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答案: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答案: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格式:pdf页数:12页大小:394.4 K上传日期:2024-01-08 23:28浏览次数:189U9 侵权/举报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满分20分)1.【分析】(1)热值是指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后释放的能量,热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释放出的热量越多,所以在选择火箭燃料时首先应该考虑燃料热值的大小。(2)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称为汽化,汽化吸收热量。【解答】解:(1)由于液氢的热值比较大,由Q放=mq得,相同质量的液氢比其他燃料放出的热量多。因此选择液氢作为燃料。(2)发射台下面的大水池装满水是利用水剧烈汽化时吸热以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故答案为:大;吸热。【点评】本题考查热值的概念和汽化吸热的知识,属于基础题目。2.【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解答】解:用力晃动塑料瓶,对塑料瓶和铁屑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铁屑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铁屑的内能。故答案为:做功。【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3.【分析】利用Q吸=cm△t求1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即1卡的大小,然后可知消耗的能量约8.4×106J,相当于消耗多少卡。【解答】解:由题知,1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1卡,1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3Q吸=c水m水△t=4.2×10J/(kg•℃)×0.001kg×1℃=4.2J,所以1卡=4.2J。一个成年人参加一次长跑,身体消耗的能量约8.4×106J,相当于消耗=2×106卡。故答案为:4.2;2×106。第1页(共12页)【点评】本题考查了热量单位卡与焦耳的换算关系,要利用好条件:1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1卡。4.【分析】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和燃料质量的比值叫热值。【解答】解:酒精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酒精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3.0×107J。故答案为:1kg酒精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为3.0×107J。【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值的概念,热值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烧情况、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5.【分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阻碍电流的性质,其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受温度的影响,与电压和电流无关。【解答】解: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外界的影响因素是温度;在公式R=中,l表示导体的长度,S表示导体的横截面积,是导体的电阻率,所以影响电阻率大ρ小的因素是导体的材料。ρ故答案为:导体的ρ材料。【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电阻的特点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了解,难度较小,属于基本题目。6.【分析】电路元件的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由于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流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流过另一个元件,因此各元件相互影响。【解答】解:由图可知,要使灯L1、L2组成串联电路,应将两灯首尾相连接到电源两端,则需闭合开关S2。故答案为:S2。【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基本电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开关组合。7.【分析】实验中,若电压表有示数,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之外的电路为通路,若电压表没有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之外的电路为断路,据此分析【解答】解: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两灯都不发光,于是分别把电压表接在图甲中AB两点、BC两点及AC两点,测得数据分别是UAB=3V,则说明AB之外的电路为通路,UAC=3V,说明AC之外的电路为通路;说明AB之外的电路为通路;UBC=0V,说明BC之外的电路为断路,小明检查发现只有灯L1和灯L2中的一盏出现故障,则故障可能第2页(共12页)是L1断路。故答案为:L1断路。【点评】电路故障问题是电学考查的热点、难点,解决的一般方法是将各选项代入题目,根据出现的现象是否与题目叙述的现象一致,最终确定正确答案。8.【分析】由图知,R与M串联,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电动机工作时的电流,由焦耳定律公式计算线圈每分钟产生热量。【解答】解:由电路图知,电阻R与电动机M串联,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0.4A,22电动机线圈每分钟产生的热量:Q=IR线圈t=(0.4A)×0.5×60s=4.8J。故答案为:4.8。Ω【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以及焦耳定律公式的应用,属于一道基础题。9.【分析】根据开关的状态,判断出电路的连接情况,然后根据P=判断功率的大小,由此可知电热饮水机的工作挡位;再根据P=求出保温状态时的电功率。【解答】解:由图知,当开关S闭合,S1断开时,只有电阻R1接入电路,电路电阻最大;当开关S、S1都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路中电阻最小;由P=可知,电源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小,电功率越小,故当开关S闭合,S1断开时,饮水机的功率最小,处于保温状态,此时的电功率:P保温===40W;故答案为:40。【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饮水机的保温状态和加热状态是关键。10.【分析】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时通过R0的电流,然后与电流表的量程和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比较,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算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欧姆定律算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解答】解:当电压表的示数U0=3V时,通过R0的电流:第3页(共12页)I0===0.3A,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所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3A,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U滑=U﹣UV=6V﹣3V=3V,根据欧姆定律I=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R滑===10。