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精品解析:2023年重庆市中考历史真题(A卷)(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3年重庆市中考历史真题(A卷)(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15页大小:542.8 K上传日期:2023-10-31 00:23浏览次数:232U1 侵权/举报

2023年重庆市中考历史真题(A卷)(开卷本卷共两个大题,满分50分,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共用9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来,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1.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表明()A.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 B.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C.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 D.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分析可知,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已经形成拥有同一祖先,都是黄帝族后裔的认识,体现了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拥有共同的先祖,体现的是民族认同,并未体现“无为而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同宗共祖意识,不能体现“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排除B项;题干材料是夏商周时期的,不是先秦,排除C项。故选D项。2.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历史探究学习中,围绕主题收集了一些史料,现摘录部分典型如下。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是()内容出处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史记》幽、翼、青、并、充五州及徐州之淮北(均位于我国北方)流人相帅(率)过江沧。《晋书》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建康)贡使商旅,方舟万计。《宋书》A.政权建设与社会进步 B.技术发明与经济发展C.人口迁徙与区域开发 D.商业繁盛与文化交流【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幽、翼、青、并、充五州及徐州之淮北(均位于我国北方)流人相帅(率)过江沧。”分析可知,材料体现了北方人南迁,依据材料“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及材料“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建康)贡使商旅,方舟万计。”分析可知,材料体现了江南地区由荒凉到繁盛发展情况,因此,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是人口迁徙与区域开发,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权建设”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技术发明”,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3.《中华文明史》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之一,“在于使得少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下层人士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表明科举制度()A.导致文官地位超过武官 B.消除了人们的门第观念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于使得少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下层人士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科举制促进了阶层的流动,平民可以通过科举制跻身统治阶层,并提高了文官队伍的素质,C项正确;宋朝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文官地位超过武官,排除A项;“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门第观念一直存在,且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科举制度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4.有学者认为,元代有不少蒙古语和西域语言的音译词被吸收到汉语汉文中。如车站的“站”就是蒙古语jam(驿传)的译音,“站”字汉语本义是“立着”“停下”,而元代汉蒙语并用合成“驿站”一词,遂发展为如今车站的“站”义。这说明()A.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B.交通发展强化了统治C.元代重视文化建设 D.民族交融丰富了文化【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蒙古语和汉语相互融合形成“驿站”一词,发展为如今车站的“站”义,这是民族交融的表现,也丰富了我们的文化,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家思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文化融合,B项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元代重视文化建设”,排除C项。故选D项。5.1895年,清朝使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谈判时,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从中可得出的信息是()李云:我接台湾巡抚来电,闻将让台湾,台民鼓噪,誓不肯为日民。伊云:听彼鼓噪,我自有法,李云:此话并非相吓,乃好意,直言相告。伊云:我亦闻此事。李云:台民戕(杀)官聚众,视为常事,他日不可怪我。伊云:中国一将治台权让出,即是日本政府之责。A.台湾人民坚决反抗日本侵占台湾 B.清朝官员为虎作张加速台湾沦陷C.台湾已被置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 D.台湾人民的斗争被日军残酷镇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台民鼓噪,誓不肯为日民”可知,台湾同胞坚决反对清政府割让台湾岛给日本,A项正确;从李鸿章的话可知,李鸿章是想借台湾人民反对割让台湾的事情给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施压,从而不割让台湾,B项表述不恰当,排除B项;当时《马关条约》还未签订,台湾还没有被日本侵略者侵占,排除C项;根据所学历史可知,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的确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残酷镇压,但当时日本侵略者还没有进入台湾岛,D项所述历史还未发生,排除D项。故选A项。6.(1949年)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在长江岸边,木帆船、渔船是百姓赖以为生的生产资料、命根子,但他们纷纷支援渡江战役。这充分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A.人民战争的胜利 B.先进武器的胜利C.经济实力的胜利 D.国际声援的胜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可知,解放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也因为中国人民的无私支援,所以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中国人民推翻独裁专制的蒋家王朝的胜利,A项正确;从材料中的“木帆船、渔船”可知,当时的老百姓是用落后的木帆船、渔船运送我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当时我方的武器并不先进,经济实力也不强,但是军民万众一心,此等力量无人可挡,排除BC两项;材料并没有提及国际声援,且真正的胜利永远需要在战场上取得,需要百万雄师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而不是依靠国际声援,排除D项。故选A项。7.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以下他在抗战时期育才学校的办学活动,最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A.