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18台州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8台州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doc页数:8页大小:260.5 K上传日期:2023-11-01 12:36浏览次数:461U1 侵权/举报

2018年浙江省台州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1838年,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由此得出,他主张严厉禁烟的原因是( )A.闭关锁国,腐败不堪B.兵弱银荒,国力日衰C.列强瓜分,国家危亡D.惩治毒贩,打击侵略[来源:学|科|网]2.造成如图变化趋势的因素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共和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B.美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经济迅猛发展C.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有利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D.英国率先完成电气化,工业发展的势头超过了美国3.“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在嘹亮的军歌声中打响了( )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抗日战争4.学习历史地图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时空意识,如图反映的史实及其影响是( )[来源:学科网]A.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B.渡江战役的胜利,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C.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序幕D.渡江战役的胜利,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26分)[来源:学#网]5.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贯穿中国古代史的始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来源:学科网ZXXK]材料一:秦汉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地方长官的任免、考核、奖惩悉操于中央政府和皇帝之手。当西汉出现了地方割据势力对抗中央政府的端倪时,贾谊向文帝建言:“欲使天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摘编自班固《汉书》(1)贾谊的建言在汉武帝的哪一政策中得以体现?有什么历史作用?材料二:唐末以来五十多年间,更换了五个朝代、八姓十三君。时人眼中,赵匡胤可能是五代后的第六代皇帝。“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终宋无强臣之患”。今人眼中,赵匡胤是三百多年赵宋皇朝的立国者。--摘编自邓广铭《宋史十讲》(2)结合材料二,分析赵匡胤能成为“三百多年皇朝立国者”的原因。材料三:元统治者为了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设置地方区域,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明清两朝开始酝酿解决“以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割据制度。--摘编自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哪一项改革措施?明清两朝是怎样解决土司割据制度的?(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发展史,并分析对我们的启示。6.闭关自守导致愚昧落后,选择开放,就是选择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8年,明治天皇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在欧洲的造船厂,活跃着日本人的身影,他们对西方文明“始惊”、“次醉”、“终狂”。1871年,岩崎弥太郎创办三菱公司。公司依靠雄厚的资本和政府扶持,开办银行、造船厂、炼铁厂等,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跨国财团。[来源:Z。xx。k.Com](1)三菱公司的创立和发展源于明治政府的什么措施?材料二:清朝大多数官僚认为“夷人”侵略中国,“焚毀圆明园”,“当不忘雪耻复仇,岂能师事夷人?”少数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家民营工业企业。一度迅速发展,但由于技术薄弱,在90年代被英国的耶松船厂吞并。(2)材料一、二中两国的近代化探索结果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请加以分析。材料三:1980年,中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开始,逐渐走向全方位的开放,外资企业纷纷落户中国,中国企业也纷纷走向世界。吉利集团立足本土,自创汽车品牌;2004年,吉利在香港上市;21世纪初,通过一系列跨国收购掌握了汽车核心技术;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多家工厂,整车出口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吉利汽车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24.8万辆,同比增长63%。(3)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吉利蓬勃发展的成功经验。(4)综合上述材料,在三家企业不同命运的对比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2018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1838年,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由此得出,他主张严厉禁烟的原因是( )A.闭关锁国,腐败不堪B.兵弱银荒,国力日衰C.列强瓜分,国家危亡D.惩治毒贩,打击侵略[来源:学|科|网]【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解读能力。由题干材料中的“无御敌之兵”“无可以充饷之银”可以得出得出,林则徐主张严厉禁烟的原因是兵弱银荒,国力日衰。。故选B。2.造成如图变化趋势的因素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共和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B.美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经济迅猛发展C.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有利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D.英国率先完成电气化,工业发展的势头超过了美国【解析】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战争结果是北方取得了胜利,经过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根据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不是共和制,二战开始于1939年,AB错误;D与图片内容不符。故选:C。3.“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在嘹亮的军歌声中打响了( )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抗日战争【解析】据“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及所学知识可知,在此嘹亮的军歌声中打响了北伐战争。故选B。4.学习历史地图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时空意识,如图反映的史实及其影响是( )[来源:学科网]A.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B.渡江战役的胜利,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C.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序幕D.渡江战役的胜利,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解析】根据地图所知反映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变为战略进攻。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26分)[来源:学#科#网]5.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贯穿中国古代史的始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来源:学科网ZXXK]材料一:秦汉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地方长官的任免、考核、奖惩悉操于中央政府和皇帝之手。当西汉出现了地方割据势力对抗中央政府的端倪时,贾谊向文帝建言:“欲使天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摘编自班固《汉书》(1)贾谊的建言在汉武帝的哪一政策中得以体现?有什么历史作用?材料二:唐末以来五十多年间,更换了五个朝代、八姓十三君。时人眼中,赵匡胤可能是五代后的第六代皇帝。“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终宋无强臣之患”。今人眼中,赵匡胤是三百多年赵宋皇朝的立国者。--摘编自邓广铭《宋史十讲》(2)结合材料二,分析赵匡胤能成为“三百多年皇朝立国者”的原因。材料三:元统治者为了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设置地方区域,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明清两朝开始酝酿解决“以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割据制度。--摘编自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哪一项改革措施?明清两朝是怎样解决土司割据制度的?(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发展史,并分析对我们的启示。【解析】(1)据材料“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汉武帝采取的推恩令体现了这一主张。“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2)本题考查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可知,认为宋朝的衰弱是由于削夺了节度使的权力。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这是赵匡胤能成为“三百多年皇朝立国者”的原因。(3)元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防止地方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实行行省制度。改土归流开始于明朝后期,在清朝大规模实施、尤其是雍正时期收效巨大。(4)本题为总结性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根据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发展史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的历史。【答案】(1)推恩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逐渐消除,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2)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3)行省制度。改土归流。(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的历史;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国家的统一。6.闭关自守导致愚昧落后,选择开放,就是选择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8年,明治天皇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在欧洲的造船厂,活跃着日本人的身影,他们对西方文明“始惊”、“次醉”、“终狂”。1871年,岩崎弥太郎创办三菱公司。公司依靠雄厚的资本和政府扶持,开办银行、造船厂、炼铁厂等,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跨国财团。[来源:Z。xx。k.Com](1)三菱公司的创立和发展源于明治政府的什么措施?材料二:清朝大多数官僚认为“夷人”侵略中国,“焚毀圆明园”,“当不忘雪耻复仇,岂能师事夷人?”少数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家民营工业企业。一度迅速发展,但由于技术薄弱,在90年代被英国的耶松船厂吞并。(2)材料一、二中两国的近代化探索结果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请加以分析。材料三:1980年,中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开始,逐渐走向全方位的开放,外资企业纷纷落户中国,中国企业也纷纷走向世界。吉利集团立足本土,自创汽车品牌;2004年,吉利在香港上市;21世纪初,通过一系列跨国收购掌握了汽车核心技术;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多家工厂,整车出口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吉利汽车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24.8万辆,同比增长63%。(3)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吉利蓬勃发展的成功经验。(4)综合上述材料,在三家企业不同命运的对比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解析】(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菱公司的创立和发展源于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及设备。(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国的近代化探索结果,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国家,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其原因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学习封建专制制度,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吉利蓬勃发展的成功经验是紧跟时代步伐,扩大开放,立足本土,勇于创新等。(4)本题为总结性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根据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在三家企业不同命运的对比中,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答案】(1)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及设备。(2)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国家,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学习封建专制制度,日本全面学习西方。(3)紧跟时代步伐,扩大开放,立足本土,勇于创新等。(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