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大纲版)(含解析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大纲版)(含解析版)
格式:doc页数:18页大小:81 K上传日期:2023-10-27 00:02浏览次数:129U3 侵权/举报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大纲版)一、选择题1.(4分)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2.(4分)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3.(4分)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效仿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4.(4分)《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5.(4分)清初著名诗人陈先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题诗一手,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 B.抵制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 D.激发民族主义6.(4分)如图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 7.(4分)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8.(4分)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9.(4分)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这表明当时( )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 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 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 10.(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D.一张布雷顿会议场景的照片 11.(4分)1964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破坏法治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12.(4分)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二、解答题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个题。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据《孟子》等材料二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为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无以乱,外可无以悔……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材料三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摘编自《孙中山全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思想的异同。(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14.(20分)分析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周、秦、汉、唐定都关中且国势强盛,并非只因为关中农业经济繁盛、四周险塞,关中西北面、北面的山地、高原同样重要。西周末年,王室失去了山地中“戎”族的支持,被赶出了关中平原。秦国控制了山地,“遂霸西戎”,积聚起雄视“山东”的力量;视死如归的战士与关中繁荣的农业经济,同是支撑秦统一全国不可忽视的因素。由山地、高原中“善骑射”的“六郡良家子”组建的军队,也一直是汉朝军队的核心。隋及唐前期,关中在经济上已然衰落,远不能与“山东”相比,但依靠关陇为主体的府兵,以及国家马场饲养的最多时达到四十万匹的战马,仍足以控辖全国;当唐朝失去对西北山地的有效控制后,国势便一蹶不振。在历史学家吴于廑看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互动,构成世界范围内农业时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就中国历史来说,唐以后草原与中原农耕地区的互动更为广泛而深入。﹣﹣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中周边地区对秦汉隋唐统一强盛的作用。(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互动”对唐以后中国历史的影响。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大纲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4分)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考点】3M:汉赋;ZA:历史文化常识.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历史文化常识。考查汉赋。【解答】根据文化常识,“经”是指儒家经典,“史”是指历史著作,“子”是指诸子百家及其他书籍,“集”是指历史诗歌文词的文学作品。汉代的乐府民歌应属于文学作品,故D项正确。故选:D。【点评】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2.(4分)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考点】28:古代赋税制度.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古代的赋税制度,了解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驰,国家在赋税征收上有了变化。【解答】材料中反映了明后期一些地方,佃户以劣质米交租或借故拖延、拒交,而政府勒令田主(土地的主人)交纳赋税,一些田主被迫借高利贷。从所学知识知道,明朝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政府把田租、赋税、徭役等并入田亩中,主要按田亩数,征收白银完税。因此官府要求地主交纳银两,即体现了税收政策的变化,故D项符合;材料中既没有体现商业对农业冲击,也没有体现佃户与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弱化或矛盾激化,故ABC项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及政府赋税政策上的变化。 3.(4分)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效仿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考点】B1:新思想的萌发.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新思想的萌发,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找救国御侮之路方面的早期思想,理解向西方学习成为救国和思想解放的潮流。【解答】从材料中徐继畲对华盛顿评价的言论可知作者肯定华盛顿是因为华盛顿“不设王侯之号”,拒绝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不迷恋个人权力,由此判断B项符合题意;徐继畲作为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的代表人物仍属地主阶级,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还没有达到学习西方的政治政度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层面,由此排除AD两项;《瀛环志略》对开阔中国人的视野、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冲破封建思想樊笼,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未付诸实践,且洋务派只学西方技术不涉及西方的政治,由此不能说是洋务运动的先驱。故排除C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准确解读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认识在民族危机逐渐加深的背景下,先进的中国人努力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 4.(4分)《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考点】MF:戊戌变法的失败.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戊戌政变,关键信息是“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解答】“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是戊戌变法的内容,戊戌政变标志着变法失败。“清末新政”废除科举考试,与材料不符;“预备立宪”属于政治领域改革。故选:B。【点评】由于慈禧太后与守旧派的反扑,发动了戊戌政变,戊戌变法仅经历了103日就告终。维新派首领康有为和梁启超逃出中国,许多维新人士被追捕杀害,光绪帝则被软禁于中南海瀛台,太后重新当政。变法失败亦引发了民间支持更为激烈的改革主张,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5.(4分)清初著名诗人陈先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题诗一手,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 B.抵制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 D.激发民族主义 【考点】B6: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近代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辛亥革命,要求了解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为革命所作的准备工作。【解答】材料中资产阶级革命派章太炎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上借用南宋末年的悲壮抗元故事,意在激发中国人民民族激情,宣传反清思想。故D项符合;A项中的反清复明是义和团前期的口号,不是革命派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