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精品解析:2023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3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23页大小:160.4 K上传日期:2023-11-01 10:15浏览次数:328U1 侵权/举报

吉林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语文试卷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5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5分)下面是小博同学整理的以“含英咀华,滋养生命”为题目的古诗文学习心得,请你在阅读时完成下面题目。1.默写(1)品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可感受物我两忘之境,获得闲雅之趣。(2)吟诵苏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射天狼”,可感受洒脱豪迈之气,坚定报国之志。(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让我明白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面对世事变迁,我们要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4)有修养的人不会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影响心境,正如《论语•学而》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常常以此自勉。【答案】①.悠然见南山②.会挽雕弓如满月③.西北望④.沉舟侧畔千帆过⑤.病树前头万木春⑥.人不知而不愠⑦.不亦君子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作答时,一是要彻底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悠、见、雕、沉、畔、愠”等字词容易写错。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一首诗仅有方寸大小,一阕词不过寥寥①数行。文人们或叙事□或怀古口或咏物,或抒情,用感性的yùn②律将人生的体悟吟咏为一首首传唱不息的历史歌谣。读诗词,人们可以得到审美享受:心之精微、情之真挚、诗之工巧、词之别样。在反复的吟诵中,潜藏在诗词内蕴中的精神、价值观或生活方式渐次浮现,同此哀乐,古今共赏,传承千古。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不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吗?(1)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①寥寥______②yùn_____律(2)语段方框内应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顿号逗号 B.逗号逗号 C.逗号顿号 D.顿号顿号(3)下列与“历史歌谣”短语类型不同的一项是()A.诗词内蕴 B.生活方式 C.流传至今 D.世间况味(4)将文中画线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liǎo②.韵(2)B(3)C(4)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①寥寥,读音是:liáoliáo,形容非常稀少;②韵律,读音是:yùnlǜ,指声韵和节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根据语段“文人们或叙事□或怀古口或咏物,或抒情”可知,“或叙事”“或怀古”“或咏物”,表示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停顿,应用逗号;故选B。【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短语类型。根据“历史歌谣”可知,是并列短语;A.并列短语;B.并列短语;C.动补短语;D.并列短语;故选C。【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句式转换。根据文中画线句“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不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吗?”可知,这是反问句;反问句改陈述句,可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所以,陈述句为: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班级举行“读史品文,知人省己”交流活动,博雅小组以下面两篇文言文为例,分享了自己的读书经验。(甲)(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曹刿论战《左传》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内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积累意识】3.《左传》是_________家(学派)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4.请你运用小雅同学总结的解词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方法词语提示解释(填写文字).迁移法齐师伐我王师北定中原日(1)师:______字源法战则请从s也甲骨文(2)从:______査字典望其旗靡mǐ①倒下;②华丽,美好;③无。mí①糜烂,破碎;②奢侈,浪费。(3)靡:_________【归纳意识】5.本文主要表现了曹刿哪两方面的才能?【比较意识】6.关于“何以战”问题,鲁庄公回答三次,第三次回答得到肯定的原因是什么?【品鉴意识】7.本文以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人物的特点,请从第②段列举一处并简要分析。【答案】3.儒4.①.军队②.跟从(跟随)③.倒下5.围绕“政治和军事”或“判断力和执行力”回答6.围绕“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回答7.示例一:“公将鼓之”(或“公将驰之”),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的特点。示例二:“未可”(或“可矣”),表现了曹刿从容镇定、果断自信的特点。【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左传》,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全书六十卷,以《春秋》为纲,并仿照春秋体例,按照鲁国君主的次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间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保存了许多当时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珍贵史料,在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1)根据“齐师伐我”可知,句意为: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师,军队;(2)根据“战则请从”可知,句意为: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从,跟从(跟随);(3)根据“望其旗靡”可知,句意为: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靡,倒下。【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根据第①段“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可知,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与庄公会面时,曹刿分析了庄公的三次答话,曹刿所言,皆着眼于“民”;由此可知,在政治方面,体现了曹刿是一个有政治远见、深谋远虑的人;根据第②段“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可知,战斗过程中,曹刿不急于进攻和追击;在军事方面,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和卓越的军事才能;【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根据第①段“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可知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与庄公会面时,曹刿分析了庄公的三次答话,曹刿所言,皆着眼于“民”;这里,写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体现了“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表现曹刿是一个有政治远见、深谋远虑的人。【7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根据第②段“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可知,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的特点;根据第②段“未可”“可矣”可知,表现了曹刿从容镇定、果断自信的特点;展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时,也表现了鲁庄公的善于纳谏,知人善用的特点。【点睛】参考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乙)(5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吴隐之传①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邛城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年十余,丁父忧①,每号泣,行人为之流涕。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②过礼。②迁左卫将军,禄赐皆班③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振④亲族,家人绩⑤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③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廉士以为荣。(选自《晋书》,有删改)【注释】①丁父忧:遭父丧。②毁:特指居丧时,因哀痛过度而伤害身体。③班:分给,赐予。④振:同“赈”,救济。⑤绩:把麻纤维拧成线。【积累意识】8.文中“行人为之流涕”中“涕”的意思是__________。【语感意识】9.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崇德意识】10.博雅小组以“养德修身”为主题进行交流,请你参与并围绕以上两文中的人物分享个人体会。小博:我要像曹刿一样,心怀家国。小雅:我要像吴隐之一样,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我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8.眼泪9.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10.示例一:我要像吴隐之一样,孝顺父母。示例二:我要像鲁庄公一样,虚心听取他人建议。【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根据“行人为之流涕”可知,句意为:行人都会为他(的遭遇)而流泪。涕,指眼泪。【9题详解】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本句的意思是:冬天没有被子,他曾洗衣时,没有替换衣服,竟然披上棉絮。这里“冬月无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