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天津市八所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
天津市八所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
格式:docx页数:8页大小:432.6 K上传日期:2024-01-26 01:05浏览次数:42U1 侵权/举报

2024天津市八所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Ⅰ:1-13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殷人认为天命素定,但周公在总结夏商亡国教训时,明确意识到“天命靡常”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这一思想在周公那里被上升到了政治意识形态的高度,并较为理性地认为天命不是固定在哪一个朝代哪一个人身上的,而是根据王者的“德行”而转移的。周公的天命靡常思想( )A.否定了夏商君主的治理效果 B.强化了君权神授的政治理念C.意在确立周朝统治的合法性 D.使民本思想贯穿于周朝始终2.有学者指出,就综合国力来讲,秦国的文明程度、人力和物质资源不一定较六国强,但秦王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资源,通过一级一级的组织把权力集中于君王,整个国家被组织成为一台高效有力的战争机器,进而一口一口地将六国吞噬掉。该学者意在说明秦统一全国的重要原因是( )A.统治者的雄才伟略 B.君主权力的强化C.郡县制的普遍推行 D.综合国力的增强3.西汉政府将百姓编户入籍,被正式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汉武帝时期,国家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通行货币,实行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并对工商业者加重征税。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A.有效抑制富商大贾势力 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C.直接促进西汉商业繁荣 D.政府对城市控制更严格4.如表为北宋若干时期江南与全国农村劳动力的变动情况(单位:户、人)。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江南地区全国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比重(%)户数农村劳动力人数户数农村劳动力人数980年3492838906726418500163671755.4%1078年1120331285684416603954423400826.7%1102年1265762322769318113945461905606.9%A.个体农耕规模扩大 B.宋代经济重心南移进程已完成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劳动力增长支撑江南经济发展5.各朝史书对边疆民族的记述,《旧唐书》有突厥传、回纥传、南蛮传、西戎传、东夷传、北狄传等境内民族传,《元史》中《外夷传》,但所记只是高丽、日本、安南、占城等与元朝有贡属关系的诸国,不再为境内各民族立传。这一变化说明元朝( )A.朝贡范围的拓展 B.华夷思想的淡化C.行省制度的推行 D.对边疆控制加强6.日本史学家入江昭指出,“八个签约国将为第九个签约国——中国——而合作,维护后者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坚持机会均等原则,为稳定日本的成长营造环境”。以下对这次签约“合作”的解释,正确的是( )A.列强在打败中国的基础上逼签此约 B.中国借此机会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C.日本在“八个签约国”中受益最大 D.“机会均等”成为列强侵华的共同原则7.《共同纲领》第55条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有利于( )A.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 B.开展同亚非各国友好合作C.实现同西方大国关系突破 D.构建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8.图一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建成的工业中心的分布示意图。对此阶段工业建设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东南沿海地区充分发展基础上延伸 B.改变了50年代重点发展重工业的策略C.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 D.开创西南西北地区现代工业发展的先河图一9.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出台文件规定家庭专业户、个体经营户,雇工不能超过8个,超过8个就是对工人的剥削,就要限制。1987年中央发布了文件,去掉对雇工数量的限制,提出“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这一变化反映了()A.私营经济的发展受限 B.国家鼓励发展市场经济C.经济发展理念的进步 D.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10.9-13世纪,西欧庄园盛极一时。如图二是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该图实质上反映了庄园图二A.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单位 B.各项设施的基本齐备C.掌管从生产到精神等各方面 D.耕地全部由农奴耕种11.在古典时代,人要么匍匐在神的脚下,要么服从自然:“在宇宙万物之中,人并不是最高贵的”;17世纪以后,“人类是宇宙的中心”渐成共识,“通过对自然的智力攻克使得人类变成了自然的主人”的认识逐渐凸显出来。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革命的兴起 B.文艺复兴的推动C.工业革命的发生 D.殖民扩张的需要12.联合国安理会设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最初为6个,1965年增至10个。下表是按地,区分配情况,这表明A.非洲已开始主导安理会席位 B.战后西欧实力尚未恢复C.“第三世界”影响力提高 D.两极对峙影响席位分配13.某同学在研究现代世界发展有关问题时编制了如下表格。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时间事件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建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1999年二十国集团成立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A.经济区域集团的发展 B.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C.国际治理机制的改进 D.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单项选择题Ⅱ:14-15题,每题3分,共6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分别为3、1、1、0分,选出最佳选项,多选不得分。14.藻井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顶棚特有的一种装饰形式。早期多以藻纹作为装饰,“井者,束井之像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压火灾也。”隋代纹饰吸收了波斯图案花纹,《唐会要》中提到“王公已下,舍屋不得施重棋藻井”。明清时期造型多上圆下方,合乎古代宇宙观。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古代藻井装饰的发展( )A.遵循了较为严格的等级礼制 B.借鉴了古希腊罗马的穹顶式建筑风格C.反映了古代大一统宇宙观念 D.体现了中国文化包容性和时代性特点15.18世纪以前,英国公路发展缓慢。