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09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09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格式:doc页数:19页大小:56.5 K上传日期:2023-11-01 10:24浏览次数:473U1 侵权/举报

2009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语文试卷(教师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4分)先将成语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或更正错别字后的正确字写在括号内,再用正楷或行楷把成语抄写在田字格里。忍俊不jīn 禁 chà紫嫣红 姹 言简意该 赅 不屑置辨 辩 【考点】14:常见易错字;15:汉字临摹;16:根据拼音写字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改正错别字,以及工整书写。解答时除了要能把成语书写正确,还要用正楷书写准确无误,做到横平竖直,一笔一划。【解答】解答:不要把“禁”写作“尽”;不要把“姹”写作“诧”;“言简意赅”的“赅”是完备的意思,不能写作“应该”的“该”;“不屑置辩”的“辩”是“辩解”的意思,不要写作“分辨”的“辨”。答案:禁姹该→赅辨→辩【点评】做好本题,除了要能对成语进行正确书写外,平时还要注意自己的书写工整,平时应拿出一定时间练习书法。2.(8分)古诗文默写填空。(1)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3)《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4)面对金融风暴,只要我们敢于直面危机,具有“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信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用李白《行路难》中的句子)【考点】14:常见易错字;EF: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要结合古诗文名句作答。(1)﹣(2)为直接默写,(3)为理解默写,(4)为运用默写。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要求背诵的篇目一定要熟练背诵,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并且能准确默写、不出现错别字。【解答】(1)与君离别意海内存知己;(2)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句中两个“于”容易写成“与”,需要重点记忆;(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句中“馨”比较难写,需要认真书写;(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中“沧”容易写成“苍”,需要重点记忆。【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主要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凡是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目能熟练背诵,对其中的重点句子还要做到准确默写。3.(2分)把下面歌颂教师的对联补充完整。上联:三尺讲台 育桃李 下联:一支粉笔 写春秋 。【考点】71: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78:对联.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要结合对联常识来分析。首先,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其次,上联的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第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第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第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在补写对联时,必须扣住“歌颂教师”这一主题,另外还要注意结构相同,意思相关联。【解答】答案:示例:奉献/耕耘;育桃李/写春秋;开创千秋伟业/培养四有新人。【点评】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了解对联的常识,把握好对联结构,然后结合“歌颂教师”这一主题进行补写。4.(2分)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法国著名的幽默家贝尔纳有一天去一家饭店吃饭,对那里的服务员很不满意。付账时,他对饭店的经理说:“请拥抱我”“什么?”经理不解地问。“请拥抱我。”“到底是怎么回事?先生。”“永别了!”贝尔纳说。贝尔纳说“永别了”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考点】84:综合读写.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话语的理解能力,注意分析判断,解读弦外之音。【解答】注意对话发生的语境是“贝尔纳有一天去一家饭店吃饭,对那里的服务员很不满意”,作为幽默家他当然没有直接表述出来。而是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请服务员拥抱他,再三请求服务员无法理解其中的奥妙,他顺带说了一句“永别了”,也就是他因为对服务不满意,永远不会再来这里消费了。只要符合这个意思即可。答案:贝尔纳因对饭店服务员很不满,他不会再来这里消费了。【点评】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生活,多积累,多运用,多练习,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就能提高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就能让语文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赢得考试。5.(8分)完成下面两道综合性学习题。(1)祖国六十华诞,神州普天同庆。今年是建国60周年,假如你所在班级开展“祖国,你好!”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有文采的开场白。(50字左右)开场白: 六十载艳阳高照,六十载风雨兼程,六十载春风化雨,六十载成就辉煌。今天,在欢庆建国60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深情地说一声:祖国,你好! (2)在钟灵毓秀的湘中腹地娄底,曾孕育了许许多多杰出的历史人物。请你从下列娄底历史名人中任选一人作简要介绍。(50字左右)曾国藩陈天华蔡和森罗盛教罗辀重卢天放示例:蒋琬,娄底双峰人,三国时期政治家。他继承诸葛亮事业,辅佐刘禅治理蜀国,作出了重大贡献。介绍: 曾国藩,娄底双峰人,清代名臣(重臣).他倡导洋务运动,创立湘军,在治家、治军、治国、教育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树 。【考点】77:仿写语句;83:情景对话;84:综合读写.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道题给出一段材料,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解答】(1)开场白的特点:内容要紧扣主题;语言要亲切,要有激情,以点燃观众的热情;语言的形式要生动活泼。这里要紧扣今年是建国60周年,班级开展“祖国,你好!”主题班会活动来写。(2)这类命题式仿写题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风格协调等许多方面,也间接考查了考生的知识积累和文化修养。本题考查学生在规定情境下遣词造句的能力,所仿的句子内容上与例句无关,只是句式及手法要求必须一样。拟写时,应认真揣摩例句的句式特点,且分句之间语意必须连贯。注意结合人物的事迹、贡献等展开来写即可。答案:(1)示例一:六十载艳阳高照,六十载风雨兼程,六十载春风化雨,六十载成就辉煌。今天,在欢庆建国60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深情地说一声:祖国,你好!示例二:甲:无论在何方,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是华夏儿女。乙:无论在何时,我们都不会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合:祖国,在您60大庆的今天,我们深深地为您祝福!(2)①曾国藩,娄底双峰人,清代名臣(重臣).他倡导洋务运动,创立湘军,在治家、治军、治国、教育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树。②陈天华,娄底新化人,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著有《警世钟》、《猛回头》,后为抗议日本政府,激励国人而投海自尽。③蔡和森,娄底双峰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和毛泽东同志一道创立新民学会,领导革命运动,后被反动派杀害。④罗盛教,娄底新化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他在抗美援朝中,因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⑤卢天放,娄底涟源人,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革命烈士。大革命时期,在家乡领导农民运动,后被反动派杀害。⑥罗辀重,娄底开发区人,著名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二十世纪上半叶在家乡兴办陶龛学校,倡导“血性”教育,成效显著。【点评】语言运用部分的题型是变化多样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同学们掌握其中的方法和要领,只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生活,多积累,多运用,多练习,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就能提高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6.(2分)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虐杀:虐待人而致死) B.山米小心地从鹅群中穿过,一边走一边阿谀地说:“乖鹅噢!”(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 C.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狡猾:形容耍花招、使手段,极不老实) D.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素裹:原指妇女淡雅的服饰,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考点】22:字词的含义.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要结合词语的知识来理解。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做好积累,既要理解词语的基本义,又要注意词语的比喻义,同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狡猾”一词原为贬义词,但在句中为褒义词。【解答】A.理解正确;B.理解正确;C.“狡猾”这里是机灵的意思;D.理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词语的几种意思,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正确的解释。解答本题时,注意“狡猾”一词感情色彩的变化。7.(2分)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B.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且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考点】71: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79:病句辨析与修改.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正确;B.否定不当,删去“不”;C.语意重复,删去“目前”;D.关联词语搭配不当,“而且”改为“但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8.(2分)下列作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细柳营》﹣﹣汉代 B.《骆驼祥子》﹣﹣老舍﹣﹣现代 C.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唐代 D.斯威夫特﹣﹣《鲁滨逊漂流记》﹣﹣英国【考点】F5:文学常识.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解答】D.《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应该是笛福。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平时学习中准确掌握作家作品、作家的生活朝代和国籍,并能灵活运用。本题的易错点是D项,作家作品容易记错。二、阅读(40分)9.(13分)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4)用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