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Word版含解析
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Word版含解析
格式:docx页数:17页大小:139.3 K上传日期:2024-01-21 23:18浏览次数:35U1 侵权/举报

密山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三联考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期间,注意考试时间2.禁止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一、单项选择题(50分)1.细胞核中的核纤层起支架作用,维持细胞核与粗面内质网的轮廓。核膜上有与核纤层紧密结合的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是双向性的亲水性核质交换通道,其既能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运输,又能介导RNA等物质的出核运输。人核蛋白一般都含有一段特殊的核定位序列(NLS),该序列可保证入核蛋白能顺利转运至细胞核内。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核纤层可能与细胞核的解体和重建密切相关B.RNA通过核孔复合物输出细胞核障碍可能会引发某些疾病C.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中核孔复合物数目较少,代谢比较弱D.NLS序列可能与核孔复合体上的受体结合,进而引导蛋白质进入细胞核2.下列有关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有几项()①卡尔文等用小球藻进行实验,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是如何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②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③用层析液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后,再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④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被大多数人接受⑤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实验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⑥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发酵是由酵母菌细胞的存在所致,没有活细胞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A.0项 B.1项 C.2项 D.3项3.很多生物结论都是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的,下列有关教材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恩格尔曼以蓝细菌和好氧细菌为实验材料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赫尔希和蔡斯以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实验材料不能用黑藻叶肉细胞代替洋葱鳞片叶细胞D.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方式时,培养液中的葡萄糖会干扰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酒精4.疫苗是现代医学的伟大成就,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疫苗包括灭活疫苗、核酸疫苗等。某种mRNA疫苗通过体外设计编码抗原蛋白的mRNA序列,再经脂质体包裹后注射到人体内,引起相关免疫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灭活的病毒疫苗是使病毒失去感染能力,但能保留其抗原特性的生物制品B.mRNA疫苗进入人体后通过引起机体的细胞免疫,使人体获得免疫力C.mRNA进入细胞翻译出相应的抗原蛋白,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D.多次注射疫苗是为了提高机体内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5.人们在研究、利用微生物时,需用无菌技术获取纯净微生物,并对其进行计数或保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接种、分离后使用过的器皿须先洗涤再彻底灭菌B.可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对酵母细胞进行计数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前,需对培养基进行系列浓度梯度稀释D.获得单菌落后,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其接种至斜面培养基中保存6.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然后再置于清水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在上述全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液浓度先变大再变小,细胞吸水能力先变大再变小B.若采用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进行实验,置于清水中可能不会发生复原现象C.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小于细胞质基质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D.若将0.3g/mL的蔗糖溶液更换为0.3g/mL的葡萄糖溶液,则实验开始时质壁分离的速率更慢7.紫色洋葱鳞片叶是高中生物学实验常用的实验材料。某同学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入某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现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然后自动复原。假设该细胞不吸收蔗糖分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完全复原后的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其初始浓度B.使用呼吸抑制剂可能会影响细胞的自动复原C.若将KNO3溶液换成等浓度蔗糖溶液,则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的时间会延长D.若某浓度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长期未自动复原,说明细胞可能已死亡8.下列有关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尸体中提取到的细菌全都是S型活细菌B.R型细菌被转化为S型细菌后导致小鼠死亡,是因为S型细菌的DNA具有毒性C.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加入含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培养基中出现S型细菌菌落D.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9.某实验小组从成熟的叶肉细胞中提取出多种细胞器,并分析了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最合理的是()A.若某细胞器含有磷元素,则该细胞器能参与细胞内囊泡的形成B.若某细胞器含有RNA分子,则该细胞器能合成蛋白质分子C.若某细胞器含有色素,则该细胞器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D.若某细胞器含有ATP合成酶,则该细胞器能分解丙酮酸分子10.2020年肆虐非洲的蝗灾,是由沙漠蝗引发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为了有效防治蝗灾,应在种群数量为K/2时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跳蝻是沙漠蝗幼虫,可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C.利用群居信息素来破坏蝗虫的群集行为属于生物防治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直接影响蝗虫种群密度的数量特征二、多选题(20分)11.下列各组实验中,实验材料的选择及理由均正确的是( )组别实验名称实验材料理由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花生种子富含脂肪,子叶为白色B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膀胱膜属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植物体细胞诱变育种愈伤组织分裂能力强,易发生基因突变D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落叶形成的腐殖土富含纤维素,纤维素分解菌多A.A B.B C.C D.D12.