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江西省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试题+语文+PDF版含解析
江西省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试题+语文+PDF版含解析
格式:pdf页数:12页大小:8.2 M上传日期:2023-11-13 08:16浏览次数:495U1 侵权/举报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B【解析】“指的是一些人获得了一份幸运的工作”理解有误。原文是“一些幸运的人会说:‘我很喜欢我的工作,我愿意无偿从事这份工作。’所以,对一些人来说,工作是有吸引力的。遗憾的是,对于其他许多人来说,事实并非如此”。可见,“如此”指的是“工作是有吸引力的”。2.A【解析】B.“是因为‘我们’绕过了诸多可能但复杂的目标”错,因果不当。由原文看,应是“我们”在特殊的情况下,找到了有效目标——“保护英国金融系统”,这能帮助别人,保护别人或者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C.“一定跟它是否是唯一目标、是否为公司增值、是否有利于竞争呈正相关”推断有误,说法过于绝对,应为“不一定相关”。D.“要经过多年努力才能实现”错,于文无据。3.D【解析】文章最后一段观点:员工觉得自己在以某种方式帮助别人,那么许多员工往往会更喜欢自己的工作。A.强调人才的重要性,理解、关心和尊重员工,不能体现文章最后一段的观点。B.说的是保证员工基本工资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不能体现文章最后一段的观点。C.某公司为员工努力打造工作环境而让员工心情舒畅,其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不能体现文章最后一段的观点。D.“和让我们感到兴奋的,就是创造让更多人喜欢的伟大的产品”,能给别人带去帮助的目标会让员工更有动力,故能体现文章最后一段的观点。4.①首先,通过问句,提出问题——如果不考虑工资,工作是否具有吸引力,引出话题。②其次,以实例来举例证明一些人认为工作是有吸引力的。③再次,以研究报告证明大部分人认为工作没有吸引力,与第二段形成对比。④最后,总结指出工作缺乏吸引力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引出后文解决问题的部分。(评分参考: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5.①公司不应只将赚钱作为员工的工作目标,要引导员工感受到工作是重要而有意义的;②要为员工规划清晰而有价值的目标,且这一目标尽量涉及帮助别人、保护别人或者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③目标的确立要因地制宜、简单有效;④可以在改善工作环境、营造愉悦氛围和给予员工更大的工作自主性等方面有所作为。(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意思对即可)6.A【解析】B.“旨在突出当地的闭塞、落后”属于过度解读,从上下文语境来看,并无突一轮复习联考语文答案第1页共6页{#{QQABSQYAogAAAgAAAAgCUQHACACQkBCACIoOwFAEMAAAQAFABCA=}#}出当地闭塞、落后之意。C.“写出‘我’孩童的幼稚”理解不当,应是表现“我”回到南方老家爬上心心念念的竹山而产生的兴奋、欣悦之情。D.“因而感到歉疚”于文无据,原文“想当年水潭旁边的小伙儿,您说得多么离奇呀。要有可能,我还想再听一遍”表达的是“我”怀念妈妈讲的故事。7.D【解析】“对话描写”错,应是“我”的心理描写;“突出作为女孩子的‘我’好幻想、懵懂无知的特点”分析有误,应是呼应上文,强调“早已忘记了的生活”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记,同时也为下文伏笔,即篇末的“是从小您给我说的您的故事,您给我说的爸爸的故事,揉在我的心里,渗在我的血液里了”。8.①自然环境描写,营造幽深奇妙的意境。青山绿竹、流水、阳光明亮,突出竹山清幽深邃;叫天子欢鸣,反衬竹山幽静;“我”在竹山中走仿佛被谁推着跑:这样写给读者以曲径通幽、如入奇境之感。②人物心理刻画,着眼奇异幻觉的描写。置身翠竹环绕的山谷中,“我”感觉阳光在做梦,看见有黑色东西在“盘旋”,恍惚间林子或“我”裂了缝,闪现出过往的生活。这些心理描写富有梦幻色彩。