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19年青海省中考化学试卷(省卷)(含解析版)
2019年青海省中考化学试卷(省卷)(含解析版)
格式:pdf页数:24页大小:1.6 M上传日期:2023-10-30 23:47浏览次数:300U1 侵权/举报

2019年青海省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共18分.请把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相应题号的表格内)1.(1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冰雪融化C.蜡烛燃烧D.铁水铸锅2.(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铁丝B.红磷C.硫粉D.镁条3.(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A.倾倒液体B.滴加液体C.熄灭酒精灯D.检查装置气密性4.(1分)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臭氧C.生石灰D.干冰5.(1分)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需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为3gB.在烧杯中配制溶液C.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D.俯视读数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6.(1分)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2HB.HC.HD.H27.(1分)在化学反应:CH4+2O2CO2+2X中,X的化学式为( )A.H2O2B.H2C.H2OD.CO8.(1分)酸奶中含有的乳酸菌(C3H6O3)能帮助消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乳酸菌属于有机物B.乳酸菌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C.乳酸菌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乳酸菌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6:1:89.(2分)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下列四种物质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201226反应后质量/g022待测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物质C可能是催化剂C.物质D的待测值是30gD.反应中B、D的质量比是3:110.(2分)下列对所学内容的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B.元素与健康金刚石硬度大﹣﹣裁玻璃缺碘﹣﹣甲状腺肿大活性炭吸附性﹣﹣去除异味缺钙﹣﹣贫血C.化学与生活D.食品与安全铁制容器能盛放农药波尔多液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不能食用油锅着火应立即盖上锅盖用亚硝酸钠代替氯化钠作调味品A.AB.BC.CD.D11.(2分)现有X、Y、Z三种金属,若将X、Y、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X溶解并产生气泡;若将Y、Z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Y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而Z表面无变化,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Z>X>YB.Y>Z>XC.X>Z>YD.X>Y>Z12.(2分)下列图象与变化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BCDA.碱溶液加水稀释B.通电分解水C.煅烧石灰石D.石灰水变质13.(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AN2(水蒸气)通过浓H2SO4BNaOH溶液(Na2CO3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CCu粉(Fe)用磁铁吸引DNaCl(泥沙)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A.AB.BC.CD.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14.(2分)用化学用语表示:2个镁离子 ;标出Na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15.(3分)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1)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与锂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A”或“B”或“C”)。(3)在A、B、C三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16.(2分)港珠澳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又一项世界级工程。(1)在建造过程中用到了水泥、砂浆、钢圆筒等物质,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2)自行车的车架表面刷油漆可防锈,其原理是隔绝了 。17.(4分)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天然内陆咸水湖,当地农民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获得大量湖盐。(1)“夏天晒盐”中的“盐”其溶解度可用图中 来表示(填“a”、或“b”、或“c”)。(2)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3)在t2℃时,将40g的a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 g。(4)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18.(3分)如图是某物质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一氧原子,一氢原子)(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任写一条)。19.(4分)A~G是常见的7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A、E、F为单质,B是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D的组成元素相同,反应①是工业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F为红色固体,G为黄色溶液。(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D的化学式: 。(2)反应②的现象是: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只写一种)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20.(11分)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通入。(3)装置C与D组合,可制取的气体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和C对比,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进行实验的优点是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极易溶于水。则要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21.(9分)小洋同学看到妈妈在厨房拿食用碱水浸泡紫甘蓝时,紫甘蓝叶片边缘处变绿,感到很好奇。回到学校在老师的帮助下将紫甘蓝汁分别滴加到下列等体积、等浓度的五种溶液中,紫甘蓝汁显示的颜色如表:物质①稀HCl②NaCl③NaHCO3④Na2CO3⑤NaOH颜色红色蓝紫色蓝色绿色黄色[查阅资料]pH<777.5﹣910﹣11.912﹣14颜色红色蓝紫色蓝色绿色黄色[提高认识](1)紫甘蓝汁能作酸碱指示剂;(2)上述五种溶液的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实验探究]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老师提议在用稀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时应选用酚酞试液作指示剂,但小洋和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该实验时忘加了指示剂,因此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问题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三:NaCl, 猜想二:NaCl,NaOH猜想四:NaCl,NaOH,HCl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原因是 。[设计实验]步骤现象结论方案一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石蕊溶液变红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方案二(写一 猜想三成立种)。 。方案三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产生白色沉淀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讨论交流]上述方案三不可行,原因是 。[拓展应用]人体胃酸过多时可用 治疗。(化学式)(写一种)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4分)22.(4分)市售的某些银首饰是银、锌合金。小庆同学取该合金样品20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计算:(1)该合金中锌的质量(精确到0.1g)。(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2019年青海省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共18分.请把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相应题号的表格内)1.(1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冰雪融化C.蜡烛燃烧D.铁水铸锅【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和判断依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铁水铸锅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判断的关键是根据物质变化的特征,进行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看变化的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2.(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铁丝B.红磷C.硫粉D.镁条【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3.(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滴加液体C.熄灭酒精灯D.检查装置气密性【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B.根据往试管内滴加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A.在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B.在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也不能碰到试管壁,要悬空滴加,故B错误;C.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故C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D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一些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了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了解气体验满的方法;了解固体药品取用的注意事项。4.(1分)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臭氧C.生石灰D.干冰【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解答】解:A中有两种元素,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A错。B中只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B正确。C中有两种元素,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C错。D中有两种元素,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5.(1分)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需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为3gB.在烧杯中配制溶液C.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D.俯视读数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分析】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判断所需要的仪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需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为:50g×100%=3g,故A正确;B.应该在烧杯中配制溶液,故B正确;C.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食盐的溶解,故C错误;D.俯视读数,使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小,配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所需的仪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1分)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2HB.HC.HD.H2【分析】根据氢气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氢气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氢气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氢气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每个氢气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氢气分子可表示为:H2。故选:D。【点评】(1)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7.(1分)在化学反应:CH4+2O2CO2+2X中,X的化学式为( )A.H2O2B.H2C.H2OD.CO【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