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13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试卷(学生版)
2013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试卷(学生版)
格式:doc页数:7页大小:48 K上传日期:2023-11-01 10:20浏览次数:452U1 侵权/举报

2013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2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冗长(rǒng)阔绰(chuò)颓唐(tuí)苦心孤诣(yì) B.哽咽(yè)酝酿(niàng)狡黠(xiá)岿然不动(kuī) C.剽悍(biāo)滂沱(páng)隘口(yì)忍俊不禁(jīn) D.倔强(jué)矜持(jīn)吮吸(shǔn)弄巧成拙(zhuō)2.(2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由和平等的爽朗金秋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B.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C.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D.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六月的桂林是个多雨的季节。 B.这次回到家乡桂林,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母亲那熟悉的乡音。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 D.通过开展“美丽桂林,清洁城乡”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观。4.(2分)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由西汉刘向编订。 B.古时候人们常在住宅旁栽种桑树、梓树,后来,人们就用“桑梓”指家乡。 C.《再别康桥》的作者艾青是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 D.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主要通过戏剧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5.(2分)下面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小娟把自己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恭恭敬敬地说:“请你拜读,再给我面批!” B.你对喝了酒仍坚持要开车的爸爸说:“爸爸,为了大家的安全,您就别开车了。” C.你去接电话时,别人打错了,你说:“你打错了!也不看清电话号码就乱拨。” D.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垃圾,一位乘客冲着他说:“老兄,你太过分了!积点德吧!”6.(2分)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进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D.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二、阅读理解(Ⅰ)(23分)(一)现代文阅读.7.(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各小题。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孙凯①就水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挥霍者。②中国的水贫穷到什么地步呢?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a)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资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中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b)流经中国人口密集地区的淮河也断流了90天。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河流正在消失。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③但是,广大的老百姓是否意识到我们如此的窘境呢?没有。④就生产用水来说,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要浇2000多立方米水,一亩小麦得1200多立方米水。中国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在宁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过两吨。(c)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对庄稼有好处,倒也罢了,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⑤工业用水方面,我国钢铁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⑥如此缺水又如此挥霍,那么我们靠什么维持这种虚假的富有呢?⑦以河北省为例,据《瞭望》周刊报道,(d)这个人均水资源比以色列还少的地区,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掩盖着极度缺水这一重要事实。全省累计超采地下水600亿立方米,其中深层地下水300亿立方米已无法补充。再过15年,石家庄的地下水将被采完。现在,华北平原已出现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地下复合漏斗区,达四五万平方公里。西部许多地区,因地下水超采严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树木枯死。⑧专家说:我们是用惨重的代价维持苟安,虚假的绿色使我们依然悠然自得。⑨内情与外观的反差使人不由想起《水浒》中常用的一句话﹣﹣好个不知死活的!﹣﹣(选自《中国青年报》,有改动)(1)对中国水资源现状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大多数城市缺水。B.中国淡水资源分布不均。C.城市人口激增是中国将长期陷入严重缺水状况的主要原因。D.地下水被严重污染是工业废水肆意排放所致。(2)对文中画线句子作用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a)句强调沿海城市同样缺水,甚至比西部严重,有利于纠正国人的错误认识。B.(b)句强调流经人口密集地区的淮河断流,更突出缺水对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C.