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精品解析: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16页大小:2 M上传日期:2023-11-14 00:18浏览次数:354U1 侵权/举报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试卷地理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清楚,并认真填涂考试号下方相应的数字2.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空格中,写在试卷上无效。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抄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为2023年10月2日苏州天平山山顶观测到的日出景象。在“火烧云”的衬托下,太阳从远方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处缓缓而上。根据计算,要使得“上海三件套”与天平山、太阳出现在同一直线,一年只有两次机会。完成下面小题。1.据材料推断()A.拍摄者镜头朝向东偏北 B.大气反射形成“火烧云”C.该日苏州与上海同时日出 D.国庆期间苏州日落渐提前2.要想再次拍摄该日出景象,应选择的拍摄日期为()A.当年12月13日前后 B.当年10月11日前后C.次年3月12日前后 D.次年9月14日前后【答案】1.D2.C【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次景观出现时间为10月2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苏州日出东南,A错误;火烧云的形成原因是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波长较短的光被散射,波长较长的红橙光不易被散射,B错误;苏州位于上海的西北,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晨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两地不会同时日出,C错误;国庆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位于北半球的苏州昼渐短夜渐长,日落时间渐提前,D正确。所以选D。【2题详解】要想再次拍摄该日出景象,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同一纬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关于夏至日或冬至日对称的两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此时为10月2日,则下次拍摄到该景观应为10月2日关于6月22日(或12月22日)对称的日期,综合选项可知,次年3月12日前后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点睛】太阳一天的位置和方向:1、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2、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偏北)。3、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偏南)。4、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全球太阳升落的方位将日渐偏北;反之则日渐偏南。图左为水库消落带示意图,图右为我国金沙江某水库示意图,当地水利部门在雨季来临前排水腾出库容以便雨季蓄洪防洪,导致该库区消落带范围扩大。完成下面小题。3.该水库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季节与库岸分别为()A.春季、北岸 B.夏季、南岸 C.秋季、北岸 D.冬季、南岸4.水库消落带范围扩大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水土流失加剧 B.植被种类增加 C.风沙危害加重 D.地质灾害减轻5.对该水库消落带植被生态修复中,自下而上最佳组合为()A.草本植物—耐旱灌木—乔木 B.乔木—耐旱灌木—草本植物C.耐湿灌木—乔木—草本植物 D.草本植物—耐湿灌木—乔木【答案】3.A4.A5.D【解析】【3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金沙江某水库在雨季来临前排水腾出库容,以便雨季蓄洪防洪,导致库区消落带范围扩大。结合所学知识,金沙江位于南方地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因此在夏季降水来临之前排水腾出库容,因此,春季时水库消落带出路面积最大;金沙江自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岸侵蚀北岸堆积,因此北岸为堆积一侧,A正确,排除BCD。故选A。【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水库消落带扩大说明雨季来临之前,腾出库容集中排水,导致河流径流量短时之间增加,水土流失加剧,A正确;水库消落带范围扩大,对植被种类影响较小,排除B;该地区为湿润地区,降水较为充足,风沙危害并不明显,排除C;水库消落带范围扩大有可能会加重地质灾害,排除D。故选A。【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水库消落地带会出现周期性的干湿交替,因此,最下面分布着既耐旱又耐涝的草本植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水分条件较为稳定,逐渐分布着耐湿的灌木和高大的乔木,D正确,排除ABC。故选D。【点睛】水库消落区又称涨落带或涨落区,是水库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是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交替控制的过渡地带,是一类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图为某年1月25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面小题。6.据图可推断()A.P地吹偏北风,暖湿气流北上 B.Q地吹偏南风,暖湿气流北上CP地吹偏南风,冷空气南下 D.Q地吹偏北风,冷空气南下7.此时,图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A.P、Q两地 B.P、M两地 C.Q、N两地 D.M、N两地8.图中四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A.P B.Q C.M D.N【答案】6.D7.A8.B【解析】【6题详解】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P地西侧从低压中心,P吹东南风,携带大量暖湿空气北上,Q地东侧为低压中心,吹西北风,使得冷空气南下,D正确,排除ABC。故选D。【7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P和Q位于低压槽附近,在低压槽附近气流辐合相遇,容易形成锋面,因此极易出现降水天气;M和N处等压线较为稀疏,且受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A正确,排除BCD。故选A。【8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气温,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内陆气温年较差高于沿海地区。因此图中Q地所处纬度较高且位于内陆地区,因此该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大,B正确,排除ACD。故选B。【点睛】锋面气旋,是一种特殊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由五个组成部分:低气压中心、冷气团、冷锋、暖气团、暖锋。