③情节设计与众不同。没有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而是根据主人公思想发展的脉络,一步步推进情节发展。④形式新颖。小说以书信体的形式,将回乡的所见所闻讲述给“我”的妈妈,展现当地当前的生活,新颖别致。(评分参考: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9.①多用叠词,状物细腻,特征鲜明,增强语言韵律感。②多用短句、散句,参差错落,简洁明了,活泼灵动,富有节奏感。③穿插整句,或对称,或反复,或排比,句式整齐,节奏协调,气势贯通。④多用口语,点缀方言词,平易浅显,有乡土气息。(评分参考: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10.CDF(评分参考:每处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解析】原句为:一行固辞以疾,不应命。后步往荆州当阳山,依沙门悟真以习梵律。意思是,一行坚决用生病为借口推辞,不遵从睿宗的命令。后来步行前往荆州当阳山,依傍悟真和尚学习梵律。11.A【解析】A项,“寻”均为“不久”之意。B项,两个“立”,都讲作“站立”。C项,第一个“诣”,讲作“拜访”,第二个“诣”,讲作“到,前往”。D项,第一个“疾”,讲作“快”,第二个“疾”,讲作“痛心”。12.D【解析】“跟随普寂禅师学习算法”错,教授一行算法的不是普寂禅师;“废寝忘食”错,属于无中生有。一轮复习联考语文答案第2页共6页{#{QQABSQYAogAAAgAAAAgCUQHACACQkBCACIoOwFAEMAAAQAFABCA=}#}13.(1)普寂曾经在寺中设下斋饭,大会各方僧侣,几百里之外的人都按期前来。(评分参考:“尝”,“于寺”状语后置,“皆”,各1分,语意正确1分)(2)卢鸿吃惊了很久,对普寂说:“这个人不是大师您能够教导的,应当听任他四处游学。”(评分参考:“久之”,“从”,“非……也”判断句,各1分,语意正确1分)14.①不慕荣利,不畏权贵。②记忆力惊人,善于钻研。③聪慧好学,领悟力强。④懂礼貌,尊重老师。(评分参考:每点1分,任答三点,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材料一:武三思钦慕他的学识品行,来请求与他结交,一行逃跑藏起来,躲避了他。不久出家为僧,隐居于嵩山,向和尚普寂拜师学习。唐睿宗即位后,命令东都洛阳的留守(官职名)韦安石按照礼仪征召僧一行。一行坚决用生病为借口推辞,不遵从睿宗的命令。后来步行前往荆州当阳山,依傍悟真和尚学习梵律(印度传来的音律学知识)。材料二:玄宗召见一行,问道:“大师有什么本领?”一行回答说:“只是擅长记忆。”玄宗就诏令掖庭官员,取来宫人名册给他看。一行看完一遍,合上名册开始背诵,记忆谙熟,就像平素经常读的书一样。几页之后,玄宗不由得走下御榻向他施礼,称作圣人。在此之前,一行拜嵩山普寂和尚为师。普寂曾经在寺中设下斋饭,大会各方僧侣,几百里之外的人都如期前来。当时有个名叫卢鸿的人,道行高深,学识繁富,隐居在嵩山。普寂就请卢鸿写篇文章称扬这次盛会。到那天,卢鸿带着文章到了寺里,普寂接过文章,放在桌案上。卢鸿对普寂说:“我的文章长达几千字,生字又多,言辞怪异,最好在这些和尚当中选位聪明有灵气的,我亲自教他读。”普寂就让人叫来一行。一行到了之后,微笑着展读文稿,只看了一遍,就又放在桌上。卢鸿很看不惯一行的粗率,心有责怪之意。一会儿,群僧齐聚禅堂,一行挽起袖子走了进来,高声朗读,语音雅健,整篇文章只字不漏。卢鸿非常吃惊,很久才回过神,对普寂说:“这个人不是大师您能够教导的,应当听任他四处游学。”一行曾经到了天台山国清寺,看见寺中别院苍松成林,门前溪水潺潺。一行站在院门和屏风之间,听见院子里有人正在排列算筹,发出簌簌的声响。过一会儿,这人对他的徒弟说:“今天会有弟子前来学习我的算法,应该已经到了门口,难道没有人通报吗?”一行应声进入庭院,稽首请教算法,最后全都学到了。一行又曾经拜访道士尹崇,借阅扬雄的《太玄经》。几天后,又去见尹崇,把书还给他。一轮复习联考语文答案第3页共6页{#{QQABSQYAogAAAgAAAAgCUQHACACQkBCACIoOwFAEMAAAQAFABCA=}#}尹崇说:“这本书意旨深奥,我琢磨了几年时间,还不能通晓。您试着再研读探求一番,为什么急着归还呢?”一行说:“我已经穷究这本书的意旨了。”于是拿出撰写的《大衍玄图》和《义诀》一卷给尹崇看。尹崇极为叹服。有一天,普寂焚香正坐。不一会儿,忽然听见敲门声,一连声地说:“天师一行和尚到了。”一行走进来,拜见普寂,行礼,礼毕,贴在普寂耳边悄声说话,表情极为恭敬。普寂只是说:“是,是,都行。”一行说完,走下台阶进入南屋,自己关上门窗。