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精品解析:上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上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格式:doc页数:19页大小:359.5 K上传日期:2023-10-30 21:02浏览次数:78U1 侵权/举报

上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O-16Al-27S-32Zn-65Ag-108一、选择题(共20分)1.属于纯净物的是()A.泉水 B.河水 C.雨水 D.蒸馏水【答案】D【解析】【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详解】A、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等,属于混合物,错误;B、河水中含有水、固体悬浮物和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C、雨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D、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正确。故选D。【点睛】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2.氦气的化学式是()A.He B.H2 C.Hg D.N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单质的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解答,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其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气态非金属单质一般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标注相应的数字。【详解】氦气是由氦原子构成的,所以其化学式直接用氦的元素符号来表示,化学式为He。故选A。3.属于氮肥的是()A.NH4NO3 B.KCl C.K2SO4 D.Ca(H2PO4)2【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种或哪几种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详解】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正确;B、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错误;C、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错误;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故选A。【点睛】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4.属于有机物的是()A.酒精 B.碳酸 C.金刚石 D.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详解】A、酒精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B、碳酸虽含有碳元素,但具有无机物的性质和特点,属于无机物,错误;C、金刚石属于单质,错误;D、二氧化碳虽含有碳元素,但具有无机物的性质和特点,属于无机物,错误。故选A。5.在水中能形成溶液是()A.泥沙 B.蔗糖 C.植物油 D.粉笔灰【答案】B【解析】【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详解】A、泥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错误;B、蔗糖可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的是乳浊液,错误;D、粉笔灰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形成的是悬浊液,错误。故选B。6.自来水生产中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是()A.明矾 B.氯气 C.活性炭 D.氯化铁【答案】B【解析】【分析】A、加明矾,明矾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B、加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D、氯化铁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详解】A、加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错误;B、加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错误;D、加氯化铁,氯化铁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错误。故选B。7.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A.黑色 B.质软 C.稳定性 D.导电性【答案】C【解析】【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详解】A、石墨是黑色固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B、石墨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C、石墨具有稳定性,一般情况下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正确;D、石墨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故选C。【点睛】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8.四种溶液的pH如图所示,其中碱性最强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即可。【详解】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D的pH最大,碱性最强。故选D。9.物质俗称正确的是( )A.K2CO3:纯碱 B.CaCO3:熟石灰C.Na2CO3:烧碱 D.CuSO4·5H2O:胆矾【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错误;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H)2,错误;C、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错误;D、胆矾是五水硫酸铜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uSO4•5H2O,正确。故选D。10.能用AgNO3溶液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HCl、KNO3 B.HCl、MgCl2 C.KNO3、NaNO3 D.HCl、H2SO4【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详解】A、AgNO3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与硝酸钾不反应,可以鉴别,正确;B、AgNO3溶液与HCl、MgCl2溶液反应均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鉴别,错误;C、AgNO3溶液与KNO3、NaNO3均不反应,不能鉴别,错误;D、AgNO3溶液与HCl、H2SO4反应,分别产生氯化银、硫酸银(微溶)白色沉淀,不能鉴别,错误。故选A。【点睛】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11.分子数相等的任何物质具有相同的()A.质量 B.体积 C.物质的量 D.摩尔质量【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相同的物质在质量、体积、物质的量等方面的关系以及物质的量的含义来分析解答。【详解】A、分子数相等的物质,质量不一定相同,如SO2(相对分子质量为64)和CO2(相对分子质量为44)质量不同,错误;B、分子数相等的物质,质量不一定相同,密度也不一定相同,所以体积也不一定相同,错误;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数相等则物质的量也相同,如1molSO2和CO2中均含有6.02×1023个分子,或6.02×1023个二氧化硫分子和6.02×1023个二氧化碳分子均为1mol,正确;D、分子数相等的物质摩尔质量不一定相同,如SO2(摩尔质量为64g/mol)和CO2(摩尔质量为44g/mol),错误。故选C。【点睛】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式量的单位是“1”,在数值上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式量。12.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B.C.D.【答案】C【解析】【分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液体,氢气和氧气都是气体,因此生成的气体后面应该加上↑,同时要使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详解】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选C。【点睛】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13.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氧气 B.滴加液体 C.振荡溶解 D.加热固体【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壁进行分析;C、根据振荡试管的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加热固体时要将试管口向下倾斜进行分析。【详解】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但试管不能用塞子,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正确;C、振荡试管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D、加热固体时要将试管口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但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错误。故选B。【点睛】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是这样的:应先给试管进行预热,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放固体的部位加热。需要注意的是:1.试管口必须稍微向下倾斜,以防止固体试剂受热时放出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后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2.加热前需先将试管外壁擦干,以防止加热时试管炸裂;3.预热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对已固定的试管,可移动酒精灯;4.不管是加热还是预热,都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在整个加热过程中,不要使试管跟灯芯接触,以免试管炸裂。14.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对反应前后烧杯中溶液分析错误的是()A.颜色改变 B.温度升高 C.碱性减弱 D.质量增加【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溶液酸碱性的变化、溶液质量的变化以及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来分析。【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均为无色溶液,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溶液也是无色的,所以溶液的颜色不变,错误;B、酸碱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所以溶液的温度升高,正确;C、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随着硫酸的加入,氢氧化钠的消耗,溶液的碱性减弱,正确;D、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气体与沉淀生成,所以溶液的质量增加,正确。故选A。15.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蓝色火焰 B.产物无污染C.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反应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反应的产物、实验结论来分析解答。【详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产生淡蓝色火焰,错误;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只有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正确;C、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2H2+O22H2O可知,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4):32=1:8,错误。故选B。16.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温度(℃)t1t2KNO3的溶解度(g/100g水)6090A.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B.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C.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t1℃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t2℃硝酸钾的溶解度为90g,结合溶解度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t1℃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多溶解硝酸钾60g,甲、乙均为饱和溶液,混合后为t1℃的饱和溶液,错误;B、t1℃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多溶解硝酸钾60g,乙为恰好饱和的溶液,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不变,错误;C、t1℃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t2℃硝酸钾的溶解度为90g,加入的硝酸钾均能全部溶解,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正确;D、t1℃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丙降温至t1℃,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错误。故选C。17.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启普发生器中反应,关闭活塞后固液脱离接触的原因是()A.溶液体积减小 B.稀盐酸浓度减小C.容器内气压增大 D.空气的压强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大理石主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