引进著名的专业人士作为教师 B.根据学生的爱好和才能因材施教C.千方百计抢救被埋没的人才幼苗 D.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从事调查、见习、实习等活动【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分析可知,陶行知认为需要通过劳动来教育学生,“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从事调查、见习、实习等活动”属于劳动教育,D项正确;ABC项都不属于劳动教育,排除ABC项。故选D项。8.照片是历史记忆的载体。下列两幅照片所反映的共同历史记忆是()A.变法图强 B.扶清灭洋 C.实业救国 D.民主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謇是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他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发展了中国民族企业,民生公司是第一家大型民办航运企业,著名实业家卢作孚于1925年筹办,创办的起因是中国航运业几乎被外国霸占,航运公司取名为民生公司,寓为“为人民而生”,取自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926年卢作孚制作了民生轮,民生公司打击了外商,还协助抗战,二者都体现了实业救国,C项正确;“变法图强”是戊戌变法的主张,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排除B项;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9.下图反映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的主要成就,其中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开通的突出作用是()A.保障了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建设 B.带动了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C.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D.加速了长江南北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C项正确;川藏、新藏、青藏公路的开通,与“保障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带动沿了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B项;一五计划时期,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故“加速了长江南北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与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开通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0.2023年4月15日,非洲苏丹首都喀土穆多地发生武装冲突,安全风险急剧上升。中国派正在亚丁湾护航的导弹驱逐舰南宁舰等,于4月27日将首批668名中国同胞安全撤离到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材料从根本上说明()A.中国军队是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强后盾B.改革开放后中外人员的流动不断增强C.人民海军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D.人民解放军已经建立起联合作战体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分析题干材料可知,中国海军的撤侨行动保障了中国同胞的生命安全,由此可知,中国军队是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强后盾,A项正确;中国同胞出现在苏丹可以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外人员的流动不断增强,撤侨出动先进的导弹驱逐舰南宁舰以说明人民海军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但这些都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排除BC两项;材料没有提及人民解放军的联合作战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11.据史书记载,阿拉伯帝国时期,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等。这表明阿拉伯帝国()A.疆域辽阔 B.贸易发达 C.人口密集 D.港口众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阿拉伯帝国的巴格达市场上拥有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非洲各地的商品,说明阿拉伯帝国与海外市场联系加强,贸易发达,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阿拉伯帝国的疆域信息,得不出疆域辽阔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阿拉伯帝国人口分布情况,得不出人口密集的结论,排除C项;港口众多在材料没有体现,只是强调贸易发达,排除D项。故选B项。12.在中世纪,雕塑只是为了给教堂的神龛和大门作装饰。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矗立在城市广场上的雕像往往充满动感,参观者可以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充分欣赏人体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这实质上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A.雕塑使用范围扩大 B.宗教退出人们生活C雕塑装饰功能增强 D.人文主义思想流行【答案】D【解析】【详解】从题干材料中的“充分欣赏人体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可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流行,雕塑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项正确;从“雕塑只是为了给教堂的神龛和大门作装饰”到“雕像往往充满动感,参观者……充分欣赏人体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可知,雕塑的使用范围的确扩大了,不再仅仅作装饰用,更是让人欣赏,但这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排除AC两项;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反对宗教压迫,但宗教并没有完全退出人们的生活,排除B项。故选D项。13.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存在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下列对史事时间和空间表述完整的是()A.重庆发现了多座石阙,其中在忠县有三座B.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伦敦发表《共产党宣言》C.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被刺杀,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D.由于日本飞机的轰炸,八路军办事处分迁到红岩嘴13号和曾家岩50号两处【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要对史事有准确理解,史事的时间和空间需要表述完整,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伦敦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符合题意,B项正确;AD项都是缺失史事的时间,C项缺失史事的空间,都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14.下边是小勇同学学习美国南北战争后制作的思维导图,从中可以得出南北战争的本质是()A.更新行业比重 B.调整生产关系 C.改变国家性质 D.摆脱殖民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解读思维导图可知,南北战争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是北方资本主义与南方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由此可知,南北战争的本质是要调整生产关系,废除种植园经济中的奴隶制,发展资本主义,B项正确;奴隶制存废本质是要调整生产关系,而不是简单的更新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