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0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200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格式:docx页数:9页大小:92.6 K上传日期:2023-11-01 12:33浏览次数:410U1 侵权/举报

200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友情提示:1.本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分析材料内容,概括蕴含道理(15分)请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下列材料所蕴含的道理。1.观察右边漫画,运用“交往”的有关知识进行概括。2.一位15岁的女孩被劫持,关在一幢大楼8层的房间里。在孤立无援的绝境中,她灵机一动,写了一张求救纸条放进衣兜里,从窗口扔了出去。衣服飘落引起行人注意,当人们捡起衣服发现纸条后,立刻拨打“110”,女孩被成功解救。3.九年级学生张某为充实个人网站的内容,不尊重别人的合法权利,把本班同学创作的优秀作品贴到网页上,供网友随意浏览。4.到目前为止,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共229件,涵盖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近600件,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5.概括下面三幅图所表现出来的共同意思。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15分)近年来,潍坊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城市环境“四季出彩、三季有花”;燃气公交车绿色环保;路灯高效节能;风力、秸秆发电项目成功开发;技术落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被改造或关闭,工业园建成“生态科技园”;大力发展服务行业;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形成。1.请结合材料,分析该市这样做的意义。(9分)2.下表是你校“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活动的个人行动方案(部分),请你填写。(6分)活动阶段我的具体做法(每个阶段至少2条)宣传发动行动实施献计献策三、推进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强市(15分)2008年3月,潍坊市出台“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见”,各部门积极行动,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举办“文化建设理论”讲座,明确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挖掘整理木版年画、剪纸等传统工艺,并结合时代进行创新;吸收国外风筝审美独特,外观简洁、放飞性能好等优点,改进本地传统风筝制作工艺;依法打击不健康文化活动,清理文化垃圾,开展“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利弊谈”征文活动;开展“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结合上述做法,分析该市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四、奥运带来机遇,圣火传递文明(18分)材料一:举办奥运能够促进高科技产业、服务业快速发展;信息、体育、旅游、文化、会展等产业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材料二:“祥云”火炬以华夏文明为创意源泉,借鉴了其他民族文化成果,使之成为跨文化的全球创新设计精品;采用环保节能技术,建设奥运场馆,加强环境治理,扶持环保产业;北京奥运已拥有多项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将继续展示最新科技成果。材料三:4月1日,奥运圣火开启和平、友谊、进步的“和谐之旅”。所到之处,让外国友人重新认识了中国。期间,不管是境外的华人华侨还是境内的各族人民,都以极大的热情关注、支持圣火传递。材料四:据调查,通过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者招募”等活动,人们在待人接物、文明观赛、奉献精神等方面做得更好了。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举办奥运会给中国带来哪些有益的影响?五、爱心奉献灾区,携手共建家园(18分)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场景一:面对灾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全方位开展工作。胡锦涛、温家宝等亲赴一线指挥救灾,慰问群众,多次强调把救人放在重中之重。场景二:人民解放军、公安干警、武警官兵、新闻记者、医务人员、志愿者等赶赴救灾一线,昼夜奋战。救援专家和生命探测仪等高科技设备在救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场景三: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赈灾晚会上,“爱的奉献”贯穿始终。人们心系灾区,情暖灾区,奉献灾区,一颗颗爱心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爱的暖流。1.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6分)2.分析以上场景,你认为哪些因素是取得抗震救灾最后胜利的可靠保障?(6分)3.“天灾无情人有情”,假如你现在能与灾区同龄人进行交流,请列出你的交流提纲。(6分)六、播种美好理想,规划多彩人生(19分)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我们有必要认真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某班以“话理想现实,绘人生蓝图”为题召开主题班会。[活动一:畅谈理想现实]在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问题上,同学们有两种观点:A:只要把握住现实,有没有理想无所谓。B:理想和现实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1.请任选一种观点进行辨析。(先写清所选观点前的英文字母,再作答。如两题都答,按A观点评分。11分)[活动二:榜样伴我前行]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全国(潍坊)道德模范人物”中的每个人,都是我们规划人生的榜样。3.他们中的是你学习的榜样?他的哪一种品质对你影响最大?这一品质给你的人生规划带来怎样的启迪?(8分)200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参考答案一、分析材料内容,概括蕴含道理(15分)1、克服闭锁心理,主动与人沟通(或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主动与他人交往、沟通)。2、遇到侵害时,要学会求救和自救(或遇到侵害时,要学会冷静机智地保护自己)。3、公民的智力成果权(或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或张某侵犯了同学的智力成果权)。