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格式:docx页数:8页大小:124 K上传日期:2023-11-14 10:14浏览次数:458U1 侵权/举报

成都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2024届十月月考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比较中西建筑艺术的不同,可概括为“稳定”和“变革”。中国木结构建筑体系和院落空间传统从夏朝开始,一直演绎至明清,这种发展是有序的、承上启下的渐进;而西方建筑,从古希腊、古罗马建筑一直到中世纪哥特式基督教堂及文艺复兴建筑,则表现出风格变革后的多样性。建筑文化的不同,使中西方建筑装饰艺术在色彩、图案和手法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装饰一般比较平和,体现出清醒的理性精神,具有长期稳定性,并形成了一定的规则。例如,房屋的主体部分一般用“暖色”,尤其爱用朱红色;檐下阴影部分用蓝绿相配的“冷色”;门窗用朱红色。宫殿、坛、庙等一些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多以黄色和红色为主色调,上覆黄、绿或蓝色的琉璃瓦。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色彩因附着了过多的社会政治内容而成为标示等级观念的象征性符号。《春秋·谷梁传》有“天子丹,诸侯黝垩,大夫苍”的记载;清代规定公侯的门屋为金色,一至二品官为绿色,三至九品官为黑色,民居只能用灰色。西方建筑的色彩装饰远没有中国宫殿建筑和皇家园林以黄、红两色贯穿始终所形成的浓缛绮丽,也与以黑、白两色为主色调的文人园林的质朴淡雅有别,而是在变化的时代发展中追求装饰色彩的变更,并结合时代特色巧妙地变换,以此为核心有效展现出西方国家的宗教主题及历史文化精髓。中国传统建筑拥有丰富多样的装饰图案,各种动、植物图案装饰,如松、柏、桃、竹、龙、虎、凤、龟等,对建筑设施起到了良好的美化作用,寄寓了广大人民对生活的祝愿和追求,展现出浓厚的民族生活气息。其中,动物图案应用较广,以龙为最多。在人们心目中,龙既具有装饰效果,也已经成为一种降妖去魔的力量的化身。西方古代建筑的装饰图案远没有中国的丰富,却始终处于变革状态。早期建筑多以模仿自然界中的植物花叶编织纹样为装饰的主要图案,如草、芦苇、藤蔓等的装饰纹样。古罗马时期受“适用、坚固、美观”建筑观念的影响,装饰的运用也有所节制,图案相对较少。中世纪时期教会占绝对统治地位,教堂建筑装饰一改早期的简朴而雕绘缤纷,多以圣徒像或《新约》故事为内容,作为“不识字的人的圣经”,向人们昭显教义。教堂内的装饰为创造神秘的气氛服务,是为了让人们去获得某种神秘的、紧张的灵感。中西方古代建筑的装饰手法,因建筑材料的不同,也体现出鲜明的差异性。西方古代建筑多数情况下是以石雕为核心,着重体现出块面与形体的立体感。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手法则相对丰富。以突出图案的线条美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平面或浅浮雕图案。需要明确强调的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除了雕饰(主要是土雕、木雕、石雕)之外,还有彩饰。雕饰由雕刻与雕塑两大部分构成,在西方建筑装饰领域中曾占据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这首先根源于以石为材的建筑传统。石头质地坚硬,能经受风雨的剥蚀而不变形,适于雕琢成各种形状,且雕琢后仍宜于承重,这些特点也应和了西方宗教崇拜的审美心理和宗教建筑的纪念性功能。相比而言,中国以土木为材的建筑传统在这两方面的功能要逊色得多,因而装饰围绕“土”“木”来做文章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建筑装饰是建筑的外衣,是建筑给人们最直观的展现。由于地域、文化、历史等差异,造就了中西方在建筑装饰上的多姿多彩,也正是这份不同,充分展现出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精髓。(摘编自郭广宇《浅析中西方建筑装饰的差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重要纪念性建筑多以红黄为主色调,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装饰具有长期稳定性的特点。B.中国传统建筑多选龙作装饰图案,主要因为其在中国文化中代表一种能够降妖去魔的力量。C.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材,与其在宗教崇拜的审美心理和宗教建筑纪念性功能方面的逊色有关。D.中西方在建筑装饰上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这是由双方地域、文化、历史等差异造就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段引用《春秋》中的话,旨在证明中国早在周代就用丰富的颜色进行建筑装饰。B.第四段从中西方古代建筑材料的不同入手,对中西方建筑装饰手法的差异性进行分析。C.文章运用对比论证来说明中西方建筑分别表现出的“稳定”和“变革”的特点。D.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以建筑文化的不同为前提,论证中西方建筑装饰的差异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装饰色彩看,中国传统建筑附着了社会政治内容,而西方传统建筑则展现出宗教及历史文化精髓。B.不同于西方追求装饰色彩的变更,中国宫殿建筑和文人园林中表现出绮丽与淡雅相结合的审美取向。C.西方中世纪时期教堂建筑装饰雕绘缤纷,内容昭显教义,这与当时教会占绝对统治地位有关。D.建筑装饰着重体现出块面与形体的立体感,是西方建筑不同于中国建筑以线条美为主的装饰手法。(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不久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医师配置不低于本机构医师总数的60%,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这将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今年7月1日,我国中医药法实施5年。中医药法第七条规定:“国家发展中医药教育,建立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规模适宜、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培养中医药人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关意见的出台也是对中医药法的落实。