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湖北省宜荆荆恩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历史+PDF版含解析
湖北省宜荆荆恩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历史+PDF版含解析
格式:pdf页数:10页大小:4.7 M上传日期:2024-01-02 07:50浏览次数:178U1 侵权/举报

2023年宜荆荆随恩高三12月联考高三历史答案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三峡地区出土的陶支座是人民在日常劳动生活中使用的支垫物,同时在造型上模仿了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除了实用性外还有审美性,所以是艺术审美和生活劳动的结合,故选C。对动植物的模仿,可以反映先民们的自然崇拜,但是不能说明是文明的主题,排除A。没有比较无法说明领先世界,排除B。能够反映手工业的生产,但无法看出农业耕种的情况,排除D。2、答案:B解析:按照汉朝法律规定,秋冬行刑,春夏不准杀戮。这体系明显的照顾农耕的目的,材料“刚好春天到了”隐含了这个意思,故选B。A项,以偏概全,一个酷吏就把其他全部概括了。B项“主导”绝对化表述。D项,王温舒是西汉人,亦可从随便杀豪强推出不是东汉,也没有体现官僚考核的主题。3、答案:D解析:材料意为,通过民族交融,游牧民族的文化为中原文化注入了野蛮精悍之血,促使了李唐王朝的强盛。故选D。A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交融,不是外来文化的传播。B和C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主旨。4、答案:B解析:上述材料体现的变化是宋代以后人们越来越多的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调节社会关系。因为在宋代以前,社会上长期存在着人身不完全自由并受到歧视的贱民阶层,到宋代,他们的数量显著减少,也解放为国家的编户,从法律上讲都成为平等主体,从而平等的契约关系得到广泛发展,人们的平等观念和契约观念都大大增强,所以在社会调节中法律的重要性大大提高。A项,商品经济发展是根本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C项,民告官、奴告主等现象大量出现从一定程度上会冲击封建礼制,这是影响而不是原因。结合所学,宋代及以后,理学的兴起实际上也是强化了封建礼教。D项,民告官、奴告主现象大量出现,能够反映老百姓法律意识的增强,但是关键还是平等的契约关系的建立,老百姓才可以通过诉讼去解决问题。5、答案B解析:两则材料反映明朝前期白银在税收领域的使用拓展情况,部分地区赋税折银征收促进白银货币化,所以可用于研究白银货币化的原因。明中叶以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排除ACD。6、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条约为中英《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英国获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材料中“”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反映了清政府以天朝态度驭抚外夷,故选A。条约的签订清政府侧重考量的是政治,排除B;条约签订反映西方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排除C;该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的条约,排除D。7、答案:D解析:A、B、C非主要原因,排除,故选D。8、答案:C解析:A说法正确,但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1940年“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故B错。由材料“千万颗青年的心,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结成了坚固的阵线”和歌曲传唱可看出抗日青年奔赴延安的热情以及中华民族誓死不屈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选C。1937年8月下旬,洛川会议召开,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故D错。宜荆荆随恩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历史答案(共4页)第1页学科{#{QQABCYQAggigAhAAABhCQQ1YCgMQkBEACKoGQFAEIAIBwQNABAA=}#}9、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70年代末广东逃港推动中央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重大决策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A,大逃港主要原因是贫穷和饥荒,但未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C,材料不能反映经济特区设立解决了逃港问题,排除D。10、答案:D解析: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动车发展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建设成果,故选D。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论断是党的十九大提出来的,排除A;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是结果,材料无法反映,排除B;只有和谐号的命名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排除C。11、答案:A解析:根据建造了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和宏大的太阳庙,再联系选必三“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并记事结绳”,可以判断该文明是美洲的印加文明,而A的表述与美洲的罗马也相符,故选A;浮动园地是阿兹特克人发明的,排除B;采用二十进位制,知道“零”的概念是玛雅文明成就,排除C;美洲文明几乎隔绝于世,创造独特文明,故排除D。12.答案:C解析:C:十五至十七世纪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价格革命,土地私有化产生。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控制女性的生育权保障人口增长以提供充足劳动力,以及将女性划分在家务劳动的家庭区域让她们提供免费劳动,由此构成男女分工的社会,以保障男性从事社会生产工作。而反叛社会分工,体现出独立意识的女性是对权力结构的挑战和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叛逆。对女性的控制的需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发酵,因而产生了猎巫运动。A.B都是间接原因,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促成了这场运动,但不是根本原因。D这是长期存在的,不能体现特定时代的因素。13.答案:C解析:根据“认为工人不是简单的机器,只要对他们进行科学管理,资本家就有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可得出其主张科学管理工人,以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要,降低成本,说明这一主张体现出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资本家要直接参与企业管理,而是强调进行科学管理,排除A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在二战后,排除B;工厂制度是一工的产物,排除D。