18世纪下半叶开始收费公路的普及进程加快,出现“收费公路热“,到18世纪晚期,伦敦、中西部和北部的大城市及其周边道路都已成为收费公路。英国公路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推动 B.城市化水平提高C.垄断资本的扩张 D.工业革命的推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6题20分,17题20分,18题15分,共55分)1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东晋给予北方移民安置点以郡、县的建制,沿用其原籍的郡名、县名,称侨郡、侨县,并任命流民中的士族担任郡守、县令。“一时侨州至十数,侨郡至百,侨县至数百”,形成了州中有州,县中有县的“插花地”,同一地区出现了不同行政区划,造成地名系统的大混乱。侨人户籍称“白籍”,不算正式编户。晋成帝时下令土断,将白籍用里伍形式重新编制,使之固定在土地上,与黄籍户一样承担国家税役,改籍当地州郡县。许多侨州郡县也被省并。但直到隋朝重新划定政区,大举省并州县,改州为郡,以郡统县,才根除掉侨置州县问题。——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政府采取“侨郡、侨县”管理模式的原因及弊端。(10分)材料二  宋代把全国人户分为乡村户和坊郭户两大类。坊郭户是城镇居民,乡村户则是居住在乡村的人户。在户口版籍上还有主户与客户之分。坊郭户划分主、客户的依据主要是有没有房产等生活资料,乡村的主户是指那些占有土地、向国家交税的农户。因为主户一般都要向官府交税,又称为税户。在宋代以前,客户的含义是外来的客籍户。到了宋代,客户成了佃客的同义语。一些没有任何生产、生活资料,只能租种地主土地和租赁房屋的客户,又被称为“浮客”。唐代以前佃客只作为地主的部曲,不另立户籍,宋代的客户另立户籍,成为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摘编自吴泰《宋朝史话》(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管理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0分)17.(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据臧平《试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变化》等材料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地主土地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影响这些变化的共同因素。(8分)材料二1921年,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提出:在保持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现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1922年5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须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祖(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同年10月,全中央执会通过《土地法典》,进一步放宽了土地的出租期限和使用雇偶劳动的范围,把土地的期限是长到12年。一一据王斯德《20世纪的世界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1-1922年的苏俄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在农村改革方面的异同,并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评价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农村改革政策(12分)。1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三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图图四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殖民掠夺和贸易路线图阅读和分析两幅地图,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年天津市滨海八所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历史试卷答案选择题(共45分)1-5CBBDD6-10DCCCA11-13ACC14:A1分,B0分,C1分,D3分15:A1分,B1分,C0分,D3分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6题20分,17题20分,18题15分,共55分)16.(20分)(1)原因: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任命流民中的士族担任郡守、县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难度;促进江南地区开放的需要;维护南方政权稳定的需求。(6分,任意三点给6分)弊端:造成了地名系统的混乱;“白籍”的存在不利于国家赋税的征收。(4分)(2)特点:城乡二元户籍体制;出现主户与客户之分:让农民全面编为国家的编户齐民。(4分,任意两点给4分)影响:有助于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进一步打击了衰落的士族地主力量。(6分)17.(20分)(1)变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政策,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全面抗战时期,推行“减租减息“政策;解放战争时期,实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和平分土地的政策。(6分)共同因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2分)(2)异:苏俄:允许土地出租和使用雇佣劳动;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土地公有制前提下的,农民掌握土地的使用权。(8分,其中相同点的4分,土地公有制2分,使用权2分)评价:一方面,解放和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分散的,小规模的生产模式,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无法适应新时期大规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需要,在新时代需要进一步改革。(4分)18.(15分)主题:世界经济发展走向一体化、整体化。(2分)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开始建立直接练习,世界开始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伴随着欧洲的殖民扩张、殖民掠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分)19世纪晚期,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大的实力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并对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掠夺,将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工业革命还带来交通运输业的革命,火车、电报等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本流动、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不断加强。(8分)总之,新航路开辟以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下世界经济逐渐走向一体化、全球化。(1分)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