从更大视野来看,在为经典名方的审批“松绑”、放宽中医诊所的准入门槛、打通民间中医依法转正的路径、强化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为我国中医药领域的基础性、纲领性法律,中医药法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摘编自《依法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022年7月8日《人民日报》)材料二: 材料三: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共扶持建设了139个少数民族医药专家及流派传承工作室(含基层)。不仅新增设置本科回医学专业、专科朝医学专业,还将藏、蒙、维、傣、朝、壮、哈萨克等7种民族医药纳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并自成体系,单独制定考试大纲、单独组卷考试、单独划线,截至2021年12月,少数民族医师资格考试累计通过32661人。少数民族医药,不仅是卫生资源,也是经济资源。国家鼓励中药企业到全国218个贫困县建设中药材基地,在这些县的1309家企业推广应用中药材追溯体系,支持建设175个扶贫示范基地、275个定制药园,培训技术人员240余万人次。在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民族地区的中药材种植已初具规模,云南近800万亩,贵州超过600万亩,广西约700万亩,少数民族医药产业有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传承多年的少数民族医药,如今在药农手中从“神奇百草”变成了“致富良方”。(摘编自《让少数民族医药绽放华彩》,2022年10月22日《中国中医》)材料四:“华踪医迹——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医药文化展”(以下简称“华踪医迹展”),近日通过实物、文字、图片、视频等展品,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回顾了东南亚华侨华人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的历程,讲述了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医药文化“出海”的不解之缘。通过200余件展品,以“相邻相望互通共融”“赤子之心明明如月”“一饮一啄血脉相连”“如琢如磨令闻今望”4个篇章,展现了华侨华人推动中医药在东南亚传播交流、落地生根的累累硕果。目前,华侨历史博物馆还在筹备“云游侨博”网上直播活动,带全球观众一起“云端”看展,同时探索用粤语、闽南语等海外华侨华人的“乡音”直播,用马来语、印尼语等东南亚国家语种直播,让更多海外听众了解“华踪医迹展”。(摘编自《东南亚侨胞与中医药的不解之缘》,2022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医药法是中医药领域基础性、纲领性的法律,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B.中药创新新药获批上市数呈现出波浪式起伏的特点,其中2019年至2021年均呈明显上升势头。C.中国不仅新增设置本科回医学专业、专科朝医学专业,还将7种民族医药纳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D.“华踪医迹展”用多种展品,凸显了华侨华人为推动中医药在东南亚的传播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四部门联合出台有关意见,是对中医药法的落实,这将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B.图一2013到2016年,全国中医类床位数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但床位数一直稳定增长。C.为帮助少数民族致富找到良方,国家出台了政策,支持民族地区中药材的种植和发展。D.华侨历史博物馆筹备的网上直播活动,形式多样,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华踪医迹展”。6.中医药在传承与发展中有哪些方面的做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文本一:马幼渔张中行马幼渔先生名裕藻,是我的双重老师。三十年代初我考入北京大学,选定念中国语言文学系。他是系主任,依旧说,我应该以门生礼谒见。上学时期听过他一年课,讲的是文字学中的音韵部分。马先生虽然是宁波人,风范却没有一点精干和善于拨算盘珠的样子。口才也不见佳,因而讲课的效果是平庸沉闷,甚至使人思睡。总之是,因为看不出他在学术以及行事方面有什么突出之点,同学们对他总是毫无惧意,甚至缺乏敬意。他早年在日本,也是听过章太炎先生讲学的,因而以太炎先生为引线,关于马先生就有个颇为不好听的评语,是某某人得其什么,某某人得其什么,这里的“其”指的是章太炎先生,马先生列在最后,是得其胡涂。说胡涂,是近于开玩笑,难免过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马先生不过是好好先生而已。好好先生有可取和不可取的两面,可取的是不伤人,不可取的是不办事。不办事而能多年充当系主任,这或者正是北京大学容忍精神的一种表现吧?不过无论如何,他总是系主任,依照帅比将高的惯例,他就不能不出名。出名还有另外的原因,都是来自家门的。其一是有几个弟弟,其中两位在学术界相当有名:一位是马叔平,金石学家,写过《石鼓为秦刻石考》,受到门内汉的赞许,后来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一位是马隅卿,有大成就的小说学家。其二是有一位贤内助,怎么个贤法,家门之外的人自然不得详知,但马先生有时似乎愿意泄漏一点消息,于是曾因此而受到女学生的嘲弄。其三,就是这位贤内助生了个赫赫有名的女儿,名马珏,考入北京大学政治系,我在校时期,全校学生公推为校花。校花,闺门待字,其在男学生群里的地位、印象可不言而喻,这且不管;马先生却因此而受到株连,这也不是什么过大的伤害,只是间或,当然是背地里,戏呼为老丈人。三十年代末,北京沦陷了,马先生因为年近花甲,没有随着学校去往昆明。他原来住在景山西街,也许为了隐姓埋名,迁到王府井大街大阮府胡同,与刘半农先生的夫人住前后院。其时我和同系同学李君也住在北京,寂寞,很怀念旧日的师友,而师友星散,所以有时就到马先生那里坐坐。我们发现,马先生也很寂寞,更怀念红楼中的相识,于是渐渐,我们就把到马先生那里去当作后辈的义务。这样,日久天长,我们才明白,在校时期对马先生的认识其实并不对。他通达,识大体,以忠恕之道待人,并非庸庸碌碌。旧日有些印象像是沾点边,也是似是而非。比如“好好先生”,这是我们把他的宽厚看作无原则的迁就。其实,他律己很严,对人的迁就也仅限于礼让。在这方面,可记的事情颇不少,随便举一些。还是任系主任时候,他家的某一个年轻人报考北京大学,有一次,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在马先生面前自言自语地说:“不知道今年国文会出哪类题。”马先生大怒,骂道:“你是混蛋!想叫我告诉你考题吗?”又有一次,同学李君请马先生写些字,留作纪念。马先生沉吟了一会,不好意思地说:“真对不起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