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4年1月“七省联考”考前猜想卷历史02(16+3 模式)(全解全析)
2024年1月“七省联考”考前猜想卷历史02(16+3 模式)(全解全析)
格式:docx页数:13页大小:152.7 K上传日期:2024-01-15 07:32浏览次数:276U1 侵权/举报

2024年1月“七省联考考前猜想卷(16+3模式历史·全解全析(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01年,山西襄汾陶寺发掘出了南墙、东墙,这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史前城址之一。城内外发现了大型“王墓”、礼乐重器及高等级的夯土建筑。陶寺遗址的发现说明()A.早期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B.长江流域向阶级社会发展C.贫富分化加剧的发展趋势 D.复杂化社会组织可能存在【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陶寺遗址的南墙、东墙以及大型“王墓”、礼乐重器及高等级的夯土建筑等发现,这些发现不仅证明了陶寺地区在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可能存在较为严密的社会组织,D项正确;材料中只有单一的陶寺遗址,无法据此推断出多元一体,排除A项;陶寺遗址在山西,没在长江流域,排除B项;通过材料的信息可以看出阶级分化,但无法看出“贫富分化加剧的发展趋势”,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前后历时39年,在其旁修陵劳役墓地中发现的一件瓦片墓志记录了死者的身份信息。墓志瓦文为小篆:“东武”指今山东武城县,“东间”为里名,“居赀”是以劳役抵偿罚款的役人,“不更”是低级爵名,“瞗”为人名。以下推断较合理的是()A.由墓志瓦文可推断小篆是此时唯一通行的文字B.由“东武”可推断该墓志不早于公元前221年C.由“居赀”可推断秦国极力削弱六国经济实力D.由“不更”可推断秦国军功爵制取得显著成效【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246年(中国)。山东在战国时为齐国的领地,秦始皇征发山东的民众服劳役,前提是秦灭齐,将山东的民众纳入秦朝的管理,因此该墓志不早于公元前221年,故选择B选项。小篆不是秦国唯一通行的文字,史实错误,排除A项;无法据本题材料“‘不更’是低级爵名”,“‘居赀’是以劳役抵偿罚款的役人”推断出秦国极力削弱六国经济实力和秦国军功爵制取得显著成效,排除C项,D项;故选B项。3.如表是考古发掘出土的两汉时期诸侯王墓葬的玉衣统计表。这反映出两汉时期()时期类型西汉东汉汉高祖到汉武帝汉武帝后前期中后期金缕7600银缕1224铜缕01310A.等级规定日益严格 B.官营手工业发展 C.戒奢崇俭风气盛行 D.诸侯王势力膨胀【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西汉前期,诸侯王墓葬玉衣多使用金缕线,反映当时中央政府对诸侯没有过多限制,汉武帝以后,诸侯墓葬玉衣金缕减少,到东汉时消失,而银、铜缕线却从无到有,特别是铜缕明显增多,反映出两汉时期对诸侯等级规定日益严格,A项正确;仅有玉衣缕线变化不能得出两汉官营手工业发展的结论,排除B项;西汉前期诸侯墓葬玉衣多使用金缕,不能说明当时戒奢崇俭风气盛行,排除C项;据所学,汉武帝时期已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A项。4.宋代画家认为绘画之事不仅要有大量的文字阅读积累作基础,还要大量欣赏画作;仅仅依靠理论上的认识还不行,还要亲自到自然当中去体会种种景致,有了亲身体验的情感积累后,才能够下笔作画。宋代这一绘画观念()A.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丰富了题材来源C.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 D.强调了理论建构【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理学强调格物致知,强调加深对万物的探究和认识,与材料“还要亲自到自然当中去体会种种景致,有了亲身体验的情感积累后,才能够下笔作画”相近,反映了理学对绘画的影响,C项正确;商品经济发展在绘画上的表现是民家风情画的产生等,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绘画的题材,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实践,而非理论,排除D项。故选C项。5.明代沿海地区有七大防区,大规模海防所城建设逐渐形成布局框架。如图为明代各防区海防所城总量示意图。这种海防布局反映出()A.东南地区海疆形势严峻 B.政府放松对海外贸易的限制C.政府海防意识开始增强 D.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明代沿海地区的大规模海防所城建设逐渐形成布局框架。材料呈现了明代各防区海防所城总量示意图。这种海防布局反映出政府海防意识逐渐增强,其背后是明代东南地区海疆形势严峻,A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出政府放松对海外贸易的限制,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出政府海防意识开始增强,排除C项;材料呈现的海防布局,不能反映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即使是经济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海防城所也并非最多,排除D项。故选A项。6.刊刻于1807年至1829年《高厚蒙求》保存了大量的西学知识,它是徐继畲撰写《瀛环志略》初稿的主要参考书之一,但1848年正式刊刻时,《高厚蒙求》却从其参考书中消失。材料说明()A.传统理念束缚作用减弱 B.晚清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C.西学东渐促进思想更新 D.新旧思想矛盾冲突较为尖锐【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由材料信息可知,徐继畬在编撰《瀛环志略》的时候曾主要参考了刊刻于1807年至1829年的《高厚蒙求》,但等到1848年《瀛环志略》正式刊印的时候,《高厚蒙求》却从其参考书中消失,这说明到1848年,由于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日益发展,国人在介绍西方的时候能利用更多更新的知识,因此以前介绍西学知识的书籍逐渐不被重视,C项正确;对西方的介绍在当时并没有真正减弱传统理念的束缚作用,排除A项;晚清社会性质根本变化是因为鸦片战争,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新思想的传播,没有体现新旧思想的矛盾冲突,排除D项。