入他邦,重新入仕,加入到异姓大夫的行列中。战国时期,更有苏秦这样的“游士”背井离乡、四处游说,以寻求统治者的赏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些现象表明该时期()A.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B.选官注重个人才能C.宗法体制遭到破坏 D.变法改革渐成潮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一些贵族因为种种原因往往离弃宗国,避入他邦,重新入仕,加入到异姓大夫的行列中,战国时期“游士”背井离乡、四处游说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说明此时人员脱离宗族,流动性增强,以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体制遭到破坏,C项正确;华夏认同是指对政治和文化的认同,或者对国家的认同理念,材料中没有涉及此内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此时的选官标准问题,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各国的变法内容,不能得出变法改革渐成潮流,排除D项。故选C项。2.汉和帝时期,太学考试允许博士弟子自由阐释经义,主考官五经博士在阅卷时经常难定等第。后来,考试改革为设置50个问题进行测试,按照博士弟子解释的多少和引文明确与否判定等第,使五经博士在评定其等级时有据可依。此可知,东汉A.察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B.五经博士影响太学生入仕C.太学考试禁止发挥个人见解 D.选拔人才的标准发生了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和帝时期太学考试改革,五经博士评定博士弟子考试结果的等级,反映了五经博士影响太学生入仕,B项正确;材料强调五经博士评定博士弟子考试结果的等级,与察举制无关,排除A项;太学考试允许博士弟子自由阐释经义,而不是禁止发挥个人见解,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选拔人才的标准发生了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3.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农民归附政府户籍的数量激增,户口总数比肃宗乾元三年(公元760年)增长近一倍。更多的小农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始兼营手工业和商业,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弃农经商,或靠佣工维持生计。这些现象反映了()A.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 B.赋税征收不再以人丁为主C.以庸代役促进农业商品化 D.户籍制度的作用大为削弱【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公元780年),农民归附政府户籍的数量激增”、“更多的小农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始兼营手工业和商业,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弃农经商,或靠佣工维持生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所以出现户籍激增的现象;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户无主客,这就使农民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农业生产和其他副业,B项正确;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是宋朝的社会变化,与本题时空不一致,排除A项;材料信息是两税法,与“以庸代役”的租庸调制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赋税制度改革带来的影响,与户籍制度作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4.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第二年,宋真宗大幅增加了北方科举的解额,更多举人获得参加省试的资格。庆历元年,陕西边界受到西夏的攻击,宋仁宗特令陕西路诸州“解额不及十人者增五人,十人以上增三人。”由此可知,宋代()A.选官制度强调公平竞争 B.科举人才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C.科举解额用于政治治理 D.边疆战事加剧官僚队伍的膨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宋真宗大幅增加了北方科举的解额,更多举人获得参加省试的资格。”“解额不及十人者增五人,十人以上增三人。”可得出针对北方边境,宋代增加了解额,可以维护北方地区的稳定,让更多的学子参加科举,参与国家政治,有利于抵御少数民族的侵扰,扩大统治基础,因此反映出科举解额用于政治治理,C项正确;从材料可得出,只增加北方地区的解额度,并不公平,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北方地一些地区,不能得出人才在江南,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选官制度的调整,并没有体现官僚队伍的膨胀,排除D项。故选C项。5.下图反映的是上海轮船招商局的部分负债情况。这一情况可以用来说明()A.官办企业缺乏资本原始积累 B.洋务工业难以获得政府资金支持C.中国近代造船工业揭开序幕 D.传统金融机构支持近代企业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轮船招商局向传统金融机构——钱庄借款,体现传统金融机构支持近代企业发展,D项正确;材料体现上海轮船招商局负债情况,不能体现官办企业缺乏资本原始积累,排除A项;上海轮船招商局的负债大部分为所借官款,其获得政府资金支持,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中国近代造船工业揭开序幕,轮船招商局是轮船运输企业,排除C项。故选D项。6.从1926年6月至1927年6月短短一年间,部分省份农会会员的人数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广东省从64万人发展到80万人,湖南省从3.8万人增加到450万人,湖北省从4000余人猛增到280万人。这反映出()A.农民群众日益成为革命主力 B.反帝反封建主张的普遍认同C.国民大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 D.民族革命社会动员成效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6年6月至1927年6月(中国)。根据材料“从1926年6月至1927年6月短短一年间,部分省份农会会员的人数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广东省从64万人发展到80万人,湖南省从3.8万人增加到450万人,湖北省从4000余人猛增到280万人”可知,这一时期的广东、湖南两省农民运动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正值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战线,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没有体现农民群众成为革命主力,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得到普遍认同,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民族革命社会动员成效的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7.