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2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2022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11页大小:768.1 K上传日期:2023-10-31 00:37浏览次数:61U1 侵权/举报

历史说明: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下图所示文物铸造于()A.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可知,该文物是司母戊鼎,到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如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商王祭祀其母亲所著,重达832.84千克。铸造这样硕大的器物,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司母戊鼎铸造于商朝,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中描绘的情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C.唐玄宗实行一系列改革 D.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结合所学可知,杜甫《忆昔》描写的是唐朝开元盛世时期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辅佐下实施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使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C项正确;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与题干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3.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搜集了如下学习资源。由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虎门销烟》爱国影片邓世昌人物扫描义和团运动过程图片国共抗战战役汇总A.西方列强殖民扩张 B.领土主权遭到破坏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全部鸦片。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着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邓世昌是黄海海战中的民族英雄,义和团是反帝爱国运动,而抗战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因此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反抗侵略,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殖民扩张,排除A项;《虎门销烟》与领土主权遭到破坏无关,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社会性质才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的三年内,外轮在中国航运损失1300多万两白银;官办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0万匹。与上述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A.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C.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D.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上海轮船招商局使外轮在中国损失1300多万两白银,官办湖北织布局减少了洋布的进口量,由此可知洋务企业的开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A项正确;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影响的是戊戌变法,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排除CD项。故选A项。5.红色圣地留下许多有重大纪念意义的红色印迹,为赓续红色血脉提供了重要资源。下列红色圣地与革命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A.南昌——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 B.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C.瑞金——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D.大别山——中共一大召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保存革命力量,放弃攻打长沙,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项正确;南昌起义是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南昌是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排除A项;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是会宁,排除C项;中共一大召开在上海,排除D项。故选B项。6.2022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强音,推动全球团结与合作。下列选项属于20世纪50年代推动中国同亚非各国团结与合作的是()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B.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1955年在印尼召开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推动中国同亚非各国团结与合作,A项正确;B项是1971年,C项是1972年,D项是1979年,排除BCD项。故选A项。7.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有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不论是写喜剧还是写悲剧,都能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这位戏剧家是()A.但丁 B.贝多芬 C.莎士比亚 D.巴尔扎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英国有一位伟大的戏剧家”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伟大的戏剧家是莎士比亚,C项正确;但丁是意大利的,贝多芬是德国的,巴尔扎克是法国的,排除ABD项。故选C项。8.识读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对下面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①促进了古代东西方文化大交汇②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③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④世界各地区连为一个整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人哥伦布,受到西班牙的资助,于1492年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开辟通往美洲的航线,葡萄牙人麦哲伦,受到西班牙的资助,于1519年至1522年完成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把世界连结成一个整体,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②③④符合史实,D项正确;不是促进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①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①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①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9.19世纪中期,日本摆脱了半殖民地地位,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下列措施属于日本推动其资本主义发展的是()A.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B.农奴获得解放时可获得一份土地C.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D.推行“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推行“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因此有利于推动日本资本主义发展,D项正确;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大化改新的内容,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排除A项;农奴获得解放时可获得一份土地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排除B项;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是美国内战时期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10.在工业革命过程中,解决动力问题是关键。下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电动机【答案】A【解析】【详解】为了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促进了生产部门机器的改革和交通运输中的发明创造,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根据图示可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据题干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处应填写的是蒸汽机,A项正确;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排除B项;发电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排除C项;电动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排除D项。故选A项。1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下面表格中对此次战争相关内容整理正确的是()序号历史事件重要影响①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②卢沟桥事变标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爆发③凡尔登战役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④《联合国宣言》签署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2年1月,《联合国宣言》签署,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得出①④符合史实,B项正确;②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②③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③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2.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角锥体状陵墓B.《共产党宣言》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C.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D.罗斯福为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实施了新政【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共产党宣言》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对《共产党宣言》的评价,B项正确;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角锥体状陵墓,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罗斯福为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实施了新政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26分)13.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1952年46.511.41978年155.6212.12014年11352.364369(1)图1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何历史意义?(2)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结果是什么?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实行怎样的政策?(3)图3见证了清政府对哪一地区的管辖?元朝时对该地区实行直接管辖的中央机构是什么?(4)材料体现了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分析材料中表格信息,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案】(1)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实力。(2)文成公主入藏或唐蕃和亲。开明的民族政策。(3)西藏。宣政院。(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意思相近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可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唐朝阎立本《步辇图》”可知是文成公主入藏或唐蕃和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达赖金印、班禅金印”可知,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对该地区实行直接管辖的中央机构是宣政院。【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可知,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据材料“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可知,从1952到2014年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总值不断提高,得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14.民主与法治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见证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