下列关于DNA重组技术基本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质粒须经过人工改造后才能作为载体B.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分别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水解和形成C.不同限制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黏性末端不同D.DNA连接酶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结合到引物链上13.下列关于人体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不能合成神经递质B.神经递质都大分子物质,以胞吐方式释放C.同一神经元可释放不同种类的神经递质D.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导致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1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流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制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流程: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腐乳制作的流程:豆腐长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C.血球计数板的使用:盖盖玻片→滴培养液→等待沉降→镜检计数→刷洗D.果酒果醋制作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三、实验题15.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htPA)是一种糖蛋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通过生物工程大量生产。下图为含htPA基因的表达载体。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限制酶主要是从________中获得,其特点是能够识别DNA分子的_________,并在特定位点切割DNA。质粒DNA分子上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位点,其作用是______。(2)构建基因组文库是获取目基因的常用方法,与基因组文库相比,cDNA文库的基因数相对要少,原因是________。(3)作为受体细胞的酵母菌缺失URA3基因,必须在含有尿嘧啶的培养基中才能存活,因此,图示表达载体上的URA3基因可作为____,供鉴定和选择;为了筛选出成功导入表达载体的酵母菌,所使用的培养基____(填“需要”“不需要”)添加尿嘧啶。(4)若要在羊乳中获得htPA,为了获得转基因母羊,移植前需对已成功转入目的基因的胚胎进行________。若在转htPA基因羊的羊乳中检测到____,说明目的基因成功表达。16.生物兴趣小组自制的泡菜中的微生物进行了筛选,并对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请回答相关问题:(1)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的过程。(2)兴趣小组还用伊红美蓝培养基检测泡菜汁中大肠杆菌的含量。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___(液体/固体)培养基,伊红美蓝对大肠杆菌起到____(选择/鉴别)作用。在某次计数操作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为避免此现象发生,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3)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通常需要检测培养基否被污染,检测方法是____。(4)测定泡菜中NaNO2的含量,依据的原理是在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色染料。 密山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三联考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期间,注意考试时间2.禁止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一、单项选择题(50分)1.细胞核中的核纤层起支架作用,维持细胞核与粗面内质网的轮廓。核膜上有与核纤层紧密结合的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是双向性的亲水性核质交换通道,其既能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运输,又能介导RNA等物质的出核运输。人核蛋白一般都含有一段特殊的核定位序列(NLS),该序列可保证入核蛋白能顺利转运至细胞核内。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核纤层可能与细胞核的解体和重建密切相关B.RNA通过核孔复合物输出细胞核障碍可能会引发某些疾病C.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中核孔复合物数目较少,代谢比较弱D.NLS序列可能与核孔复合体上的受体结合,进而引导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详解】A、分析题意,核纤层起支架作用,推测核纤层与细胞核解体和重建密切相关,A正确;B、核孔复合物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RNA通过核孔复合物输出细胞核障碍可能会引发某些疾病,B正确;C、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不含细胞核,无核孔复合物,C错误;D、分析题意可知,NLS序列可保证入核蛋白能顺利转运至细胞核内,说明NLS的存在有利于入核蛋白从细胞质进入到细胞核内,该过程中NLS序列可能与核孔复合体上的受体结合,进而引导蛋白质进入细胞核,D正确。故选C。2.下列有关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有几项()①卡尔文等用小球藻进行实验,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是如何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②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③用层析液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后,再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④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被大多数人接受⑤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实验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⑥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发酵是由酵母菌细胞的存在所致,没有活细胞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A.0项 B.1项 C.2项 D.3项【答案】B【解析】【分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详解】①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小球藻做实验: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①正确;②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②正确;③光合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之后可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原因是各种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③错误;④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④正确;⑤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好氧细菌的分布情况,直接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⑤正确;⑥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不可能变成酒精的,⑥正确。故选B。3.很多生物结论都是通过实验探究获得,下列有关教材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恩格尔曼以蓝细菌和好氧细菌为实验材料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赫尔希和蔡斯以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实验材料不能用黑藻叶肉细胞代替洋葱鳞片叶细胞D.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方式时,培养液中的葡萄糖会干扰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