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格式:DOC页数:14页大小:698.5 K上传日期:2023-10-30 20:58浏览次数:110U1 侵权/举报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H-1Na-23Fe-56 Zn-65S-32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其中1~12小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项,13~15小题毎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食品变质 C.光合作用 D.蜡烛燃烧【答案】A2.请答题的同学深呼吸,平静一下情绪,刚才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故选C。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闻药品气味B.检查气密性C.测溶液pHD.稀释浓硫酸【答案】C【解析】A、闻气体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应用手把气体轻轻的扇过来,正确;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一浸二握三看”,即先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正确;C、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错误;D、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将浓硫酸沿着烧杯的内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不断的搅拌,正确。故选C。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铜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答案】B5.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石灰石 B.生石灰 C.烧碱D.纯碱【答案】A【解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混合物;B、生石灰是氧化钙,属纯净物;C、烧碱是氢氧化钠,属纯净物;D、纯碱是碳酸钠,属纯净物。故选A。6.赤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X+4H2的化学式为A.Fe2O3 B.Fe3O4 C.FeO D.O2【答案】B【解析】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Fe:3,H:8,O:4,反应后H:8,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X的化学式表示为Fe3O4。故选B。7.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B.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十个质子C.甲烷是由碳、氢两个元素构成的D.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组成的【答案】B【解析】A、甲烷分子的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小,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错误;B、一个甲烷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一个碳原子含有6个质子,一故氢原子含有1个质子,故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十个质子,正确;C、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错误;D、一个甲烷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错误。故选B。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时体积变大,原因是水分子体积变大B.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钠C.可以通过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腈纶线和羊毛线D.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答案】C【解析】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是由于温度升高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错误;B、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错误;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正确;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的温度降低,错误。故选C。9.下列有关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整理有错误的一组是A①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煤气中毒②喝汽水后打嗝,是因为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B①使用铵态氮肥注意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②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C①金刚石和石墨中都含有碳元素②洗净的碎鸡蛋壳加入食醋,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D①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②自来水厂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答案】A10.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A.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B.用食醋鉴别蔗糖和食盐C.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己经集满D.用硝酸锌溶液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答案】C【解析】A、由于木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装置内压强变化不大,进入的水的量也就不多,故会导致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小,错误;B、蔗糖和食盐均不能与食醋反应,故不能用用食醋鉴别蔗糖和食盐,错误;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验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己经集满,正确;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将铁和铜分别放入到硝酸锌溶液均不能反应,说明锌的活动性最强,但不能判断出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错误。故选C。1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D.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答案】A12.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SO42-、Fe2+、Na+ B.NH4+、OH-、NO3-C.CO32-、K+、Ca2+ D.C1-、K+、OH-【答案】D【解析】能大量共存即离子间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A、亚铁离子是浅绿色的,错误;B、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结合生成氨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会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C1-、K+、OH-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能大量共存,正确。故选D。13.下列四个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向pH=4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C.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D.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答案】CD【解析】A、pH的范围是0-14,错误;B、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生成的铜的质量从0刻时逐渐增加,完全反应后生成的铜的质量保持不变,错误;C、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正确;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铁产生的氢气的量更多,消耗的稀盐酸的量也更多,正确。故选CD。14.下表中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铜粉铁粉用磁铁吸引B二氧化碳氯化氢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硫酸钠溶液碳酸钠加入适量稀硫酸D碳酸钙氯化钙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答案】B15.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B.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有蓝色沉淀产生C.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有三种D.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亚铁【答案】AC【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A、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能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和铜。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否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即说明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正确;B、由于不能确定滤液中是否含有硝酸铜,故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一定有蓝色沉淀产生,错误;C、由于硝酸银一定完全反应了,故反应后的滤液的成分可能是: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锌、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锌、硝酸亚铁三种情况,正确;D、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一定含有铁,可能含有锌,那么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亚铁,错误。故选AC。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共24分)16.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回答:(1)磷原子__________________;(2)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____________;(3)标出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P(2)Ca(OH)2(3)17.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下图冋答问题:(1)该反应进程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碳原子和氧原子(或C和O或原子);不改变(2)2CO+O22CO2【解析】(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2)化学变化是生成新分子的变化,故要把反应前后相同的分子去掉,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CO+O22CO2。18.水和溶液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命活动有重大的意义。(1)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_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2)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3)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6%(填“>”“<”或“=”)。【答案】(1)肥皂水;煮沸(2)1:2;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氢氧元素或H和O)(3)BCAED;<19.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A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30℃时,向30克甲物质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最好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提纯乙(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4)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0℃时,曱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饱和(3)蒸发结晶(4)丙【解析】(1)A点表示的是20℃时,曱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30℃时,甲的溶解度为45g,即该温度时,45g甲溶解在100g水中前后形成饱和溶液,那么50克水中能溶解甲22.5g,故在30℃时,向30克甲物质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3)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不大,故要提纯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4)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降温后它们的溶解度变小,即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故降温后丙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20.己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己略去)。其中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是黑色固体,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2)C在工业上常用来冶炼D,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反应中,________发生了氧化反应。【答案】(1)C;CO2(写名称不给分)(2)3C0+Fe2O32Fe+3CO2(或4CO+Fe3O43Fe+4CO2);CO21.现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溶液,分别是氯化铁、氯化钙、稀盐酸、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出它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1)通过观察,溶液呈黄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将剩余溶液分别取样,加入_________溶液,可以将它们一次性鉴别出来。【答案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