4、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或我国已经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如答“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可得2分)5、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或敢于承担责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只要概括出中心意思即可,每题3分,共15分)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15分)1、(1)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短缺、污染严重和科技水平低带来的矛盾。进一步增强人们的节能、环保和新能源开发意识。(2)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美化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3)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对国家、民族、子孙后代负责,提高该市的科技创新能力。(4)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答“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可得2分)(考生能根据材料答出3点符合题意的要点即可得满分,每点3分,共9分)2、(1)宣传发动阶段:编写、张贴宣传标语、进行校园广播、发出活动倡议等。(2)行动实施阶段:随时关灯、关好水龙头、纸张用两面、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学习用具、垃圾分类回收、打扫并保持公共卫生、对乱扔垃圾、破坏公物、浪费水电等行为进行规劝、制止等。(3)献计献策阶段:建议课本循环使用、建议成立爱绿护绿社团组织、建议开展调查活动、提出活动深化意见建议等。(每个阶段答出3点切实可行且符合题意的做法即可得满分,每点1分,共6分)三、推进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强市(15分)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保护和利用,既保持了文化的民族性,又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3、以开放的心态加强对外交流。积极吸收整个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依法保障和谐文化建设,引导市民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影响。5、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开展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能弘扬正气,提高道德水平。(只要考生所答的理论依据来源于材料,且观点正确,符合题意即可。每点3分,共15分)四、奥运带来机遇,圣火传递文明(18分)1、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2、有利于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3、有利于更好地落实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4、有利于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5、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6、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7、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考生只要结合材料进行归纳,符合题意即可得分。答出6点即可得满分,每点3分,共18分)五、爱心奉献灾区,携手共建家园(18分)1、(1)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能够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分)(2)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是关注民生,关心群众,对人民负责的表现。(3分)2、(1)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科学谋划和整体协调。(2)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牺牲、共赴危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的民族精神。(3)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奉献、无私援助。(4)科学技术的使用和救援专家的参与。(5)人们对生命的珍爱、关爱和尊重。(考生只要答出符合题意的3点即可得满分,每点2分,共6分)3、参考要点:(1)对他们遭受的灾难表示同情和慰问。(2)表示愿意和他们结对子,通过捐钱、捐物、心理沟通等方式帮助他们。(3)鼓励他们勇敢坚强,乐观自信,勇于面对挫折逆境,尽快重建家园。(4)劝慰他们要珍爱生命、快乐生活、努力学习、积极进取。(5)让他们坚信,有强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作后盾,一定会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考生只要列出符合题意的3点即可得满分,每点2分,共6分)六、播种美好理想规划多彩人生(19分)1、(11分)说明:该题是选做题,考生在A和B两种观点中任选一个作答即可。如两题都答,只按A观点评分。A:这一观点不正确。(2分)因为:(1)人生需要理想。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人生就是立足现实不断追求各种理想的历程。(3分)(2)理想总是指向未来的,具体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把握现实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缺乏理想,就会使人缺少一种稳定、持久的内在激励,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学习和生活就会缺少前进的动力,甚至会迷失方向。(4分)(3)理想不仅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己,实现自我价值,还能让我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2分)B:这一观点正确。(2分)因为:(1)理想和现实的区别在于:理想源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现实是向目标进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高于现实。(4分)(2)理想和现实的联系在于:现实孕育着理想,是理想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3分)(3)理想通过艰苦奋斗和实践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实现的过程就是改变现实的过程。(2分)2、(8分)评分说明:该题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开放性,评分时要根据下面的要求灵活掌握:第(1)小问:只要考生填写的榜样人物是“感动中国人物”“全国(潍坊)道德模范人物”中的某个人即可得2分。第(2)小问:考生能写出所选的榜样人物的品质,且真实一致即可得2分。第(3)小问:谈启迪,应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这种品质“为什么”对自己人生规划带来启迪(2分),二是自己培养这种品质的做法(2分)。(考生的分析只要具体合理、表达清晰且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