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新高考卷】名校教研联盟2024届高三2月开学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新高考卷】名校教研联盟2024届高三2月开学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格式:pdf页数:4页大小:215 K上传日期:2024-03-04 07:57浏览次数:193U1 侵权/举报

绝密★启用前(新高考卷历史参考答案1.C【解析】本题考查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的演进历程。根据材料,中国远古族团都有自己的图腾,反映了早期先民的自然崇拜,折射出远古先民的文明生活,故选C。各个族团都有自己的图腾,无法体现南北文化的交融,排除A。上述材料未反映华夏族的融合发展历程和中国概念的确立,排除B。上述材料反映了人对自然的崇拜而非征服,排除D。2.C【解析】本题考查汉初的社会变革。根据材料可知,淮南王刘安对汉武帝的改革持反对态度,反对董仲舒“独尊儒术”,主张黄老之学,一定程度反映了部分分封的王国反对中央集权强化的政治立场,故选C。A、B与题意相反,可排除。D与史实不符,排除。3.C【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官员考核。根据材料可知,唐代负责考课的官员可以因自身的一时直觉,又可以在短时间内多次变动等级,可见某些官员根据印象臆断的考课较为随意,缺乏公正,故选C。解读材料可知,卢永庆考核官员时注重官员的德行而忽视了施政能力,A、B、D错误。4.D【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岭南地区的开发。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宋代岭南地区人口的增多,政府修建了大量进入岭南地区的道路,加强了岭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故选D。材料没有比较,无法得出发展迅速的结论,排除A。“开始被打破”与史实不符,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族群认同意识,排除C。5.D【解析】本题考查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人地矛盾加剧,人们大规模围湖造田,致使江淮地区湖泊面积大幅减少,导致渔业衰退,河泊所被大量裁撤,故选D;材料体现的是渔业的衰退,并非农耕经济,排除A;B与材料无关,排除;C与史实不符,排除。6.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的思想变迁。根据材料可知,近代学者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关注西北史地,延续了传统的王朝统治经验和边疆意识,故选A。材料未体现西方考古思想传入,排除B。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时间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材料与华夏认同意识无关,排除D。7.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的基层治理。根据材料可知,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清政府鼓励地方编修地方志,增强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故选C。材料与提升民族意识无关,排除A。巩固清政府的历史参考答案(新高考卷)第1页(共4页)正统地位而非构建,排除B。湖南湖北并非边疆地区,排除D。8.D【解析】本题考查国民革命运动。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民众心目中影响扩大,故选D。材料未体现工人政治地位改善,排除A。材料未体现民众对国共合作的认可度,排除B。1924年中国未进行大规模的土地革命,排除C。9.A【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政治策略。根据材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毛泽东和中共反复表达赞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团结御侮、合作抗日的政治基础,故选A。马克思主义影响力扩大的原因是适应了中国的国情而非民族战争,排除B。“不断完善”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民族意识的觉醒,排除D。10.B【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改革。根据材料可知,废除农业税,体现出农业税在国家税收体系中比重下降和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体现了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故选B。废除农业税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无关,排除A。有利于缩小而非消除城乡差别,排除C。有利于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排除D。11.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明的交流。根据材料可知,波斯国王居鲁士的雕像,融合了不同地区的文明特征,体现了波斯统治者对不同文明持开放的态度,故选B。统治者吸纳各种不同文明特征,无法说明波斯帝国的统治促进了不同地域的文明的融合,排除A。材料无法说明波斯帝国建立了复杂的国家管理系统,排除C。材料无法说明波斯帝国扩大了希腊化的文明区,排除D。12.A【解析】本题考查中世纪的农业发展。根据材料可知,农业发展推动了农村货币化地租的发展,有利于放松人身依附关系,推动农奴制度逐渐瓦解,故选A;选项B与史实不符,可以排除;材料未体现农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带动,排除C;材料未体现西欧区域市场的形成,排除D。13.C【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根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对欧洲出口占比逐年降低,体现出其他地区市场的扩大,故选C。A不符合史实。材料无法体现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扩展,排除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14.B【解析】本题考查英国的外交制度。根据材料可知,英国不轻易卷入欧洲大陆内部事务,实行大陆均衡政策,以维护自身利益,故选B。