普寂就缓慢地对弟子们说:“派人去敲钟,一行和尚灭度了。”左右僧人赶紧跑过去看,一行果然像普寂所说的,已经灭度了。后来裴宽身着丧服埋葬他,亲自步行出城,送别一行大师。15.C【解析】C.“沮丧之情”错误。流露的应该是坚韧顽强、不屈不挠、意志坚定、勇往直前、拼搏向上之情。16.①要寻根究底,学深学透:首句“为学平生不究源”意思是说平生求学不探究本源,意在劝谏鼓励自己应该深入求学,寻根究底。②要渊博学识,博古通今:颔联“塔高俯视群山小,江阔能容巨浪喧”意思是说塔高可以俯视群山,江水开阔可以容纳巨浪的喧腾,以此启示为学也该像高塔阔江一样,不断向高处攀登,并拓展视野和见闻。③要不惧困难,勇攀高峰:颈联“人每中登难脚力,谁于高处领天根”意思是说人在向上攀登的过程中必然遇到重重困难,只有不惧危险的人才能登上绝顶、山巅触摸星辰。④要牢固基础,德业俱尊:尾联“须信平生为基址,基址牢时德业尊”直抒胸臆,强调为学也该重视筑牢基础,唯此才能实现德艺双馨、德高位尊。(评分参考: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17.(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3)示例: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评分参考: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均不得分)18.C【解析】“更难以想象什么叫‘花的海洋’”中的“什么”是疑问代词。A.用于否定,表示不同意、不以为然,用作定语;B.用于虚指,表示不确定的事物,用作定语;C.与题干中的“什么”均为疑问代词,用作主语;D.表示疑问,用作定语。19.示例:①大张旗鼓②名不虚传③刚柔并济(评分参考:每空1分,共3分,答案不唯一,不是成语不给分)20.①原句不仅运用排比,还包含了拟人(比拟),修辞手法多样,语言表达灵动,一唱三叹,韵味悠长;而改后只剩下排比,比较单调。②原句中的动词“挤”“叠”“重”“遮”准确生动,突出了龟峰山的杜鹃树多花繁、面积广阔,不愧为“花的海洋”;修改后没有这种效果。一轮复习联考语文答案第4页共6页{#{QQABSQYAogAAAgAAAAgCUQHACACQkBCACIoOwFAEMAAAQAFABCA=}#}(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21.示例:①浪是风吹起来的②波浪便产生了③浪也不断加高(评分参考:每处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22.虽然用科学仪器记录的海浪高度不超过20米,但海浪冲击海岸却能激起六七十米高的浪花。(评分参考:改对一处给2分,两处4分)【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应删去“左右”;二是搭配不当,“触发”应改为“激起”。23.【解析】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把两种说法组织成相同的句式,“视野”和“幸福感”是两种说法共有的关键词。所以本材料要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人的视野与幸福感的关系。“视野”,原指眼睛所能看见的范围,比喻观察和认识的领域。注意,“能看见”和“观察”不代表获得,甚至有别于看清或了解。所以,视野更多是一种发现的可能性,与实际的所得之间有巨大的差距。正是这个空间,为我们提供了施展逻辑的余地。再来说“幸福感”。本来,“幸福”就没有一个客观、统一的标准,再加一个定位于心理感受的“感”字,更强调了其主观特性。所以,写作本题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幸福”的定义和对“幸福感”形成原理的认识。推敲材料中的两种说法,可以发现其分歧的本质就是对“幸福”的理解。分析两种说法的不同之处,以理解观点分歧。两种说法不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也给出了各自的论证思路。说法一是用“知足”来作为“视野小”和“幸福感强”的逻辑连接。说法二是推导了“视野小—格局小—人生路窄—幸福感弱”的逻辑链条。“格局”虽然仍是一个内化概念,但已具备了物化实体性,“人生路”则纯属实践层面的概念。所以,两种说法的本质分歧,在于对“幸福”的认识。前者把“幸福感”理解为内在心理感受,后者把“幸福感”理解为外在物质占有。前者重视当下的情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