清末民初的体育教材都包含了大量的兵式体操内容。1928年出版的《新学制体育教材》则摒弃了兵式体操的训练,为了促进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养成圆满的人格”,安排了田径、舞蹈、足球等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内容。体育教材的这一变化A.深受民主科学思想影响 B.顺应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C.迎合国民政府专制统治 D.适应国民革命运动的需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28年出版的《新学制体育教材》则摒弃了兵式体操的训练,为了促进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养成圆满的人格’,安排了田径、舞蹈、足球等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体育教材的这一变化主要受民主科学思想影响。1915年掀起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同封建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进步的体育思想在斗争中应运而生,A项正确;甲午战后,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民政府的专制统治,排除C项;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在1927年结束,排除D项。故选A项。8.1951-1952年,教育部发出指示,要求接办教会学校和接受外国津贴的私立中小学。到1953年,人民政府基本完成了对外国在华教育事业的接收与改造。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A.维护文化教育的独立自主 B.满足工业化对人才的需求C.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D.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对外国在华教育事业实行接收和改造,目在于建立符合新中国政权的文化,维护文化教育的独立自主,A项正确;工业化开始于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新时期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排除C项;全面探索社会主义时期,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9.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政府在刘少奇的大力倡导下,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办托拉斯的经验,试办了汽车、橡胶等12个专业公司和联合企业,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国营企业政企不分的弊端。这一做法A.体现了转变政府职能的探索 B.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性C.加快了国企所有制改革步伐 D.推动了工业企业的公私合营【答案】A【解析】【详解】刘少奇借鉴西方国家办托拉斯的经验,实行政企分开,试办了汽车、橡胶等12个专业公司和联合企业,纠正了原先存在的弊端,这体现了当时党和国家转变政府职能的尝试,A项正确;这一时期依然是坚持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改革开放后,实行国企改革,排除C项;公私合营在1956年就完成了,与材料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0.下图为古代世界的帝国扩张示意图,在该帝国统治下()A.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 B.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C.罗马法体系推动社会发展 D.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题干图片可知,该古代帝国以伊朗高原为中心向外扩张,结合所学,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崛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希腊。在波斯帝国统治下,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B项正确;题干图片显示公元前5世纪该帝国处于强盛时期。根据所学,从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远征到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在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这与题干图片时间不符,排除A项;罗马法体系是罗马帝国时期形成的,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罗马帝国的版图和建立时间与题干图片不符,排除C项;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旧称拜占庭而又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建立时间与题干图片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据《君士坦丁惠赐书》记载,4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赐赠给了教皇。学者瓦拉(1406—1457)对此产生怀疑,仔细考证《君士坦丁惠赐书》后,以圣经和历史文献为依据,证明此“神圣文本”是教会伪造的。瓦拉的研究A.反映了新教教义的政治影响 B.否定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C.冲击了君权神授的专制观念 D.显示了人类理性的主体意义【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15世纪前期,学者瓦拉对《君士坦丁惠赐书》产生怀疑,仔细考证后,以圣经和历史文献为依据,证明此“神圣文本”是教会伪造的。由此可知,瓦拉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理性精神,显示了人类理性的主体意义,故D正确;宗教改革还未开始,故A错误;瓦拉并未否定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故B错误;这是对宗教神学的冲击,不是冲击君权神授的专制观念,故C错误。12.印度西海岸城市果阿为深水良港,也是印度西海岸的贸易中心和北上麦加朝圣的出发点。后来罗马教廷在果阿成立主教区,其辖区从好望角一直延伸到日本的广大地区。耶稣会也在果阿建立了传教中心。当时的果阿被称“东方的罗马”。果阿的变迁折射出()A.印度人口结构的重大改变 B.大帆船贸易航线的开辟C.天主教在印度的全面流行 D.全球贸易网的逐步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