A表述过于绝对,可以排除。C与题意无关,排除。英国注重维护欧洲大陆均势地位,排除D。历史参考答案(新高考卷)第2页(共4页)15.B【解析】本题考查德国统一后的社会发展。根据材料可知,德国重视科学研究,提升了民众的科学素质,故选B。A中“开启”的表述不妥,排除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增快,但未获得欧洲主导地位,排除C。材料主要涉及高等教育,排除D。16.A【解析】本题考查冷战后的国际格局。根据材料可知,世界大国在核均势背景下,围绕“中间地带”的争夺,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和主战场,故选A。B与材料不符。C与史实不符。D与题意不符。17.【参考答案】(12分)(1)政治格局:西汉政权与匈奴政权并立。(2分)经济格局:长城以内的农业区与长城以外的游牧区的并立。(2分)经济发展状况:以游牧业为主,农业也有较明显发展;与中原地区经济交流较为密切。(4分)(2)贡献:北方农耕文明的扩展;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推动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解析】(1)根据材料“西汉统一了长城以内的农业区。匈奴单于统一了长城以外的游牧区,包括汉长城以西和天山以北的游牧区,天山以南的农业区也受匈奴单于的控制”概括政治和经济格局。根据材料“天山以南的农业区也受匈奴单于的控制”和“发现了大量来自汉地的铁工具”概括其经济发展状况。(2)结合上述材料如“天山以南的各农业民族”“农田的分布范围已持续向东北继续扩展了”“游牧民族也相继投入农耕生产的行列中”完成第二问。18.【参考答案】(14分)(1)历史背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创立;党中央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重视美术对基层民众和红军的教育功能。(每点2分,满分6分)主要表现:苏区的画报、传单画、标语画及壁画等被大量创作出来。(2分)(2)美术创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服务;美术创作重视对基层民众的思想启蒙;美术创作采取通俗易懂、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每点2分,满分6分)【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历史背景。结合“苏区的画报、传单画、标语画及壁画等”概括表现。(2)根据材料“根据教育士兵的需要,发动群众斗争的需要和争取敌方群众的需要调动文艺的力量”“由于内容与形式都为群众喜闻乐见,更博得广大群众的好评”等完成第二问。19.【参考答案】(14分)(1)伊斯兰教通过贸易、征服和传教的方式传入非洲大陆;伊斯兰教主要在对外交流比较频繁的北非和东非地区传播。(每点2分,满分4分)历史参考答案(新高考卷)第3页(共4页)(2)原因:欧洲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导致美洲人口减少;为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欧洲殖民者开始向美洲贩卖黑人奴隶。(每点2分,满分4分)影响:非洲传统文明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发展被摧毁;沿海城镇和内陆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被割裂;国家和民族发展进程被打断;非洲人在被奴役过程中形成了种族自卑感。(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解析】(1)观察地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一问。(2)根据材料二中“部落人口损失殆尽”“正常贸易中断、传统手工业荡然无存”“造成沿海城镇和内陆农村的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正在形成中的民族过程中断,一些已经建立的古王国轰然倒塌”“精神奴役就像紧箍咒一样严重束缚了非洲人的文明创造力”完成第二问。20.【示例】(12分)中国的现代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近代中国在与世界的交汇中逐渐从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一转变过程是在西方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救亡探索的内外因双重作用下进行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3分)从政治上来看,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传统封建制度面临巨大挑战。为寻求国家出路,中国社会各阶层不断展开救亡图存的探索,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确立共和政体。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带领民众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建立了新中国,促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3分)从经济上来看,伴随列强经济入侵,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现代化机器生产,甲午战后清政府放松民间办厂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之国内实业救国思潮的高涨,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的工业化不断发展。(3分)综上所述,近代中国政治的民主化与经济的工业化进程都是在外部列强入侵的冲击之下与国内各阶级群众的不断探索之中得到发展,可见内外因的综合作用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1分)【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代学者对于中国现代化发展动因的观点主要有“中国的近代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挑战来自外部,有效动力在于内部”“中国早期现代化迟滞或受挫是内外因的综合结果”等。可结合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社会生活城市化等多方面知识加以论证。历史参考答案(新高考卷)第4页(共4页)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