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地理真题+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地理真题+答案】
格式:doc页数:9页大小:749 K上传日期:2023-10-26 20:38浏览次数:207U3 侵权/举报

绝密★启用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文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l至7页,第Ⅱ卷8至12页,共300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2题。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3~4题。1982年1990年2000年总人口(万人)351677010~14岁(%)35.2714.638.515~64岁(%)58.3683.1590.3965岁及以上(%)6.372.221.113.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4.该城市是A.南京B.深圳C.西安D.沈阳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5~7题。5.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A.第二产业向东南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D.第三产业向东南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8~11题8.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A.北半球、10月B.南半球、5月C.北半球、5月D.南半球、8月9.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A.30°~40°B.45°~55°C.5°~l5°D.60°~70°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A.12月、17时30分B.9月、17时C.6月、4时30分D.4月、5时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绝密★启用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整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第Ⅱ卷共7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卷共4大题,共160分。36.(36分)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⑴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⑵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⑶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选择题部分解析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解析:根据材料中所给的信息“当地1月均温为3°C”,可以判定该地为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太湖平原。答案:B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解析:该地种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水稻种植面积下降,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上升较快,具有城郊农业特色,其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应该是市场需求量的变化。答案:A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3~4题。1982年1990年2000年总人口(万人)351677010~14岁(%)35.2714.638.515~64岁(%)58.3683.1590.3965岁及以上(%)6.372.221.113.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解析:读该城市人口资料,可以看出该城市人口总数增加很快,0-14岁和65岁以上人口所占百分比呈下降趋势,而15-64岁人口所占百分比增加速度快,该城市人口数量剧增应该为人口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答案:D4.该城市是A.南京B.深圳C.西安D.沈阳解析:改革开放以后(198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人口增长迅猛应该为深圳。答案:B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5~7题。5.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解析:从左图看①向西,②向东,③有向西的趋势。从右图看①向南,②向南,③有向北的趋势,综合来看,①向西南,②向东南,③向北。因此可以确定②为第三产业,向东南第一产业的优势应该在中部,而第二产业应该有明显的向西。所以确定①为第二产业,②为第三产业,③为第一产业。答案:B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解析:从曲线起伏趋势可以判断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答案:C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A.第二产业向东南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D.第三产业向东南解析:将左右图合并画成经纬网图描点可以得出①向西南,②向东南,③向北,即第二产业向西南,第三产业向东南,第一产业向北。答案:D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8~11题8.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A.北半球、10月B.南半球、5月C.北半球、5月D.南半球、8月解析:Q的地方时为5时30分,说明其昼长夜短(昼长13小时),从选项不难得出北半球5月昼长夜短,即选C。答案:C9.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A.30°~40°B.45°~55°C.5°~l5°D.60°~70°解析:若Q地地方时为2时30分,即昼长19小时,纬度较高,因此选D。此题也可以借助夏至日我国漠河的昼长比较得出纬度。答案:D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A.12月、17时30分B.9月、17时C.6月、4时30分D.4月、5时解析: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昼夜变化较小,因此选A。答案:A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解析:题目中强调6时、18时除外,而实际上只有6时、18时这两种情况可选B,即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从赤道到极点都可能出现。而其他时间则至少不可能出现在赤道上。且时间越接近12时或0时,其移动的范围越小,在12时和0时的时候,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移动范围就在极圈与极点之间了。答案:D36、(36分)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39、(60分)根据材料和图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12分)(3)土尔扈特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8分)2008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全国卷Ⅰ)解析1—2题:[考点]: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农作物的种植主要区域。[易错点]:易忽视题干1月均温这个信息和油菜的主要播种区,导致1题选A。[解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从图例看,此处农作物主要为水稻和油菜,可排除C、D,再结合题干1月均温(亚热带气候),可得B答案。从种植结构看:85年以传统作物水稻、油菜为主,95年以蔬菜、水稻为主,05年变为以面向市场的花卉、蔬菜为主,20年来此地农业生产随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尤其是市场需求)而发生明显的转变,得A答案。3—4题:[考点]:人口问题,我国80年以后人口迁移。[易错点]:忽视人口的机械增长,人口增长与人口自然增长的混淆。[解析]:一地的人口增长是由两方面来决定,一是自然增长,二是机械增长。表中只给出了总人口数和人口年龄结构,因此A、B、C都是干扰项。分析82—2000年,总人口的变化:82—90年,约增长了3.77倍;90—2000年,约增长了3.2倍,因此人口增长率很高。再从人口年龄结构看,15—64岁的比例增长很快,可判定是大量的青壮年的迁入,得答案D。最后结合我国80年以后人口迁移的知识,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东部沿海地区一大批开放城市人口迅速增长,深圳就是其中之一,而表中82年总人口仅为35万,由此答案B。5—7题:[考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三大产业的转移,经纬网的定位。[易错点]:产业的转移方向的确定,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范围的判定。[解析]:从重心的经纬度变化入手分析,①位于东部地区,重心移动表现为,经度上向西,纬度上向南即向西南。②位于中部地区,重心移动表现为,经度上向东,纬度上向南即向东南。③西部地区,重心移动在小范围内波动。因产业结构的调整,二产业向中部转移,三产业向东部转移,由此得出5题B答案,7题选D。6题看图很容易得出C答案。8—11题:[考点]:晨昏线的变化,昼长的计算和判定、应用。[易错点]:对重要纬度昼长的最大和最小值不熟悉,9题易误选B,10题很难找到正确答案,对晨昏线的变化规律不熟和缺乏空间想象能力,11题难找到正确答案。[解析]:由题意知,Q可能是与晨线的交点或是与昏线的交点。由地方时为5时30分,可判定Q位于晨线上,计算Q的昼长为13时,大于12时,属于太阳直射的半球(该半球的夏半年),A、B、D都是冬半年,8题选C。同理可得出9题中Q的昼长为19时,依据教材插图中信息纬度60的最大昼长为18时29分,得答案D。10题根据四选项可计算出昼长:A为11时,B为10时、C为15时、D为14时,而纬度30的最大昼长约为13时56分、最小昼长为10时04分、依据题干北半球低纬(0—30之间),Q的昼长应介于最大和最小之间,选A。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晨昏线与经线圈的交角在0—23度26分之间变化,当二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地方时为6时、18时),Q位于整条经线上;当Q位于赤道上时,地方时为6时、18时(赤道上全年昼长为12时);一年内其它时间和一天内的其它时间,Q位于不包含赤道上的点和极点在内的南北两个区间,应选D。36题:[考点]:经纬网的定位,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解析]:(1)从经纬网看,易知是非洲的刚果河。判断地形类型,一可从等高线入手,500米及其以上的等高线位于河流的北、东、南即周围高、中间低;二从河流的水系特征分析,线条粗的是干流,其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