以北半球的锋面气旋为例,中间为低气压中心,北侧为冷气团,南侧为暖气团,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移动方向:北半球逆时针旋转,并且向低压中心“辐合”。降水分布:主要分布在冷锋的锋后、暖锋的锋前。另外在冷锋的锋前也会有少量降水。近年来,我国沿海多地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海水制氢”项目开发,下图为该项目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9.与近海相比,远海海上风力发电的优势是()A.建设成本低 B.设备腐蚀慢C.供电范围大 D.风能总量大10.在海上风电的基础上发展海水制氢,有利于()A.降低风力发电成本 B.减少风能资源消耗C.提高风能利用效率 D.减小风电生态破坏【答案】9.D10.C【解析】9题详解】远海风力发电与近海建设成本相近或者更高,A错误;海洋中腐蚀速度接近,B错误;远海输电成本更高,供电范围小,C错误;远海范围更广,风能资源更丰富,风速更稳定,风能总量更大,D正确。故选D。【10题详解】电能不便于存储,所以常出现海上风电被放弃现象,海上制氢是将风电转化为氢能的化学能,便于能量存储,而将风电转化为氢能存储下来,再根据需求变化使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C正确;该过程中会有能量损耗,但对于风力发电成本没有直接影响,A错误;制氢消耗了风能资源,增加了一定的能量消耗,B错误;海水制氢和直接利用海上风电对生态的影响差别不大,D错误。故选C。【点睛】一方面,近海风电更易受到日益严苛的环保生态等制约,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另一方面,深远海范围更广,风能资源更丰富,风速更稳定,在深水远海发展风电,既可以充分利用更为丰富的风能资源,也可以不占据岸线和航道资源,减少或避免对沿海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阿根廷滑柔鱼生活在浅海渔场。阿根廷滑柔鱼的渔场形成、分布、洄游与西风带移动密切相关。图为阿根廷滑柔鱼栖息环境图。完成下面小题。11与索饵场相比,产卵场()A.水温高、盐度高 B.水温高、盐度低 C.水温低、盐度高 D.水温低、盐度低12.近年来,盛行西风带向南极方向移动,将导致()A.乙洋流减弱,渔场重心南移 B.乙洋流增强,渔场重心北移C.乙洋流减弱,渔场重心北移 D.乙洋流增强,渔场重心南移【答案】11.B12.A【解析】【11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与索饵场相比,产卵场所在纬度较低,因此水温较高,同时,产卵场附近有河流注入,因此盐度较低,B正确,排除ACD。故选B。【12题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近年来,盛行西风带向南极方向移动,因此,导致洋流乙势力减弱,整体势力南移,导致渔场重心南移,A正确,排除BCD。故选A。【点睛】全球表层海水性质规律:盐度分布规律: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的;温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密度分布规律:一般温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基座型阶地是由河流强烈下切所形成。阶地形成时,河流下切超过了老河谷谷底而达到并出露基岩,所形成阶地以上部是河流沉积物、下部是基岩为组合特征。图为海河二级支流大石河河谷横断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T1~T4阶地中为基座型阶地的数量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14.T3沉积物形成时期()A.地壳持续抬升 B.流速逐渐减缓 C.气候逐渐变干 D.断层活动须繁【答案】13.C14.B【解析】【13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基座型阶地是由河流强烈下切所形成。阶地形成时,河流下切超过了老河谷谷底而达到并出露基岩,所形成阶地以上部是河流沉积物、下部是基岩为组合特征。结合图中信息可以看出,T1,T2和T3符合该阶地的描述特征,因此C正确,排除ABD。故选C。【14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T3沉积物的形成过程中,底部先是形成大量的砾石,然后逐渐演变为含砾的粘土到粘土过程,沉积物的颗粒物在逐渐减小,河流流速在不断减慢,携带能力减弱,B正确;沉积物沉积过程中,地壳一般较为稳定,排除A;由图无法判断沉积物形成过程中的气候变化,读图可知,该地没有明显的断层活动,排除CD。故选B。【点睛】阶地,指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河流下切,原先宽广的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上,形成的阶梯状地形。宽广的河谷底,大部是河漫滩,河床只占小部分。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土壤持水能力是陆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的重要指标,主要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如孔隙度、有机碳含量等,土壤孔隙中直径小于0.1mm的称为毛管孔。当土壤持水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研究者将我国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某样地(平均海拔3500m)主要覆被类型浅层土壤(0~20cm)作为研究对象,得到如下表格数据(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表样地资料表样地类型孔隙度(%)有机碳含量最大持水量(g·kg-1)非毛管孔毛管孔天然林地32.849.3甲1464.66沼泽化草甸32.356.1乙2465.4非沼泽化草甸17.447.1丙613.5215.根据材料分析,甲、乙、丙三者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丙 B.丙>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16.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的前期土壤湿度和降水条件下,产生径流的时间先后顺序是()A.天然林地、沼泽化草甸、非沼泽化草甸 B.天然林地、非沼泽化草甸、沼泽化草甸C.非沼泽化草甸、天然林地、沼泽化草甸 D.非沼泽化草甸、沼泽化草甸、天然林地17.天然林地土壤非毛管孔孔隙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分布地坡度大,砾石比重较大 B.土壤肥力较高,团粒结构良好C.耕作活动频繁,土壤经常翻松 D.人类过度放牧,土地沙化严重【答案】15.D16.C17.A【解析】【15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甲为天然林地有机碳含量,天然林地植被覆盖率较高,枯枝落叶量最大,但微生物分解作用较强,有机碳含量较高;乙为沼泽化草甸有机碳含量,沼泽化草甸枯枝落叶量较大,土壤含水量较高,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质分解较慢,有机碳含量最高;丙为非沼泽化草甸,有机质来源较少,分解较快,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最低,所以三者大小关系为乙>甲>丙,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16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土壤持水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可知,径流是在土壤达到饱和含水量之后出现的,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沼泽化草甸最大持水量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