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21页大小:417.8 K上传日期:2023-10-30 21:23浏览次数:477U1 侵权/举报

2022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化学第I卷(选择题共3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1-35.5Ca-40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 B.葡萄酿酒 C.冰雪融化 D.矿石粉碎【答案】B【解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详解】A、海水晒盐,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葡萄酿酒过程中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C、冰雪融化是水由固体变为液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D、矿石粉碎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B。 2.将下列家庭中常用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 B.纯碱 C.蔗糖 D.花生油【答案】D【解析】【详解】A.食盐是氯化钠,易溶于水,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B.纯碱是碳酸钠,易溶于水,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C.蔗糖易溶于水,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D.花生油难溶于水,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故选:D。3.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稀释浓硫酸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量取液体 D.蒸发食盐水【答案】C【解析】【详解】A.稀释浓硫酸需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正确。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然后用手捂住试管,如装置气密性良好有气泡冒出,正确。C.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持平,错误。D.蒸发食盐水使用蒸发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正确。故选:C。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两个氢原子:H2 B.铝离子:A1+3C.三个氮分子:3N2 D.硫酸铁:FeSO4【答案】C【解析】【详解】A、数字在元素符号前表示原子个数,两个氢原子表示为:,选项错误;B、离子符号是在右上角标出所带电荷数和正负符号,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若表示多个离子则在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数字,铝离子表示为:,选项错误;C、数字在分子式前表示分子个数,三个氮分子表示为:,选项正确;D、硫酸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硫酸根的根价是-2价,故硫酸铁的化学式是:,选项错误;故选:C。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详解】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水分子和品红分子均在不断运动,可以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错误。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易于压缩。正确。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正确。故选:B。6.“珍爱生命,保障安全,守护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发生轻度煤气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B.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C.发现厨房内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D.为延长食品保质期,生产中添加过量防腐剂【答案】A【解析】【详解】A.发生轻度煤气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避免继续吸入一氧化碳,充分吸入氧气,正确。B.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可能因新鲜空气流入增加氧气浓度,造成火势加剧,错误。C.发现厨房内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可能因电打火引发火灾或爆炸,错误。D.为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生产中添加过量防腐剂会危害人体健康,错误。故选:A。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D.少量氯化铵与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答案】B【解析】【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B.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错误。C.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所以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正确。D.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正确。故选:B。8.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B.过氧乙酸分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D.过氧乙酸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过氧乙酸的化学式可知,过氧乙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4+16×3=76,故选项说法正确;D、过氧乙酸由过氧乙酸分子构成,每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9.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相似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一定是二氧化碳C.CO2灭火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答案】C【解析】【详解】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由于碳原子排列顺序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同,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物是一氧化碳,说法错误;C、CO2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化学性质)的性质,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说法正确;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说法错误。故选:C。10.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常用作导线,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D.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弱【答案】D【解析】【详解】A.铜常用作导线,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正确。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高温条件下都不会与氧气反应,正确。C.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生铁含碳量2-4.3%,钢的含碳量0.03-2%,正确。D.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不是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弱,是因为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膜,选项错误。故选:D。11.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了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是物质食醋橘子汁食盐水炉具清洁剂pH24712A.食醋 B.橘子汁 C.食盐水 D.炉具清洁剂【答案】D【解析】【详解】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是碱性物质,物质的酸碱性可用pH表示,pH小于7为酸性,pH等于7为中性,pH大于7为碱性,炉具清洁剂的pH为12,大于7,是碱性物质,故D项正确;答案:D。1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分析】分解反应的特征是“一变多”。【详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有2种,不是分解反应。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1种,生成物是3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是分解反应。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2种,不是分解反应。D.该反应的反应物是2种,不是分解反应。故选:B。13.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结构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B.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C.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CO2和CO可以相互转化D.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答案】D【解析】【详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则两者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B、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C与CO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O,CO与O2燃烧生成CO2,则在一定条件下,CO2和CO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D、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4.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此理念相符的是A.将庄稼秸秆就地焚烧,为土壤增加肥料B.为节约成本,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中C.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倡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答案】C【解析】【详解】A.将庄稼秸秆就地焚烧会排放粉尘等大量空气污染物,污染空气。错误。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中会污染水体,错误。C.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正确。D.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错误。故选:C。1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发生化学反应B.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由水蒸气变成水,要放出热量,伴有能量变化,但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B.阴离子带负电,带负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阴离子,例如电子带负电,故B错误;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物中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中共含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故C正确;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就不属于中和反应,故D错误。故选:C16.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总质量不变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B.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答案】A【解析】【详解】A、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发生反应且溶液总质量不变,符合题意;B、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有沉淀生成,溶液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钾和氯化钠相互交换成分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不能反应,不符合题意;D、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气体,溶液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故选A。17.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取样,分别点燃,闻气味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C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D检验CO2气体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观察火焰是否熄灭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点燃,闻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无该气味的是合成纤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B、HCl气体和二氧化碳都能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因此无法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 C、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碳酸钠会和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但由于澄清石灰水过量,因此会引入新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 D、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石灰水,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因为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还可能是氮气等,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