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12页大小:487.8 K上传日期:2024-01-23 22:37浏览次数:143U1 侵权/举报

2024年1月济南市高三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发现一处距今约1.32万年的古人类活动营地,营地中发现了3处火塘,出土了中国北方地区最早的陶器以及中国目前最早的陶塑。这一发现()A.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B.揭示了先民不再依赖渔猎采集C.拓宽了对东亚早期文明的认知 D.印证了山东地区私有制率先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发现一处距今约1.32万年的古人类活动营地,营地中发现了3处火塘,出土了中国北方地区最早的陶器以及中国目前最早的陶塑”,这一发现可以了解东亚原始社会时期的手工业发展状况,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宽对东亚文明的认知,C项正确;材料仅提到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一处无法体现“多元”,排除A项;“不再”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私有制的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2.东汉《四民月令》中“三月”条规定:“冬谷或尽,椹、麦未熟,乃顺阳布德,赈赡匮乏,务先九族,自亲者始。”这反映出当时()A.民间救济的出现 B.精耕细作的推广 C.基层治理的完善 D.宗法制度的延续【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地方大族主动赈赡匮乏族人,尤其是在易出现粮食用尽且椹、麦未熟的三月,所以三月往往是赈济贫困的时期,而布施的对象则是自己的族人,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已出现民间救济,A项正确;精耕细作是指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辛勤劳作和提高生产技术来增加产量,材料并没有涉及耕作技术,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对县及以下组织的调整,所以无法得出基层治理完善的结论,排除C项;宗法制度是指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3.魏晋时期,除传统乐器之外胡箜篌、琵琶等广为流传,后人有“东汉魏晋,乐则胡笛箜篌,御则胡床,食则羌炙、貊炙,器则蛮盘,祠则胡天”之说。这一现象说明了()A.经济交流推动文化多元 B.政治改革导致风俗变迁C.社会动荡引发人口流动 D.民族交往促进文化交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魏晋时期(中国)。据材料“传统乐器之外胡箜篌、琵琶等广为流传,后人有‘东汉魏晋,乐则胡笛箜篌,御则胡床,食则羌炙、貊炙,器则蛮盘,祠则胡天’之说”可知,少数民族的乐器、饮食等文化在中原地区传播,反映了民族间的文化交融。这是因为魏晋时期各民族交流交往促进了文化的交融,D项正确;魏晋时期民族交往,不仅仅是经济的交流,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政治改革,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文化的交融,而不是人口流动,排除C项。故选D项。4.宋真宗时,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吕夷简因与御史中丞赵安仁是近亲,即罢侍御史一职改任他职。钦宗时,御史中丞陈过庭的堂妹夫许景衡被任命为右正言(谏官),在陈过庭的上奏请求下,许景衡改任太常少卿。这些现象反映了宋代()A.设置严密的吏治制度 B.贯彻崇文抑武的国策C.建立完善的监察体系 D.缓和上层内部的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吕夷简因与御史中丞赵安仁是近亲,即罢侍御史一职改任他职”“御史中丞陈过庭的堂妹夫许景衡被任命为右正言(谏官),在陈过庭的上奏请求下,许景衡改任太常少卿”可知,宋朝在官员任命上充分考虑了官员之间的亲戚关系,防止官员之间相互勾结,体现了宋代吏治制度相对比较严密,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吕夷简、赵安仁、陈过庭等是文官还是武官,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官员的任命,并非对官员的监察,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吏治制度,是防止官员勾结,不是缓和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5.嘉靖年间,山东棉花“六府皆有之,东昌尤多,商人贸于四方,其利甚博”;到万历年间,东昌府“高唐、夏津、恩县、范县宜木棉,江淮贾客列肆赍收,居人以此致富”。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农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B.币制与赋役制度的变化C.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弛【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朝中后期,棉花贸易兴盛,结合所学可知,明万历年间,张居正实行了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币制与赋役制度发生变化,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商业贸易,农业经营方式没有革新,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排除C项;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出现松弛,排除D项。故选B项。6.1859年6月,清军在僧格林沁指挥下重创英法联军,取得了大沽口之战的胜利。咸丰皇帝决定“乘胜议抚”,允许英、法按照新章程纳税,减轻税负,以示“宽大”。由此可见清廷()A.军事实力强大 B.华夷观念淡化 C.主权意识增强 D.御侮决心不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9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清廷在大沽口之战胜利后,没有选择继续军事打击,而是议和以显示“宽大”态度,可见清廷御侮决心不足,D项正确;材料中清军取得胜利是在僧格林沁的指挥下胜利的,没有体现清军与英法联军的军事实力对比,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调清廷御侮决心不足,而不是华夷观念淡化,华夷观念是对中华民族与外族的民族认同区分,与本题主旨无关,排除B项;清廷在取得大沽口之战的胜利后不仅没有乘胜追击,而且允许英、法按照新章程纳税,减轻税负,以示“宽大”,显示清廷主权意识淡漠,并没有增强主权意识,排除C项。故选D项。7.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全书贯穿“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观点,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文教、法律和行政管理等。此书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赏识,得以“挟朝廷之力以行之,不胫而遍于海内”。