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精品解析:安徽省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安徽省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格式:doc页数:12页大小:482.5 K上传日期:2023-10-31 00:12浏览次数:409U1 侵权/举报

2020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开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一、单项选择1.如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A.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 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D.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点:汉字的演变。解题思路:观察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认识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汉字“鱼”字从甲骨文先后演变为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分析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可知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故B符合题意;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的说法错误,排除A;汉字的演变是由繁到简,排除C;汉字有多种造字方法,排除D。故选B。2.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说明A.秦朝法律影响后世 B.法治思想始于秦朝C.秦朝实行严刑峻法 D.法律助推秦灭六国【答案】A【解析】【详解】考查点:秦朝的法律。解题思路:正确解读题干材料。在秦朝统一前,各国有各自的法律,而在商夏时期,法律非常的不完善。在秦统一后才是一个国家的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所以说“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由此可见,秦朝法律影响后世。故A符合题意;法治思想始于秦朝的说法错误,排除B;秦朝实行严刑峻法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秦灭六国后建立秦朝,秦始皇明法度,定律令。排除D。故选A。3.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A.休养生息 B.兵民合一 C.重文轻武 D.外重内轻【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点:重文轻武。解题思路:题干的“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题干的“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表明北宋的文臣受到重用,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重文轻武,故C符合题意;休养生息是西汉初年实行的政策,排除A;兵民合一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外重内轻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故选C。4.制作读书摘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所反映的中央政府加强管辖的地区是A.台湾 B.西藏 C.新疆 D.东北【答案】A【解析】【详解】考查点:元朝和清朝对台湾的管辖。解题思路:依据读书摘要的关键信息“元朝时,中央政府首次在该地区建立行政机构;1684年清政府在该地区设府,1885正式建省”判断该地区是台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1662年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政府进入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故A符合题意;西藏与读书摘要的关键信息不符,排除B;新疆与读书摘要的关键信息不符,排除C;东北与读书摘要的关键信息不符,排除D。故选A。5.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这里的“立足点”是A.尊孔复古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爱国主义【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点:五四运动。解题思路:分析“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中形成的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传统价值的立足点。故D符合题意;尊孔复古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排除A;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B;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C。故选D。6.“这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长达3万字的八个决议’,确立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系统性的建党与建军文件,使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军队日益成为一支精干而富有战斗力的力量。“这次会议”是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点:古田会议。解题思路:依据题干的“确立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系统性的建党与建军文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会议,即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故B符合题意;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排除A;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排除C;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故选B。7.如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部分国家伤亡人数及持续作战时间,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援助是中国抗战取胜的关键因素B.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C.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最大D.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所给信息可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的抗日战争持续时间最长,伤亡人数最多,这说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抗战中美国对中国的援助,故A错误;中国是参加反法西斯战争最早的国家,故排除B项;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最大,故排除C项。故选D。8.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两者的共同作用是A.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C.赢得了人民群众支持 D.实现了土地公有的目标【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点:土地改革。解题思路: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使农民获得土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使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故C符合题意;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不符,排除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与《中国土地法大纲》不符,排除B;实现了土地公有的目标与《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都不符,排除D。故选C。9.词汇变化反映时代变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时曾一次性增收了5000多个新词条,如市场经济、超市、电脑、绿色食品、下海等。本次修订可能发生A.1956年 B.1978年 C.1984年 D.1996年【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点:时代变迁。解题思路:根据新词条判断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题干的市场经济、超市、下海等词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故D符合题意;与1956年有关的词汇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等,排除A;与1978年相关的词汇是改革开放等,排除B;与1984年相关的词汇是国企改革等,排除C。故选D。10.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不是因为伏尔泰卓越的讽剌散文和卢梭伤感的浪漫小说,而是因为中产阶级已经上升到经济的领导地位,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治权力。这表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启蒙思想的宣传 B.资本主义的发展C.财政危机的加剧 D.三级会议的召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而是因为中产阶级已经上升到经济的领导地位,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治权力”可知,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正确;启蒙思想的宣传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A项;财政危机加剧是其中一个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C项;三级会议的召开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故排除D项。故选B。11.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中描述:“伦敦特别是伦敦工人区坏空气,最能助长肺结核的发展。”在伦敦工会1883年的报告中,有1/3的工人都是死于肺结核。此时肺结核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 B.农业衰退导致食物短缺C.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恶化 D.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点:工业革命的影响。解题思路:“1883年、伦敦、肺结核大量发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前后,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大量使用,促进了煤炭的大量开采,造成了空气污染,导致肺结核大量发生。故C符合题意;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的说法错误,排除A;农业衰退导致食物短缺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排除D。故选C。12.1921年春,列宁开始重新思考利用资本主义建设新俄国这一问题。“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思想的提出,是列宁基于现实的思考。当时的“现实”是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C.外国武装干涉威胁新生政权 D.苏联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障碍【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点:新经济政策。解题思路:当时的“现实”指的是新经济政策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导致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年春,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故B符合题意;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十月革命中被推翻,排除A;十月革命胜利后,经过3年的艰苦斗争,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排除C;苏联模式在1936年形成,排除D。故选B。13.漫画家常用犀利的画笔针砭时弊。如图漫画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导致图中西方富人交通工具变化的时代背景是A.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C.工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D.经济大危机的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点:经济大危机。解题思路:依据漫画的时间和图中西方富人交通工具的变化判断时代背景。观察题干漫画,时间是1928——1932年,图中西方富人交通工具越来越简单,说明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影响到了西方富人的生活,故D符合题意;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与漫画信息不符,排除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时间是1933年,排除B;工业生产技术的革新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C。故选D。14.美国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和代表,其意识形态中反共、反苏的理念十分明显。1945年9月美国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54%的美国人相信美国和苏联在战后能够合作。两个月后,这一数字下降到44%,到了1946年2月,这一数字下降到35%。这表明A.意识形态对立加速国际社会分裂 B.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无法合作C.美苏同盟破裂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D.遏制苏联成为全体美国民众共识【答案】A【解析】【详解】考查点:意识形态对国家的影响。解题思路:美苏的意识形态是对立的。美国意识形态中反共、反苏的理念十分明显,这是解题的关键。依据题干的“意识形态中反共、反苏的理念十分明显”和“54%的美国人相信美国和苏联在战后能够合作。两个月后,这一数字下降到44%,到了1946年2月,这一数字下降到35%。”可知题干材料表明意识形态对立加速国际社会分裂,故A符合题意;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无法合作的说法错误,排除B;美苏同盟破裂,冷战对峙局面形成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遏制苏联成为全体美国民众共识与题干数据不符,排除D。故选A。15.1948年5月,第一次阿以战争爆发,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50号决议,决定设立联合国巴勒斯坦停战监督组织,这是联合国部署的第一次维和行动。截至2017年底,联合国总共实施了71项维和行动。这说明A.联合国有权干预国际上一切事务 B.维和行动消除了地区霸权与冲突C.联合国致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D.只有安理会才有权决定维和行动【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点:联合国。解题思路:根据题干的“维和行动、设立联合国巴勒斯坦停战监督组织”认识联合国的作用。题干的“设立联合国巴勒斯坦停战监督组织,联合国总共实施了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