(c)句表明传统的漫灌方式不但无益而且有害,突出了水资源浪费的可惜。D.(d)句将河北与严重缺水的以色列作对比,表明我们严重超采地下水有国际先例,是不得已的暂时行为。(3)对本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就水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挥霍者。B.第④⑤段,作者以农业、工业的用水状况证明我国民众普遍缺乏节约用水意识。C.第⑦段作者引用《瞭望》周刊的报道,是用权威机构的数据作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D.文章先论证我国严重缺水,次论证我国用水极度浪费,再论证缺而挥霍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结构上采用并列式,层层推进。(4)对文章相关语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开门见山,摆出自己的观点,将“贫穷”与“挥霍”这一矛盾呈现在读者面前,发人深省。B.第③段以设问句式过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C.第⑧段引用专家的观点,意在警醒读者,提示国人,引起人们对水资源紧缺的重视。D.第⑨段以“好个不知死活的”这种激愤语言结束全文,表达了对浪费资源,盲目发展的强烈担忧。(二)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1分)8.(11分)阅读下文,完成各小题。岳阳楼记范仲淹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墙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百废具兴(都,全)B.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C.连月不开(放开)D.吾谁与归(归附)(2)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吾斯役之不幸B.前人之述备矣何陋之有C.感极而悲者矣人不知而不愠D.不以物喜以其境过清(3)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文巧妙地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在一起,由景入情,因情入理。B.第③④两段通过描写洞庭湖“一阴一晴,一虚一实”两种不同的景色,衬托出“迁客骚人”一悲一喜两种心情。C.作者借“古仁人”抒怀,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D.本文用词洗练,如“浊浪排空”句,用一“排”字,便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狂风大作的景象,突出其磅礴的气势。(4)请将“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翻译成现代汉语。(5)杜甫、岳飞、文天祥身上,体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请选择其中一人,结合其事迹谈谈你的理解。三、阅读积累(14分)9.(10分)课内默写(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2)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4)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5)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6)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7)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8)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9)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10)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10.(4分)课外阅读积累(1)路遥知马力, 。(2)人无远虑, 。(3)施恩听了,道:“这快活林离东门去,有十四五里田地,算来卖酒的人家,也有十二三家,若要每户吃三碗时,恰好有三十五六碗酒,才到得那里。恐哥哥醉了,如何使得?” 大笑道:“你怕我醉了没本事,我却是没酒没本事。带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这十分酒,这气力不知从何而来。”这段话出自《水浒传》中的 ,文中画横线处的人物是 。四、阅读理解(Ⅱ)(21分)(一)诗词鉴赏.11.(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小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为什么说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色体现了他对钱塘湖的喜爱之情?(2)颔联中的“谁家”如改为“数家”,似与“几处”对仗更工整,效果更佳,你认为如何?请说出理由。(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6分)12.(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小题。挂在墙上的蒲扇丁立梅①逛街,偶见一地摊,摆在护城河畔,卖些杂七杂八的什物,有针头线脑、鞋垫、淘米篮子啥的。在地摊一角,竟横七竖八摆了些蒲扇卖,扇面上烫了画,小巧盈手,更像工艺品。②这是走了样的蒲扇,但到底是蒲扇,心底还是泛起久别重逢的欢喜。我停下来买一把。他问,买了作什么?我答,回去挂墙上。③记忆里,没有蒲扇的夏天,哪里叫夏天?④那个时候,夏天纳凉的唯一工具,是蒲扇。哪家少得了它?卖蒲扇的男人,担着一担子的蒲扇,到乡下来。他手里擎把大蒲扇,大烈日下,边扇风边挡太阳。主妇们围拢过去挑,七嘴八舌的。其实有什么可挑的?都是一样的,簇新簇新的。新做的蒲扇,面容洁净,闻闻,有股类似于麦秸的味道。⑤买回的蒲扇,主妇们都用布条,把边子重走上一遍。镶了边的蒲扇,有些沉,扇的风,不爽快。但耐用啊,即使天天摇,一个夏天也摇不坏,可以留着,待下一年夏天再用。⑥晚上,村里人自动组合,三五个聚一起,在空地上纳凉。人人手里一把蒲扇,不紧不慢地摇,摇出了不少的俚语笑话。孩子们是绝没有耐心摇蒲扇的,他们呼朋引伴,一窝蜂地钻草堆,蹲草丛,玩得汗流浃背。总有母亲,捉了自家的孩子,用蒲扇在他(她)的屁股上敲两下,怒斥,你能不能安生点?瞧瞧,刚洗完澡的,身上又淌湿了!理她呢,撇撇嘴,嬉皮笑脸的,“哧溜”一下,如小泥鳅似的滑开去。草丛里的热闹,永远吸引着孩子。萤火虫装了大半瓶。真可怜了那些小虫子,它们若不是那么招摇,何至于落下被囚禁的命运?到最后,如何安置那些“囚犯”的,孩子们已不理会了,那瓶子多半被随手扔了。第二天晚上,另找了空瓶子来,再捉。夏夜的天空下,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