这折射出当时()A.革命形势风起云涌 B.洋务运动影响深远C.变革呼声日渐高涨 D.专制皇权根深蒂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全书贯穿‘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观点,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文教、法律和行政管理等。”与“挟朝廷之力以行之,不胫而遍于海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之洞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文教、法律和行政管理等先进经验的同时主张坚持传统体制,从而得到统治者与部分渴望变革的进步人士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社会上变革呼声日渐高涨,C项正确;20世纪初,反清运动不断高涨,革命形势风起云涌,排除A项;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后破产,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本题主旨为“社会变革潮流”,而“专制皇权根深蒂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8.如图是《新华日报》对国民党一次重要会议的报道。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应是()这次……代表大会是最近十年来国民党最有历史意义的一个会议,因为这次会议表现了国民党更向前的进步,对于……时期许多重要的国策,更确定基本的方针。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战相持阶段 C.局部抗战时期 D.全面抗战初期【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因为这次会议表现了国民党更向前的进步”与“《新华日报》对国民党一次重要会议的报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华日报》中共创办的刊物,而其对于国民党会议持积极评价,说明此时国共关系良好,故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应是全面抗战初期,D项正确;根据材料“代表大会是最近十年来国民党最有历史意义的一个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国民党形成应该超过十年,国民革命时期时间是1924年至1927年,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抗战相持阶段时期,国民党进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国共关系受到影响,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局部抗战时期”国共关系还是敌对关系,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9.小说《大青骡子》中描写了桑贵老头宁愿自己淋雨也要护着大青骡子不让它淋雨:“这头大青骡子是俺社里的珍珠宝贝。”另一部小说《水向东流》中描写了饲养员秦趁心过年时连自己吃饭都顾不上也要为合作社的牲口改善伙食。这类文学形象的塑造意在展现当时()A.劳动光荣的新理念 B.生产至上的新道德C.集体主义的新风尚 D.文艺事业的新动向【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初期(中国)。据材料“宁愿自己淋雨也要护着大青骡子不让它淋雨:‘这头大青骡子是俺社里的珍珠宝贝。’......也要为合作社的牲口改善伙食”和所学可知,不顾个人的利益也要保护好集体公共财物和利益,体现了集体主义的新风尚,C项正确。劳动光荣不是新理念,材料主旨也并非体现劳动光荣,排除A项;并没有所谓“生产至上”的说法,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探究文学形象的塑造的题图,而不是小说作品的特点或者本质,排除D项。故选C项。10.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创始人陈东升在回忆自己当年辞职创业的经历时说:“如果我80年代中期下海,别人肯定说我犯了错误;如果我1989年下海,别人肯定说我是混得不如意;但我1992年下海,别人的评价多是正面的。”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所有制结构不断发展完善 B.对外开放开始进入新阶段C.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解放 D.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空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中“但我1992年下海,别人的评价多是正面的”及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理顺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破除了人们头脑中的固有观念,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D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所有制结构不断发展完善,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2000年提出“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推动对外开放开始进入新阶段,排除B项;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解放是原因之一,并非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1.西欧基督教堂在中世纪前期严峻、清寒、简朴罗马式建筑风格逐渐被后期复杂、讲究、雅致的哥特式所取代。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教权与王权间的斗争 B.社会环境的变迁C.市民阶层的审美变化 D.罗马文化的没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西欧)。据材料“西欧基督教堂在中世纪前期严峻、清寒、简朴的罗马式建筑风格逐渐被后期复杂、讲究、雅致的哥特式所取代”及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前期基督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有限,其建筑风格“清寒、简朴”,伴随着基督教在社会上影响力的扩大以及天主教会势力的上升,基督教教堂的风格演变为“复杂、讲究、雅致的哥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教堂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社会环境的变迁,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基督教的社会影响力的扩大,与教权与王权的斗争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基督教堂体现的是基督教的变化,而非市民阶层的审美,排除C项;罗马文化对中古时期的欧洲仍旧产生了重大影响,排除D项。故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