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09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9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格式:doc页数:10页大小:164.5 K上传日期:2023-11-01 10:42浏览次数:97U1 侵权/举报

昆明市2009年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有四大题,27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含1~6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由于亿万年的风磨水洗,使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有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面对这一稀世奇观,也许有人想到了万千列队的兵士,也许有人想到了骤起的风浪的大海。还有莲花绽放,还有“母子偕游”,还有鸣啭于杜诗里的“黄鹂”,还有安徒生笔下的“海的女儿”……这是一座缤纷的花园,这是 ,这是 。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风景。 走进石林,你就走进了一种静穆之境,就面对了一种永恒。但是,有人据说曾经敲开一柱石峰灰黑色的表层,里面的虫、鱼、小草的化石清晰可辨。在附近,有人还寻到过蛤蜊、珊瑚、贝壳、螺蛳等化石,这说明,这里原先是海!这里原本是一个瑰丽的世界,一个生龙活虎的世界啊! 时光流逝,沧海桑田。大自然的变迁都能引发人们的感慨! 人生短暂,作为个体的生命是多么渺小。“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也许这就是石林对世人无声叮嘱了。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3分) (1)骤起( ) (2)珊瑚( ) (3)瑰丽( )3.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答卷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4.根据语境,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前面一句语意连贯、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 这是 ,这是 。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3分) (1)荟萃 陶冶 金碧辉煌 一愁莫展 (2)景致 喧闹 冲耳不闻 不屑置辩 (3)详和 斗殴 陈词滥调 浮想联翩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6.按要求默写。((7)小题2分,其余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蝉》) (2)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4) ,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其间千二百里, ,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6)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昆明西山龙门有一副对联“高山仰止疑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该对联的上联化用了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 ”;下联化用了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 , ”。 (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的诗句,是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9)典故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里的故事或词句。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典故的连续两句: , 。阅读理解(含7~23题,共40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诗歌赏析。(第7题,共2分) 品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7.请联系作者的生平与思想,说说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是什么。(2分)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8~13题。(共13分)口技清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www.fain乔山人善琴清 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媪(ǎo):老妇人。 ④阕:止息,终了。 ⑤款扉:款,敲;扉,门。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A.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B.几欲先走 C.款扉扣之 D.今客鼓此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2分)( ) A.无敢哗者/念无与为乐者 B.以为妙绝/愚以为宫中之事 C.以弹絮为业/以丛草为林 D.酷类其声耳/其真无马邪10.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1.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3分) 第一个场面: 第二个场面: 第三个场面: 12.试设想一下:【乙】文中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怎么想?(2分) 13.【甲】【乙】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共12分)中华鲟 ①中华鲟是我国的特产珍稀物种,俗名腊子、鲟鱼、鳇鱼等,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它体形较大,一般体长为2.5米左右,体重约200千克。它身体粗壮,略呈梭形,头较大,为三角形。头部背面有骨板,表面粗糙。在身体的背后和两侧,排列着5行菱形的骨板。骨板的数目随个体不同有变化,左右也不对称相等,通常背部中央1行最大,由12块组成,体侧各有2行。 ②中华鲟属于很原始的硬骨鱼类,祖先与恐龙处于同一个时代,为白垩(è)纪古棘鱼的后裔,距今已有超过1.3亿年的历史,故有“活化石”之称。在它的身上仍然保留着许多遗留下来的原始特征,如外形似鲨鱼,全身的骨骼大部分是软骨,体表具硬鳞,尾为歪形,有吸水孔,肠的里面有一个接一个的漏斗状螺旋瓣等;但也有一些现代硬骨鱼的特点,如具少数硬骨,有鳃盖,有较大的、仅有1室的鳔,繁殖为体外受精等。它是介于软骨鱼与硬骨鱼之间的一个过渡性类型。 ③中华鲟具有溯河洄游的习性,是长江中洄游路线最长的。每年7~8月,在我国黄海、东海等东部沿海大陆架附近索饵、育肥的成体,纷纷汇聚于长江口等河口处,然后溯江而上,到产卵场所繁殖后代,冬季则在河床深槽等适宜的场所越冬。整个洄游过程约历时一年,路途长达3000余千米。从进入长江以后,便开始绝食,在淡水中消耗的能量和性腺发育需要的物质,全靠在海中所积累的大量脂肪来供给。产卵场所位于长江上游的宜宾一带具有石质河床的江段,这里水流湍急,含氧量充沛,水质、水温十分适宜。 ④幼体出生以后,便同成体一起,又开始顺流而下,最后返回大海中成长。等到十余年后,性腺成熟之时,再溯河洄游,重返出生地产卵繁殖。由于中华鲟世世代代不忘故地,表现了对故乡的至诚至爱,在洄游的旅途中,还表现出了不惧艰险的坚强品格,因而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被命名为中华鲟。 ⑤中华鲟的寿命为50年左右,可以重复产卵,但性成熟较迟,一般雄性11岁,雌性14岁才开始生殖。生殖周期长,雌性相隔3~5年才产一次卵,相对生殖率也较低,在自然界成活率仅有1%。在产卵群体中,中老年个体多,繁殖力低,恢复力也低。所以经不起环境的剧烈变化,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则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这是其群数量变动的一大特点。 ⑥在葛州坝工程建设之前,中外专家提出了两种挽救中华鲟的建议,一种是“工程救鱼”,即在葛州坝工程中给中华鲟修建一条鱼道、鱼梯或升鱼机等通道,使它能够平安地到达产卵场所;另一种为“生物救鱼”,即在坝下建立蓄养池,仿照中华鲟产卵场所的环境条件进行人工繁殖,使用人工方法催产孵化,使它们能够增殖,然后放回长江中,同时把一部分性腺尚未成熟的个体网捕后运送到上游,使其越过大闸,继续上溯。结果后一条建议被采纳,并于1982年在葛州坝建立了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 ⑦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和放流过程是:首先在长江网捕中华鲟,运往中华鲟研究所暂养池中蓄养。然后进行性腺观察,将确认成熟的个体进行人工注射催化剂,促使雌性产卵、雄性排精,再经过复杂的人工授精等程序后,将受精卵送进孵化池进行孵化。幼体长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分批放流到长江之中了。投放的幼体的体长大约为9~11厘米,放流前曾分批浸泡在荧光药物示剂中,为它们做上了标志,这不仅可以监测中华鲟的资源,而且还可以检验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后的效果。 ⑧尤为可喜的是,野生的中华鲟面对被截断了的长江故道,终于能够及时适应环境,在葛州坝下建立起了新的产卵场所,出生的幼体也在逐年增多。(选自《百科知识》)14.“所以在鱼类的起源和演化历史的研究上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这个句子是从选文中摘录下来的,请问这个句子应该放回选文哪一段的末尾?(2分) 15.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6.仔细阅读选文第⑦段,请简要概括人工繁殖中华鲟的过程。(3分) 17.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 A.选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中华鲟。 B.中华鲟具有溯河洄游的习性。整个洄游过程约历时一年;洄游路途长达3000余千米,是长江中洄游路线最长的。 C.为了挽救中华鲟,葛州坝工程建设者采纳了中外专家“工程救鱼”的建议,在葛州坝建立了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 D.中华鲟俗名腊子、鲟鱼、鳇鱼等,由于它世代不忘故地,表现了对故乡的至诚至爱,在洄游的旅途中,还表现出了不惧艰险的坚强品格,因而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被命名为中华鲟。18.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请从选文第①段中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3题。(共13分) ①十八年前,我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对画画独具的天赋,我意识深处有一种当画家的梦。那时候,我家太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