故选C项。7.1901—1906年间,在督抚安排下,地方新式官报的宣传方式、技术不断创新。1907年中央官报开办后,地方官报的体例、性质逐渐与其保持一致,内容上以文牍为主,减少了地方新闻等内容,由原来的“新闻纸”转变为“官文书”。上述变化表明()A.新式舆论方式占主导 B.传统政治理念根深蒂固C.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 D.新政改革违背政府初衷【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由材料信息可知,新政时期地方新式官报由之前呈现“不断创新的方式和技术”的特点,转变为受到中央官报的影响而趋同,这表明传统政治理念根深蒂固,受到传统中央集权体制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官报受中央官报的影响,据此不能得知“主导地位”的舆论方式是什么,排除A项;材料中无法体现革命形式的发展,排除C项;晚清政府的新政中存在强化中央政府权力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8.1879年,广东端州人卫省轩创办巧明火柴厂,其雇佣的员工多是附近村民。为方便村民收种庄稼,企业规定夏秋时节可以放假,也可以外发火柴盒在家加工;又为女工方便照顾孩子,规定允许工人携带年幼的孩子一起上工。这些规定()A.推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B.体现了传统文明与工业文明的融合C.反映了技术创新推动阶级关系变动 D.保证了近代妇女社会地位逐步提高【答案】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9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为方便村民收种庄稼,企业规定夏秋时节可以放假,也可以外发火柴盒在家加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柴厂雇佣的员工多是附近村民,这既看到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同时也看到了农业传统与现代工业的结合,B项正确;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呈现技术创新的相关内容,也不能反映技术创新推动阶级关系变动,排除C项;近代妇女地位的提高,工业发展是其重要因素,但一个企业的发展不能保证了近代妇女社会地位逐步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9.抗战时期,中共的社会保障工作提升到新高度,除了对军人、工人和弱势群体的保护采取了详尽的措施外,对地主、富农、私营企业主等社会群体的利益也进行了维护,并保障了这部分人的基本权利。这一时期中共的社会保障工作(   )A.巩固了工农苏维埃政权 B.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做准备C.延续了土地革命的路线 D.适应了民族战争的形势需要【答案】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作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据题意可知,抗战时期中共对地主、富农、私营企业主等社会群体的利益也进行了维护,这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因此适应了民族战争的形势需要,D项正确;工农苏维埃政权是在土地革命时期,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A项;这些措施主要是适应了民族战争的形势需要,并没有发生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B项;这些措施并不是在延续土地革命的路线,排除C项。故选D项。10.中国曾计划用3-5年时间恢复生产,将军费从1950年占预算支出的43%减少到1951年占预算支出的30%,以全部预算的70%投入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直至1952年,经济建设费才略微超过了国防费。这是因为(   )A.国家的经济困难 B.新政权受到威胁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国民经济的调整【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材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国防经费超出经济建设经费,加强国防建设和巩固新生政权是分不开的,B项正确;国家经济困难更应该增加经济建设的经费,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国防经费不等于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C项;结合所学,国民经济的调整在20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目前已知的古巴比伦时期299个年名中涉及水利的有27个。例如苏幕拉艾勒第一年年名为“国王苏幕拉艾勒开凿了名为‘太阳是充足’的运河”,汉谟拉比国王三十三年的年名为:“作为安神和恩利尔神的宠儿的汉谟拉比挖掘了一条沟渠,命名为‘汉谟拉比是人民的丰收’”。这反映出当时古巴比伦(   )A.城市失去独立地位 B.在治水中催生了强大的王权C.经济结构比较单一 D.形成了较为强大的国家组织【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为了减少旱涝对农业的影响,修建水利工程成为地区发展的大事,古巴比伦时期年名以此为主题,体现了这一地区人民对水利工程的重视,而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体现了国家较为强大的组织能力,D项正确;水利工程一般距离城市有段距离,且材料不体现城市发展,排除A项;强大的王权有助于水利工程的修建,并非在治水中催生强大的王权,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农业发展,并不代表古代巴比伦经济结构单一,排除C项。故选D项。12.下图为1500年至1799年间,从欧洲出发,前往亚洲海域贸易前三名国家的船只数量变化图。根据该图,甲、乙、丙三国分别是(   )A.西班牙、英国、荷兰 B.葡萄牙、荷兰、英国C.荷兰、西班牙、英国 D.英国、葡萄牙、荷兰【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