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辽宁省鞍山市2021年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鞍山市2021年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格式:doc页数:31页大小:9.1 M上传日期:2023-10-31 23:42浏览次数:221U1 侵权/举报

2021年辽宁省中考试卷精选鞍山市(考试时间与化学共15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共32分,其中1~10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11~14题为多选题,每题3分,每题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注意:第1~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课桌的质量约为50g B.日光灯正常发光的电流约为180mAC.高铁列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80km/h D.令人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37℃【答案】B【解析】【详解】A.学生课桌的质量约为15kg,故A不符合题意;B.日光灯的额定功率为40W,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I==≈0.18A=180mA故B符合题意;C.高铁的正常行驶速度约为300km/h以上,故C不符合题意;D.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气温在23℃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我市某校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合唱活动,以下四个选项中用声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演唱者的歌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主持人使用话筒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C.嘹亮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D.禁止观众在礼堂中大声说话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答案】C【解析】【详解】A.歌声是由演唱者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主持人使用话筒是为了提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嘹亮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故C正确;D.禁止观众在礼堂中大声说话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3.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消失。下列选项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 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会消失,是液态乙醚变成气态乙醚的汽化现象。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是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是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是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D.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下列光现象中,解释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中屏幕上出现的是倒立的虚像B.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河底看起来变浅,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答案】D【解析】【详解】A.小孔成像依据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B.虽然漫反射光线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也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C.河底看起来变浅,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故C错误;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D正确。故选D。5.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在站立时抬起一只脚后,对地面的压强变小B.潜水艇在海水中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不变C.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进嘴里,利用了大气压强D.轿车高速行驶时,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大【答案】C【解析】【详解】A.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当抬起一只脚后,人与地面的受力面积减小,由p=可得,人对地面的压强变大,故A错误。B.潜水器在海水中下潜的过程中,深度增大,受到的海水压强增大,故B错误;C.用吸管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是吸走了管中的空气,使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饮料压入口中,利用了大气压强,故C正确;D.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轿车,轿车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气流速,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D错误。故选C。6.将纸巾摩擦过的轻质吸管放在绝缘支架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吸管这端远离橡胶棒。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摩擦过的吸管一定不带电 B.摩擦过的吸管一定带负电C.摩擦过的吸管失去电子 D.摩擦过的纸巾得到电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B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其去靠近吸管的一端时,吸管这段远离橡胶棒,则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吸管一定带负电,吸管带负电是由于得到了电子,故可知AC错误,B正确;D.由C中可知,摩擦过的吸管得到电子,则摩擦过的纸巾失去电子,故可知D错误。故选B。7.关于下列四幅图片,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磁场B.图乙:导体ab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偏转C.图丙:闭合开关,蹄形磁体磁极上下对调后,导体ab的运动方向不发生改变D.图丁:探究的是电磁铁A、B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甲图为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A正确;B.导体ab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没有切割磁感线,没有感应电流的产生,电流表指针不偏转,故B错误;C.闭合开关,蹄形磁体磁极上下对调后,改变了磁场方向,电流方向不变,则受力方向改变即导体ab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C错误;D.丁图中电磁铁A、B是串联的,电流相等,电磁铁A、B匝数不同,探究的是电磁铁A、B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A。8.如图所示,小球由静止开始沿着粗糙的曲面从a点向d点运动,其中b和d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在c点的机械能C.小球在b点的动能等于在d点的动能D.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全部转化为内能【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由题意可知,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要克服摩擦力做功,重力势能会部分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B.小球从b点运动到c点时,克服摩擦力做功,会损失部分机械能,故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在c点的机械能,故B正确;C.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时,克服摩擦力做功,会损失部分机械能,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在d点的机械能,其中b和d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重力势能相等,故小球在b点的动能大于在d点的动能,故C错误;D.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由于摩擦,机械能部分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故选B。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忽略灯丝电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不变B.电流表A示数变大,灯泡亮度变亮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和示数之差的比值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电路图可知,电流表A1测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小,两端电压不变,故由欧姆定律可知,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故A错误;B.由电路图可知,灯泡并联在电源两端,滑片P移动过程中,灯泡两端电压不变,且灯泡电阻不变,故由可知,灯泡的功率不变,故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由A中分析可知,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大,且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不变,故可知干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示数变大,故B错误;C.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故电压表V示数不变,由A中分析可知,电压表A1示数变大,故可知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小,故C错误;D.由电路图可知,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之差等于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大小,由B中分析可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之差不变,且电压表V示数不变,故二者比值不变,故D正确。故选D。10.如图所示是小明家的电能表。将一个标有“220V1210W”的用电器单独接入家庭电路中工作12min,电能表业的转盘转了500转,在此工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能表的示数表示家中已经消耗1123.4J的电能B.该用电器的实际功率为1200WC.该电路的实际电压为200VD.若小明家所有用电器同时工作,则总功率不得超过2.2kW【答案】C【解析】【详解】A.该电能表的示数表示家中已经消耗1123.4kWh的电能,故A错误;B.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W实=r/kWh500r=0.2kWh则用电器的实际功率为P实===1kW=1000W故B错误;C.用电器的电阻为R===40该电路的实际电压U实===200V故C正确;D.若小明家所有用电器同时工作,则总功率不得超过P总=UI=220V20A=4400W=4.4kW 故D错误。故选C。注意:第11~14小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1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能越大的物体所含有的热量一定越多 B.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减少【答案】BD【解析】【分析】【详解】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含有热量”这一说法错误,故A错误;B.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故B正确;C.热传递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但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C错误;D.同一物体质量一定时,温度降低,内能会减少,故D正确。故选BD。12.如图所示,木块A、B、C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木块A不受摩擦力B.木块C受到B对它向右的摩擦力为20NC.木块C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C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B受到的拉力与木块C受到的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AB【解析】【详解】A.由图知:用20N的水平拉力F拉木块B,使A、B、C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B、C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空气阻力,木块A由于惯性,随木块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故A正确;B.木块B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同时受到木块C对B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即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木块B对木块C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20N,故B正确;C.地面对C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A、B、C三个木块的重力之和,大于木块C的重力,木块C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C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木块C受到向左的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与木块B受到的拉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AB。13.将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向其内部分别注入甲、乙两种液体。将体积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M、N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的密度B.物体M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大于N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C.若将乙液体倒入甲液体中,物体M将上浮D.取出M、N后,两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则【答案】ABD【解析】【分析】【详解】A.由题意可知,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且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故由可知,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由图中可知,乙中液体深度大于甲中液体深度,故由p=gh可知,甲液体密度小于乙液体密度,且M在甲中悬浮而N在乙中漂浮,故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M的密度等于甲的密度,N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故可知,M的密度大于N的密度,故A正确;B.由A中分析可知,M的密度大于N的密度,且两物体的体积相同,故由m=V可知,M的质量大于N的质量,由G=mg可知,M的重力大于N的重力,由受力分析可知,两物体所受浮力均等于自身重力,故可知M所受浮力大于N所受浮力,由浮力的产生条件可知,物体M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大于N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故B正确;C.若将乙液体倒入甲液体中,则混合后的液体密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则此时M的密度将大于混合液体的密度,故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物体M将下沉,故C错误;D.由受力分析可知,取出M、N后,两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变化量等于M、N自身重力的大小,由B中分析可知,M的重力大于N的重力,故甲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变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