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精品解析:2022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生物真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2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生物真题(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8页大小:42.6 K上传日期:2023-10-31 17:08浏览次数:142U1 侵权/举报

绝密★启用前2022年朝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80分。其中物理90分,化学70分,生物2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2小题,共58分。其中1-10小题为生物题,每小题2分;11-22小题为化学题,其中11-18小题,每小题1分,19-22小题,每小题2分:23-32题为物理题,其中23-30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31-3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对于多选题,错选、漏选、多选不得分)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杂草和玉米互利共生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D.青蛙的生活与昆虫有关,与温度、水分、空气等无关【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改变环境。【详解】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白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A错误。B.杂草和玉米属于竞争关系,B错误。C.生活在沙漠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C正确。D.青蛙的生活与昆虫有关,与温度、水分、空气等也有关,D错误。故选C。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获得能量最多的生物是猫头鹰B.猫头鹰和蛇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C.如果这个生态系统受到了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那么这种有毒化学物质在青草体内积累最多D.该食物网中有四条食物链【答案】B【解析】【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规律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生物的数量也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减少。可见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植物的能量(数量)多于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数量),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数量)多于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数量)。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详解】A.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规律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生物的数量也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减少。在该食物网中,猫头鹰食物等级最高,获得能量最少,错误。B.猫头鹰以蛇为食,属于捕食关系,猫头鹰和蛇都以鼠为食,猫头鹰和蛇属于竞争关系,正确。C.猫头鹰在该食物网中,营养级别最高。故如果这个生态系统受到了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那么这种有毒化学物质在猫头鹰体内积累最多,错误。D.在该食物网中:有①青草→鼠→猫头鹰,②青草→鼠→蛇→猫头鹰,③青草→食草鸟→猫头鹰,④青草→食草鸟→蛇→猫头鹰,⑤青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共5条食物链,错误。故选B。3.某同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比较,得出下列结论,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呼吸作用在线粒体中进行C.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而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详解】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A错误。B.结合分析可知,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呼吸作用在线粒体中进行,B正确。C.结合分析可知,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正确。D.结合分析可知,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D正确。故选A。4.关于茎的输导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茎内的导管具有输导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方向是由下向上B.“树怕伤皮”,是因为筛管被破坏后不能运输营养物质C.植物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动力来自呼吸作用D.茎输导的有机物是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管道系统,其中导管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详解】A.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A正确。B.“树怕伤皮”是因为树皮被破坏后,筛管被破坏,不能向下运输有机物,B正确。C.运输水分所需要的动力来自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所产生的拉力,C错误。D.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通过筛管输送到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储存起来,D正确。故选C。5.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描述正确的是( )A.狮子具有社群行为,具有社群行为的还有蜜蜂、蚂蚁、乌鸦、麻雀等B.动物越高等,后天学习行为所占比例越小C.运动员完成某一动作,不需要神经系统的调控D.人在运动中,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详解】A.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乌鸦、麻雀等群内没有明显的组织、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次序,因此不具有社群行为,A错误。B.由于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就越强,就越适应环境。一般说,学习行为占比例越大的动物越高等;反之,动物越低等,学习行为越差,所占比例越小,B错误。C.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C错误。D.人体能产生运动,是因为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再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D正确。故选D。6.关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古代爬行类进化为原始鸟类,原始鸟类进化为原始哺乳类B.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新近形成的地层里C.米勒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D.生物的变异是定向的,自然选择也是定向的【答案】C【解析】【分析】1.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2.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米勒的实验证明在原始大气情况下,从无机小分子转化为有机小分子的可能性。米勒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其中甲烷、氨、一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冷凝器模拟了降雨,装置下的液体模拟了原始海洋。米勒的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这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科学家推测,生命起源的第二步是由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生命起源的第三步是地球上有机大分子形成多分子独立的体系。生命起源的第四步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多分子独立的体系在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和动力,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详解】A.始祖鸟既有爬行动物的特征,又具有鸟类的特征,这说明始祖鸟化石是古代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之一。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错误。B.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错误。C.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正确。D.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错误。故选C。7.关于染色体、DNA、基因、性状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的对数和性状的数目相等B.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它们都是遗传物质C.每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D.很多性状表现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D【解析】【分析】如果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细胞核中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染色体。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详解】A.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染色体的对数和性状的数目不可能相等,错误。B.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错误。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DNA上有多个基因,错误。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故选D。8.下列对遗传和变异现象叙述合理的是( )A.太空育种改变了生物的遗传物质,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B.近亲结婚所生子女一定会患遗传病C.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变异现象不是普遍存在的D.变异与生物进化无关【答案】A【解析】【分析】变异的类型:根据能不能遗传,可分为可遗传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给后代。如红绿色盲。不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给后代。如经常在太阳底下工作的人,皮肤黝黑。变异根据其对生物的生存是否有利,还可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详解】A.太空育种改变了生物的遗传物质,可遗传给后代,属于可以遗传的变异,正确。B.近亲结婚所生子女增大会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错误。C.遗传、变异的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错误。D.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的提供原材料,错误。故选A。9.人的有耳垂是由显性基因(D)决定的,无耳垂是由隐性基因(d)决定的。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无耳垂的儿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Dd,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均为23对B.无耳垂儿子的基因型为dd,其生殖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X或22条+Y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有耳垂的女儿的概率为四分之一D.这对夫妇生的有耳垂的子女,其基因型只能为Dd【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其中控制生物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如A表示),控制生物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如a表示)。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显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它表现为显性性状;当生物的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如aa)控制时,表现为隐性性状。【详解】A.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无耳垂的儿子,所以有耳垂为显性性状,无耳垂为隐性性状,所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Dd,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只有体细胞成对染色体的一半,所以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均为23条,A错误。B.无耳垂儿子的基因型为dd,其生殖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X或22条+Y,B正确。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有耳垂的女儿的概率为1/8,C错误。D.这对夫妇生有耳垂的子女,其基因型为DD和Dd,D错误。故选B。10.关于现代生物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转移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应用了转基因技术B.“巨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