14、答案:D解析:从图示信息看出,波兰版图东缩西扩,东部领土被苏占领,西部由战败国德国补偿,说明对波兰领土划定主要是苏美斗争妥协的结果,不是民族自决的结果,是苏联意愿的体现,故选D,排除B、C。根据题干所给图示信息可知,波兰国界划分与山川形便没有联系,是政治产物,故A错误。15、答案:C解析:表格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体现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反映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各国就业人口分布不能反映经济格局变化,“中国阶层”人数增加,排除A,B;服务业就业人口增加源于科技新发展,是正确表述,材料不能体现,同是也是片面的,排除D。16(1)新变化:五代政府刻印儒家经典。(2分)(“印刷术由民间进入官府”类似表述得1分)意义:开创政府雕版刻印经书的历史先河;图书形式的主流由写本时代进入印本时代;使教材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为教材统编树立榜样;有利于图书文献的保存和流传。(4分,任答一点2分)(2)特点:书籍出版种类丰富、范围广泛;书籍产量及发行速度以日为计、增速明显;能够满足社会的宜荆荆随恩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历史答案(共4页)第2页学科{#{QQABCYQAggigAhAAABhCQQ1YCgMQkBEACKoGQFAEIAIBwQNABAA=}#}需求;书籍出版的主体多样,包括政府、书坊及私家;书贾和书坊成为主要出版者;书籍出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4分,任答两点即可)原因:宋代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商品经济发展;雕版印刷术(刊印技术)的发展;宋代以文治国,教育和科举制的推动。(4分,任答两点即可)解析:(1)第一问五代雕版印书的新变化可结合材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雕版刻印儒家经典,也是政府对印刷术的第一次利用”得出。第二问上述变化的意义,结合上一问可得出“开创政府雕版刻印经书的历史先河”;因为雕版印刷术使用由民间到政府,所以“政府支持倡导印刷事业,促进印刷事业的快速发展”;结合材料“国子监科考都是用的抄写本,将儒家经典雕刻在石头上,供人们阅读、传抄、拓印和校正”,“后各部随帙刻印,广颁天下”,由政府主导,得出图书形式的主流由写本时代进入印本时代;结合材料“如诸色人等要写经书,比须依所印敕本,不得更使杂本交错”可得出使教材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为教材统编树立榜样;因为由政府主持刻印儒家经典,统一规范,所以加快了儒家正统思想的传播;结合所学,刊印书籍必然促进文化教育的繁荣和普及,图书文献的保存和流传。(2)第一问结合材料“刻诸子百家之书”得出书籍出版种类丰富、范围广泛;“日转万纸”得出书籍产量及发行速度以日为计、增速明显;“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得出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宋代形成了政府出版、私家出版、书坊出版三大出版系统”得出书籍出版的主体多样,包括政府、书坊及私家;“市人转相摹刻”得出书贾和书坊成为主要出版者;“宋代出版业既包括文本的出版,也包括生产要素、生产资源配置及生产技术等内容。如纸张、墨、书法、刻工、雕刻技术、印刷技术、作坊生产流程、书价、图书发行、版权保护、图书广告等”得出书籍出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第二问结合所学,从宋代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作答。17、(1)国民党:动向:一面以和谈赢得备战时机;一面在美国帮助下运兵抢占要地,调兵打通交通线,制造摩擦冲突,蚕食鲸吞解放区。影响:暴露其反动独裁本质,逐渐陷入被动和孤立。中共:动向: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主动让步;同时,积极自卫作战,坚决还击制造冲突,以斗争求团结、求和平。影响:表达和平的诚意,在社会各阶层中赢得同情和支持。美国:动向:帮助蒋介石运兵到华北、华东,美军在天津、青岛等地登陆。影响:扶蒋反共,推动内战爆发,注定它要失去在中国的命运。(每点2分,共6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适当给分,如答苏联动向和影响)(2)意图:以东北作为全国革命胜利的坚固基础。(2分)原因:自然资源丰富,地域广阔完整,工农业基础好;战略位置优越,背靠苏联,西南是已创建多年的晋察冀根据地,发展有相对稳定的环境;国民党在东北没有基础,进入不便,且东北没有成为其重点。(每点2分,共6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适当给分)宜荆荆随恩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历史答案(共4页)第3页学科{#{QQABCYQAggigAhAAABhCQQ1YCgMQkBEACKoGQFAEIAIBwQNABAA=}#}18、(1)地位:女工在英国工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纺织部门贡献最大。(2分)原因:①纺织业最先实现机械化生产,工厂普遍使用机器,原来由男性操作的工艺复杂、消耗体力的技术工作被机器分解成简单、单调、对体力要求较少的工作则由女工和童工代替;②工厂主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便雇用工资低又容易控制的女工。(4分)(2)理解:环境与待遇变化:开始英国女工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当时工厂还有各种严厉的规定;女性逐渐成为早期工厂中主要的劳动力,是熟练工人,但是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后来外部环境的改善(或工厂法的保护)。(3分)原因:工厂法的保护;成年男工的支持;社会竞争;女工的斗争等。(3分)认识:但是成年男工和工厂支持保护女工并非是真切想去改变女工的处境,而是从各自利益出发。女性的解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3分)19、示例:论题1:中国走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之路(2分)论述:(8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成功跨越。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况,中国共产党在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基础上,实施一化三改,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新中国现代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道路。1956至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虽然经历了曲折,但成就举世瞩目,如1964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三线建设增强国防力量,改善工业布局,推进现代化进程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定,中国引进外资,推行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步实现了经济的现代化。中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家和出口国,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开创出来的现代化。是一条符合我国文化传统、基本国情、时代潮流的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