故答案为:10。Ω【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会判断电路的最大电流是关键。二、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4分)11.【分析】(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具有、含有来修饰;(3)晶体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不变,但内能改变;(4)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解答】解:A、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温度为零的物体,内能不为零,故A错误;B、温度高的物体分子运动剧烈,但不能说物体含有的热量多,因为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具有、含有来修饰,故B错误;C、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可能不变,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C正确;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有关,温度较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内能、温度与热量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掌握情况以及晶体熔化的特点,难度不大。12.【分析】(1)在探究物质的熔化实验中,需要测量物质的温度及加热时间。第4页(共12页)(2)我们可以利用公式c=来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3)由图可知,加热不同的物质时,使用的加热工具是相同的,则我们可以认为甲、乙两种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4)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其内能会增大。【解答】解:A.在探究物质的熔化实验中,需要测量物质的温度及加热时间,所以实验中需要测量时间和温度的工具,即需要停表和温度计,故选项A错误。B.由图可知,加热不同的物质时,使用的加热工具是相同的,则我们可以认为甲、乙两种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由题可知,试管中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由图象可知,当甲、乙两种物质处于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所需时间短,即甲吸收的热量少,则根据公式c=可得,甲物质的比热容较小,故选项B错误。C.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甲所需时间比乙所需时间短,则甲吸收的热量比乙吸收的热量少,即Q甲<Q乙,故选项C正确。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物质在吸收热量时,内能会增大,故选项D错误。故选:C。【点评】由图象,我们也可以得出实验中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所以我们在解题时,要注意审题,从中找出隐藏信息。13.【分析】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解答】解: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B、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B错误;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箔片上,箔片得到电子;故C错误;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橡胶棒和毛皮摩擦过程得到了电子,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正负电荷的规定、摩擦起电的实质和验电器的原理。14.【分析】由题意可知,只有当人脸识别通过、体温在正常范围都满足时,系统才会启动第5页(共12页)电动机打开闸门,说明开关S1、S2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即为串联,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只有当人脸识别通过、体温在正常范围都满足时,系统才会启动电动机打开闸门,当人脸识别不通过或体温不正常时,闸门就不会打开,这说明两个开关是相互影响的,所以两个开关是串联的,由选项可知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设计,正确得出两开关的连接方式是关键。15.【分析】(1)保险丝熔断的根本原因是家庭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短路和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2)图中导线cd接地线,是为了防止用电器外壳带电时发生触电事故;(3)家庭电路中,开关要控制火线;(4)若ab间断路,根据灯泡的连接情况判定其是否发光。【解答】解:A、若保险丝熔断了,说明电路中的电流过大,可能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故A项说法错误;B、由图可知,cd接的是地线,是为了防止用电器外壳带电时发生触电事故;若导线cd之间断路,此时插座仍能对外供电,但插座是不安全的,故B项说法正确;C、若开关S接在ae之间,此时开关接在了用电器和零线之间,不符合安全用电常识,故C项说法错误;D、若ab间断路,灯泡L一端接进户零线,另一端通过开关接到火线上,则闭合开关S,灯泡L能发光,故D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家庭电路故障的分析、家庭电路的连接以及安全用电常识,有一定的综合性。16.【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1与L2、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两灯泡两端的电压之和;由题意可知两灯的额定电压均为6V,根据图象读出两灯泡的额定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结合其中一只灯正常发光、另一只灯不损坏得出电路中的电流,然后判断出正常发光的灯泡,根据图象得出此时两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压表的示数,根据P=UI求出两灯的总功率。【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1与L2、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两灯泡两端的电第6页(共12页)压之和;由题意可知,两灯的额定电压均为6V,从图象可知,两灯泡的额定电流分别为I1=0.6A、I2=0.3A,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其中一只灯正常发光,另一只灯不损坏,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I2=0.3A,灯泡L2能正常发光,故CD错误;由图象可知,此时L1两端的电压U1=2V,L2两端的电压U2=U2额=6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示数UV=U1+U2=2V+6V=8V,故B错误;两灯的总功率P=UVI=8V×0.3A=2.4W,故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知道两灯泡串联时能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额定电流较小的灯泡。17.【分析】根据开关的闭合情况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的作用;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方向判定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和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判定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和灯泡亮度的变化。【解答】解:AB、当开关S、S1闭合,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