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格式:docx页数:3页大小:145.3 K上传日期:2023-11-27 20:41浏览次数:41U1 侵权/举报

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28BDCBB29~33BABAB34~35CB二、非选择题:共52分。(一)必考题:共37分。41.(25分)(1)(8分)纵向结构:县——乡——什——伍。(2分)历史意义:促进了基层组织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发展(或“瓦解了原有的宗族组织”);加强了秦国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保证了政府赋役和兵役的征发;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县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基层政区,一直沿用至今。(每点2分,任答三点共6分)(2)(12分)特点:政权掌握在工农群众掌握手中;政权产生和运行具有民主性;权力范围具有广泛性.(每点2分,三点共5分)背景:1927年,进攻城市的武装起义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农村;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农村革命根据地纷纷建立;共产国际和苏联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影响;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每点2分,任答三点共7分)(3)(5分)认识: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既要统一管理又要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层治理应坚持法德互治,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风尚。(每点2分,共5分)42.(12分)答案:示例一赞成:1901~1920年是中国近代史由“沉沦”到“上升”的过渡期(2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资本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手段对中国进行侵略,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清政府之后的“新政”和“预备立宪”虽然没有能够挽救统治危机,但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宪政文明,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辛丑条约》签订后,资产阶级革命形势高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促进了民众的觉醒,为新思想的传播开辟了道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显示了强大的力量。中国革命也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以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思想干部基础。(9分)因此,材料中作者认为1901~1920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是符合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势的。(1分)示例二:修改: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分水岭(提示:主要从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学习西方的方向、民族觉醒等方面的变化阐释)(二)选考题:15分。45.(15分)(1)(8分)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个人的能力和才智;经济形势的需要;严密的制度保障;管理体制的创新等。(每点2分,任答四点共8分)(2)(7分)提高了运输效率,保障了京城的物质供应;减轻了百姓的差役负担,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改善了交通条件,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稳定了政治局势,有利于社会的安定。(每点2分,任答三点共7分)46.(15分)(1)(6分)中国由寄希望于国联调停到局部抵抗日本侵略;国联不满日本的侵略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日本不顾中国和国联的反对继续扩大侵略。(6分,每点2分)(2)(9分)1932年,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由“不抵抗”向“一边抵抗,一边交涉”转变;1932年,日本扶持溥仪建立伪满洲国;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同年底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公开表示要抵抗日本的侵略;八一三事变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形成。(每点3分,任答三点共9分)47.(15分)(1)(7分)特点:教育内容和目的具有阶段性;教育方法多样性;教育的目的是成为圣贤;理学思想贯彻教育过程;注重儿童和青年的个性特征和情感体验。(每点2分,任答三点共7分)(2)(8分)积极:朱熹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征;丰富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内涵;重视道德品质教育;渗透理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强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制定学规对后世影响深远。(每点2分,任答三点共6分)不足:以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为教育出发点;扼杀了人的自然天性,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目的和方法过于绝对和理想化。(2分,任答一点即可) 解析:24.B夏商周的青铜器作为礼器主要用于祭祀以及作为权力的象征,青铜器上的兽面纹代表的神兽被视为可以通神。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进步使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增强,富有生活气息的图案体现对人和现实世界更加关注。A、D两项不符合史实,C项和材料无关。25.D贾谊主张分割诸侯国的范围,削弱诸侯国的实力,抓住了当时影响汉代稳定的最主要的王国问题,后来汉武帝的“推恩令”实际上就是这一主张的实践。这一建议是针对郡国并行实行后的弊端所提出来的,排除A;其主张要求变“无为”为“有为”,排除B;王国问题在汉武帝时期解决,排除C。26.C魏晋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士族依靠家世门第垄断政权,但根据材料,寒门仍然有上升空间,孙康和车胤苦读成为饱学之士,受到重视,说明依靠读书仍然可以改变命运。东晋士族门阀实力最盛,排除A;仅凭两人的表现不能体现整个社会风气,B项排除;魏晋时期也是儒学地位受到冲击的阶段,排除D。27.B材料体现少数民族的娱乐方式丰富了中原民众的生活。A、C、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28.B唐代三教并行,体现了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但宋代理学一方面吸收佛道思想改造儒学,维护封建统治,另一方面为了巩固儒学正统地位又强烈排斥佛道思想,视其为外夷文化,强调民族本位,随着理学官方地位的稳定,对外来文化的吸收陷于停滞。A、C两项不符合宋代史实,D项不是材料主旨。29.B朝贡贸易体制下,明统治者为了彰显国威,“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极大地损耗国力,因此统治者不得不限制朝贡次数,而朝贡国为了经济利益仍然频繁朝贡。D项与材料无关,A、C两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30.A从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到种植经济作物为主,反映了该地区分工的变化,经济作物主要满足市场需求,体现商品经济发展对该地区分工的影响。B项不符合史实,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31.B鸦片战争前的外交文书体现传统“贵华夏、贱夷狄”的观念,在鸦片战争中遭遇列强的坚船利炮的打击之后,传统观念开始改变。A、D不符合史实,C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32.A光绪帝是维新变法的主持者,是主张维新的,但根据材料“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说明他没有完全突破“中体西用”的影响,仍然希望维系传统伦理纲常。B、C两项不是材料的主旨,D项“新政”与时间不符合。33.B政治地位取决于经济地位,妇女的解放要建立在经济独立基础之上,而辛亥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济基础。A、C、D不是根本原因。34.C“官利制度”反映了中国近代企业在缺乏近代股票交易市场和高利贷盛行的社会环境下为了吸收资金的无奈之举,企业的负担加重。A项不是“官利制度”的原因;不是主动创新,而是被动选择,排除B项;近代企业资金不足,资金充足不符合史实,排除D。35.B根据“延安颂”“以空间换时间”的信息判断该著作为《论持久战》。A、C、D与时间和主旨不符。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